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钩沉|河北“红旗渠”:人造天河跃峰渠

2020-01-16 05:37:2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跃峰精神永流传

在跃峰渠四分主干渠旁,至今矗立着两座墓碑。施德恩、王素明两位年轻的修渠英雄就长眠在这里。

在当年的施工会战中,施德恩、王素明两位民工迎险作业,因哑炮突然爆炸壮烈牺牲,施德恩年仅20岁,王素明也只有26岁。

在修渠过程中牺牲的,又何止施德恩、王素明两个人。涉县农民卢考廷,大儿子卢玉堂在施工中因隧洞塌方不幸牺牲,他擦干眼泪,又把二儿子送到了工地,被授予“修渠光荣之家”称号。

“据不完全统计,为建造跃峰渠,先后有70名民工和解放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79人负伤致残。可以说,跃峰渠的通水是建设者们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换来的。”杜良盛动情地说,虽然已经过去40多年,虽然很多建设者已经去世,但跃峰精神却应该永远流传下去。

2017年,以承办第二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峰峰矿区建成了跃峰渠纪念馆。

纪念馆面积约七百平方米,馆内陈列照片、实物四百多件,还有不同时期修渠施工的纪录片,真实再现了40多年前兴建跃峰渠的英雄业绩,把人们带回跃峰渠建设的火红年代。

“作为当年修渠的亲历者,在纪念馆筹建时,我就参与了资料收集,那一张张施工时的照片、一件件劳动时的工具、一面面授奖时的锦旗,还有现在看来极简陋的工棚,粗糙的茶缸、毛巾,都伴随着时间滚烫的温度汇集到了我心里。”杜良盛表示。

2017年9月25日,跃峰渠纪念馆正式开馆后,参观者络绎不绝。

“我在担任跃峰渠纪念馆特约讲解员的日子里,亲眼看到许多观众怀着激动的心情参观展厅。当年修渠高潮时约十二万多人,很多人听说有了跃峰渠纪念馆,说什么也要来看一看。我和当年修渠的老民工经常不期而遇,四十多年过去了,虽很多人叫不出名字,但熟悉的声音,共同的语言,还是让我们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杜良盛说。

杜良盛介绍,许多当年的建设者都是携妻带子,进行家族式参观。申大俊,修群英洞的界城营副营长,在施工时曾被民工团党委授予“模范施工员”。他曾几次到纪念馆参观,同行者往往十多人。他还说,要让后辈人了解跃峰精神、接受红色教育,告诉他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

2017年10月29日,跃峰渠纪念馆里迎来了一波特殊的客人。

他们一行30多人,不只是来参观,还为纪念馆带来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史料、照片等,他们就是时任邯郸地区跃峰渠总指挥长李鸣魁的亲属。

如今已经故去的李鸣魁,曾任邯郸市副市长,邯郸地区行署副专员。但最让他的子女们自豪的是,他曾担任邯郸地区跃峰渠总指挥长,从修跃峰渠到通水,历时5年之久。

“我们姊妺5人,大姐82岁,小弟63岁,多数人没见过真实的跃峰渠,只是见过照片和影视作品中的跃峰渠。自跃峰渠建好后,就都想去看看跃峰渠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但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成行。如今能到跃峰渠纪念馆参观,我们都很高兴和激动,也算实现了一个我们40多年来的心愿,谢谢你们!”参观当天,李鸣魁的子女们动情地说。

40多年间,跃峰渠部分工程也曾出现过年久失修和被暴雨等自然灾害冲毁的情况,但经过跃峰渠管理处的积极管护维修,直到今日,跃峰渠的输水功能依然强大。

2007年,跃峰渠开始向邯郸市生态水网建设工程输水。2013年5月,跃峰渠开始向邯峰发电厂供水。2017年11月,跃峰渠开始向峰峰煤焦化有限公司供水,进一步置换保护地下水源。

2018年12月,跃峰渠灌区信息自动化系统建成投用,实现闸门控制、光纤通信、水情雨情监测及自动预警等多种功能,灌区自动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如今,跃峰渠通水已经42年。虽然沿线的大部分百姓生活用水已经不再依赖跃峰渠,但跃峰渠仍是邯郸东部水网和沿渠48万亩农田灌溉以及黑龙洞泉流域水源置换的重要水源。(记者王思达 通讯员张坤)

图片均来自《跃峰渠图志》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