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关注|河北:宅居“云游”激活文旅新业态

2020-03-25 05:20:4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线上“蝶变”——提升实体文旅业抗风险能力

从线下“门庭冷落”到线上一派繁荣,抗疫期间,整个文博领域逆势而起,让人们体验了“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新转变。

“化危为机的背后,是主动求变、转型升级。”在石家庄市博物馆馆长刘茂利看来,文博业能在此次疫情中大放异彩,正是源自近些年全国持续努力推进文博数字化和线上公共文化服务的结果。

大数据标明发展趋势。据省文物局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河北省共有依法设立的博物馆(院)137家,共举办展览864个,年接待观众3265.8万人次。而根据智研咨询整理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8年我国实体博物馆参观人次逐年递增,在2018年高达10亿人次。文博热、博物馆热,已成为当下人们普遍的深层次文化需求。

与此同步,近年来,我国文博机构不断加大投入,持续推进馆藏文物数字化采集,打造网上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3D博物馆、VR展览馆等网络平台,推动馆藏和展览展示向线上运行。自2018年起,省文物局实施河北博物馆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还联合省内专业院校共同开展《可移动文物数字化采集标准》编制工作,为文物大数据和数字化保护利用奠定基础,为河北省各地博物馆数字化工作提供指导和标准支撑。

河北省多家文博单位掌门人深有感触地表示,以前仅仅关注实体游客量,此次疫情的影响则提醒我们,以实体参观游览为主的传统文旅业有着自身的局限性和短板。而此前长期建设的数字资源,在此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场打破时空限制的数字“蝶变”,让网上博物馆在疫情期间大放光彩,深受宅家一族的喜爱,也为文博行业的抗风险能力提供了保险阀。

拓展新业态——多维度跨界合作启航产业新蓝海

“云展览”的风生水起,是疫情下的昙花一现,还是业态发展新格局?

“步入云端绝不是简单地挪到网上。线下线上,虽一字之别,却意味着自我革新、模式升级。”武强年画博物馆馆长王玉鹏认为,近年来,文博领域线上业态发展大放异彩,让业界真正见识到了未来线上文博开发的无限潜力。

以线上3D博物馆为例,参观者可以在电脑和移动端轻松观展,不仅高清影像配上在线文字和语音解说功能,且AI、3D等技术更是极大提升了体验感。比如,此次在故宫线上展览“故宫名画记”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看清山间的房屋,赵佶的《听琴图》人物神态尽收眼底,韩滉的《五牛图》甚至可以看清牛眼睛上的睫毛……“如此近距离地观赏稀世珍品,真让人惊喜。人景交互、人机互动或许将成为文博展览的发展方向。”王玉鹏说。

连日来,海量文博资源纷纷向云端汇聚,且与快手、新浪直播、腾讯等商业平台合作,以更灵活更新颖的方式在网上呈现。比如,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联合推出首个拥有敦煌石窟艺术欣赏体验的微信小程序“云游敦煌”,在家动动指尖即可观赏专属壁画;国内八大博物馆携手淘宝直播,以“实景直播+主播讲解+科普讲座+现场卖货”的形式,与线上2000万师生一起参观展览,为文创产品提供了营销渠道……

河北省文旅界专家认为,新技术、新理念、新平台、新产品的背后,意味着内容创新和流程再造,更意味着构造新模式、打造新业态。文博领域的这次嬗变不仅赢在当下,更为今后整个文旅业的深远发展做了尝试。

省文旅厅相关处室负责人认为,从图文到语音到虚拟现实再到视频直播,从一条腿走路到线下线上同步,模式变革正在向文旅产业纵深拓展。宅居“云游”更应是一项融合多元的新业态,将逐渐影响和进入文博、旅游、游戏、影视、文创等行业,未来极有可能创造文旅产业新蓝海,贡献出更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