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钩沉|河北“红旗渠”:人造天河跃峰渠

2020-01-16 05:37:2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几多艰难几多险

在跃峰渠纪念馆,张贴着一张跃峰渠灌区平面图。平面图上,前进闸、飞跃闸、胜利渡槽、团结渡槽等一项项工程的名字背后,铭刻着当年建设者们的激情与豪迈。

绵延240多公里的“人造天河”跃峰渠,是从涉县渠首枢纽开始的。

“渠首枢纽不仅工程浩大,且需山搬家、河改道。如果一道工序出错,则整个工期就得拖后一年,甚至前功尽弃。进水闸坐落在坚硬的岩石上,几十米高的石壁,如斧劈刀削,从山顶俯视,令人头晕目眩,胆寒心惊。”杜良盛告诉笔者,当时最让施工人员恼火的是,山上全是“顽固不化”的马牙石。“一锤打下去,钎尖一溜火星儿,光往上蹦,岩石上只留下一片白点点儿!”

面对难题,他们走访当地煤矿工人,总结经验、寻找窍门,最终总结出了在石头缝里掏洞爆破的办法。

劈山工地上天不亮就已号子阵阵,锤钎铿锵。陡峭的悬崖上,大绳飞荡,锤飞钎舞。炮洞狭窄,人们就跪着打锤,趴着掏渣。没有灯,就用手电和自制的“萝卜灯”照明。经过17天的决战,1975年3月27日,7000多斤炸药,1000余个雷管,在9个大炮洞里同时引爆,一声巨响响彻太行,半壁山头轰然倒掉……

在《跃峰渠志》中,这一段被称作“渠首镇龙”。

接下来是“猛攻”天桥断。浊漳河素有“九峡十八断”之称。天桥断横断浊漳,形成20余米落差,是跃峰渠引渠的起始位置。滚滚浊漳奔腾到此,飞流直下,水声鼎沸,方圆十里可闻。

涉县张头营进场第一战就是“猛攻”引渠渠首天桥断。西郊连开出的100米渠槽中突然出现了50米流沙层,里边往外挖,外边往里流,工程无法开展。任务紧急不能让流沙挡道,大伙儿跳入水中,用身体筑起人墙,在冰凉的水中作业7天7夜。

在蜿蜒壮观的跃峰渠建设中,不得不提的还有被誉为“亚洲之最”的险峰渡槽。坐落在邯郸磁县白土镇张二庄东南的险峰渡槽,飞跨高家垴与跑马山之间,总长212米,主拱跨106米,高33米。

如今,历经岁月洗礼、地形变动、山洪和泥石流冲击,险峰渡槽仍巍峨耸立、风采依旧。

“险峰渡槽一共使用了98种规格的石材、26780块料石。施工过程中,每一块石料都要求‘六面十二棱对得齐、长短不差两毫米’,并定位标号、建档立卡,石料怎么运放、砌在哪、谁来砌都有迹可查。正是这种对施工质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留下了经得住时间考验的跃峰渠上的一处处优质工程。”杜良盛介绍。

跃峰渠十里洞,位于太行山的横山垴与长岭山的群峰脚下,长5.2公里,是跃峰渠最长的一个隧道,也是地质结构最复杂的隧道。

这条隧洞经过的地方,有涌水如泉的含水层,有坚硬如铁的火焦岩,也有见风就酥的风化岩。要在这里开凿隧洞,必须战胜淋头水,通过火焦岩,闯过塌方关。地质资料显示,有关水利部门曾做过勘测设计,认为这个地区地质条件复杂,不宜修隧洞。

“在那个缺乏技术人员、缺乏专用设备、缺乏地质资料的情况下,我们各级技术施工人员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了勘探设计测量渠线的重任。”对时任峰峰矿区民工团团长的侯春江来说,十里洞的修建是永生难忘的回忆。我们带着当地打过煤窑的老农,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一起打天井,施工进程每前进一步,都要拿出全部的心血。

侯春江说,十里洞之长,单靠两头掘进,干十几年也干不完。“要高速开凿,我们想出按照渠线走向,每200米左右选址打一个提升竖井,总计打25眼天井,加上两头掘进,就增加到52个工作面,提升了施工速度,解决快速出渣和通风排烟的问题。”

“来之前,就预感到这个工程肯定难,但施工时,其艰难已超出了所有人的心理预期。”侯春江感慨,“那时,几乎人人都拿出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干劲,才干下了这个工程,那修渠的干劲现在连想都不敢想。”

提起施工中的淋头水,侯春江摇了摇头:“太苦了,太苦了!”那年遇到的雨水特别大,从夏到冬,雨不停、雪也分外大,都化作水渗到了井巷里。淋头水,坐地水一起冒出来。民工们头上淋水浇,脚底雨水泡。尤其隆冬季节,脸冻得青一块紫一块,手冻得成了胡萝卜,鞋袜脱下来都带着血。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民工们照样身着雨衣,一边排水一边施工。那个艰难程度现在根本无法想象。而我们使用的工具就是一根根钢钎,一把把铁锤,一个个十字镐,一辆辆出渣车,落后而又简陋。”侯春江说,那时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说上两天两夜都说不完。

时任邯郸日报记者的张纪元曾于1976年多次到跃峰渠十里洞采访。对那时的工作和生活,张纪元至今难忘。

“记得十里洞打通后去工地采访,回来撰写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等多篇稿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张纪元说,采访报道中,十里洞写的稿件最多,因为那里的人承受的苦累和血泪太多太多了。

1976年10月15日,一个让侯春江永生难忘的日子。在经过八十余天苦战战胜泥石流滑坡塌方后,十里洞工程全面竣工。侯春江记得,那一天,几乎所有人都喜极而泣。

杜良盛介绍,在跃峰渠建设的高峰时期,有十几万民工大军在百公里战线上摆开战场,大小机动车、马车、排车、手推车3万余辆。整个工地人山人海,时称“十万人大会战”。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