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电子招采一年半 冀中能源节资4亿元

2019-12-05 09:0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阅读提示】

11月20日,第十届全球采购论坛上,冀中能源集团的电子阳光直采平台被评为2019全国公共采购先进电子化平台,并与阿里巴巴、京东等大型电商同台领奖。

一个传统的煤炭企业,何以能在这样一个舞台上得到业界认可?

一个大型国企,是如何借助电子招采平台,让分布在全国十多个省区的407家下属法人机构堵塞住漏洞的?这一做法实行近一年半来,为企业治理带来哪些变化?

●堵漏洞

将招标采购置于阳光之下

存好手机,而后进入评标室,开始全程在电脑中对标书进行阅览、打分……近日,一走进冀中能源集团招标采购管理(数据)中心的招标现场,评标专家关永强就感受到了明显不同——全程不受干扰,既见不到投标企业的代表,也看不到招标单位的人员;监控设备遍布,整个评标过程,他都处于一种近乎被隔离的状态。

作为全省首家电子招标投标示范企业,冀中能源集团以如此方式对招投标行为全面规范、强化监管。

电子招标管理的一大亮点就是将招标过程置于阳光之下,可以有效实施监督——就在专家评标时,冀中能源集团纪检(监察)部副部长戴树峰正通过监控视频,紧盯着评标室内的一举一动。而这个现场,省纪委、省国资委纪委等也可远程实时监控。

2018年3月,省发改委确定冀中能源集团成为电子招标试点,该集团借机启动招投标体制机制改革。然而,改革举措却迟迟不能落实。

2018年9月,一个标的额特别巨大的项目即将开标时,集团纪检人员出现在现场,当着30多家投标企业的面,向项目招标负责人发出质问:“集团已经启动了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你到底为啥不用?”

这一违反规定的做法,最终被要求连夜改正。“电子招采平台的建立,虽然不能杜绝所有腐败,但有如建设了一条高速公路,在带来高效便捷的同时,还通过监控系统全程留痕,便于问题回溯,让参与各方能有所忌惮,知晓敬畏。”冀中能源集团招标采购管理(数据)中心负责人苏晓梅说,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已累计完成公开交易金额24亿多元。

这一平台,还通过了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最高级别的三星级认证,并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科技进步奖评选中被认定为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省内其他2家大型国企考察后,则希望能打开端口,共享平台。

“行政办公用品、日常消耗品,及一些设备配件的采购,形不成批量、使用地点零散,在管理上存在较大困难,还容易滋生微腐败,我们也在全省国企中率先突破性地把它纳入了平台之中。”苏晓梅介绍,目前已建成了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电子物资采购平台和电子阳光直采平台,形成了“三位一体、层级明确”的闭环式电子招标采购管理系统。

●增效益

上线17个月节资4亿多元

5个人,17个月,能创造多少价值?

冀中能源集团招采中心给出的答案是——4.09亿元。

从2018年6月电子招投标交易平台建成,到今年10月底,该中心共完成招标采购标段14369个,节约资金4.09亿元。

节约资金,就等于创造利润。招采中心是如何做到的?

“比如,一家下属单位使用的空气净化器的单价,电商平台给出的报价分别是1899元、1929元,通过阳光直采平台只用了1699元。”招采中心工作人员赵博,原在一家三级子公司从事物资采购,他亲身感受到了变化。

日常办公用品和耗材的采购,原来多由分散各地的三级单位在线下完成,批量小,形不成规模,但通过阳光直采平台,规模效益凸显,商家也愿意给出更多折扣。

除此之外,节约的4亿多元资金中,更多的是在招标中通过科学设置拦标价来实现的——通过拦标价砍掉了那些价格过高的投标方。

而电子招采平台的建设,给冀中能源带来的远不止资金方面的节约。

2019年初,审核年度投资计划时,冀中能源集团董事长杨国占发现,总额54亿元的支出中,有一半要用于“维简资金”。

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资金,为什么会远超过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和安全改造资金的投入,究竟该安排多少才合理?

按照以往惯例,审核人员往往都是凭感觉大幅度往下砍。

能不能让这项资金的投入和使用更精准,以便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苏晓梅带队接受了这一挑战。

今年7月,第一份数据挖掘报告递到了集团领导层的面前,开始成为企业决策管理的新支撑。

而招标采购管理(数据)中心则再次起步,开始和财务部门谋划“互联网+招标采购+金融”深度融合,旨在通过共享财务数据,让电子招采平台在资金配置效率方面发挥规模效应,带来更多效益。

●优管理

用数据共享推进企业治理

今年7月初,苏晓梅带队去山西太原,利用电子招采平台,完成了首次跨省份招投标工作。

冀中能源集团5家子公司山西项目的负责人,也前来观摩和接受培训,这是他们有史以来第一次为招采工作聚到一起……

作为大型国企,冀中能源的407家下属法人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组织机构如此庞大,必然给管理带来难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内部资源流动性不足,缺乏协同共享机制。

电子平台的建立,让冀中能源集团摸清了“家底”。

电子物资采购平台启动后,一家子公司打报告,申请通过该平台采购150台套井下综采设备,采购金额达到数亿元——单台套超过1000万元的设备采购属于特别重大标,需要集团多部门进行联审。然而联审中,这份采购被中止了。因为另一家子公司的仓库中,正躺着很多可以替代的二手设备。

“过去,子公司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等,我们的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信息壁垒。”冀中能源集团生产运行部副部长王印峰介绍,集团去产能过程中关闭了十多个矿井,闲置下来的大批设备,正在陆续被盘活利用,或者实现了保值增值。

“我们淘汰的那批废旧电缆,上网一竞拍,竟引来14家物资回收企业,因为竞价不停,拍卖延长了20分钟,价格也从1.36万元一路涨到了2.3万多元,总收入增加50多万元。”子公司张矿集团废旧物资“网络第一拍”的经历,让该公司企划部副部长张琦久久难忘。

打破壁垒,互通有无,正在更深层次上改变着冀中能源集团的内部管理和企业发展。

“最初只觉得,招投标工作漏洞多,国有资产可能受损失,但随着电子平台的逐渐完善,带来的效果远不止这些。”杨国占表示,当前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对企业降本增效提出愈发严苛的要求,招标采购作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下一步不仅要降本增效,更要着眼整个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数据流、数字化与创新管理,来创造更大价值。(记者董立龙 通讯员王海)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