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太行风|不想让你走(报告文学)

2020-03-13 05:31:22 来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扶贫攻坚千头万绪,棘手的事不少,得一样一样扎扎实实地办。

广宗县地下没矿产,地上没特产,坑里没水,高处没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仍是一个地薄、民贫的穷地方。

当广宗遇到了费孝通,一段充满传奇大爱、跌宕生趣的扶贫故事成为广宗人民至今感恩相念、广为传颂的珍闻佳话。

从1991年到1994年、1996年,年逾80高龄的费孝通先生连续3次到广宗扶贫。费老在广宗提出“沙里淘金”的发展思路,建议当地政府引导农民利用本地沙土资源,变废为宝,发展制陶工业,筹措资金50万元建成釉面砖厂。他帮助广宗县成立了河北农村科技扶贫服务中心,在全县推广食用菌种植。费老带领民盟中央在广宗这块脱贫致富的试验田上探寻出一条贫困地区快速发展的新路子。近30年来,民盟多次派人走进广宗县开展考察、慰问、捐赠和帮扶工作,发动民盟内外的力量,出主意、想办法、做好事、办实事。

张红全作为民盟中央的一员,目睹广宗县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深感欣喜和自豪。然而,广宗县“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却还没有甩掉,这在他心里是个大疙瘩。经过认真调研,他发现广宗县在农业、卫生、教育等领域还存在发展短板。尤其在农村,贫穷和落后还没有彻底根除,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扶贫攻坚千头万绪,棘手的事不少,得一样一样扎扎实实地办。

2018年,张红全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民盟盟员张福锁,在广宗创建民盟中央社会服务实践基地“科技小院”,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培养农村科技人才,通过科技推广带动作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广宗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当地沙质土壤适合种红薯,村民有种植传统。张红全和农业专家鼓励园区发展深加工,提高红薯附加值,让黄土生出“金”。随后园区上了一条深加工生产线,做蜜饯红薯干,在网上卖得很火……截至2018年底,伏城村的贫困发生率降为0.5%,2019年年底,剩余贫困户全部脱贫摘帽。

2019年5月份,邢台市广宗县顺利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张红全被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评为河北省扶贫脱贫“优秀驻村第一书记”称号,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

两年多来,张红全在伏城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该村贫困户年增收3000多元。他多方筹措资金100多万元为村里装上了太阳能路灯,修建了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广场,建设了公园、幸福院和休闲中心……伏城村的“面子”亮了,“里子”厚了。

经过实地走访考察,张红全瞄准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争取到20多万元资金,建起了一个高标准实验暖棚,起名“同心棚”,准备今年开春后栽种新品种的樱桃和其他高附加值水果。

张红全指着同心棚内的现代化设施,自信满满地说:“收益好的话,我们将来打算再建设一批暖棚进行推广,一个棚盛果期应该能收获七八千斤,收益能达八万元。”这些数字令伏城村村民惊喜激动。

筚路蓝缕,弦歌不绝。去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费孝通先生当年在广宗县开展扶贫的一帧照片赫然在列。张红全在手机上默默地保存下来那张照片,每当看到它,费老当年在广宗亲力亲为、躬耕扶贫的身影,仿佛就在身边闪现。一代代民盟人在广宗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历经30载,砥砺奋进,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