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人物|河北雄安考古人:翻开南阳遗址无字地书

2020-03-26 05:32: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容城南阳遗址考古队员正在刮面。

■阅读提示

在河北日报《大河之北》系列采访中,我们接触了这样一批考古人:雄安新区设立后不久,他们就来到了这座未来之城,带着最新的考古技术、理念,寻找这片土地上曾经的历史与文化。

南阳遗址,是雄安新区面积最大、文化内涵较为丰富的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正是探寻雄安历史文化的一把钥匙。透过南阳遗址考古,让我们前往考古一线,了解真正的田野考古是怎样展开的,考古人如何工作,他们看到了什么,又收获了什么?

容城南阳遗址考古队员使用RTK测量仪进行测绘。

考古不是“寻龙点穴”

2019年11月11日,容城县南阳村南,雄安新区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站。

“来,看看我们的考古神器!”南阳遗址考古队队长、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晓峥一步两个台阶,快步迈上二楼,打开一间工具室的门,从墙角拎出一根一人多高的细木杆。

“掂掂,铲头是用好钢打的,沉着呢。”张晓峥摸摸木杆一头锃光发亮的半圆形铲头,“目前考古钻探,再高精尖的钻探仪器,也替代不了它。”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洛阳铲,中国考古钻探工具的象征。

张晓峥放下洛阳铲,走到窗前向南眺望,刚刚出苗的广袤麦田之下,就是南阳遗址42万平方米的保护区。

南阳遗址,雄安三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是一处东周、汉代文化遗存。遗址保存面积较大,是雄安新区东周时期燕文化重要的代表性遗址,为探寻新区千年历史文化,2017年5月,定为首个考古发掘地。

通过上世纪70年代出土的带铭文战国青铜器和史籍文献,考古队推断,农田之下,可能沉睡着一座战国时期的城。

考古队要找到这座城,搞清楚它的城墙、道路、城内建筑等布局和使用年代。张晓峥戏称,南阳遗址考古,主要是搞“不动产”。

搞“不动产”,要分三步走,一调查,二钻探,三发掘。

“野外调查,我们叫拉网式徒步踏察。隔上一段站一个人,每人一部对讲机,手里拎个编织袋,并排前进,捡到陶片、石器啥的就装袋里。”张晓峥说。

徒步踏察,可不只是走走看看,队员们得随时观察琢磨,究竟从哪里钻探。

“盗墓小说里有一招‘寻龙点穴’,看好了一挖一个准,你们有没有类似奇招?”记者好奇。

“哪有那么玄乎?最靠谱的办法就是用洛阳铲打、打、打,然后分析铲子带出的土。”张晓峥说。

辨土认土,是考古人的看家本事。不会看土,别说考古。

带上来“五花土”,下边多半是墓,带上来致密夯土,根据夯土范围,下面可能是人工修筑的墙或者建筑基址。结合土的颜色,土里的包含物,考古人就能大概分辨出是什么朝代的遗址。

整个保护区,考古队按5米乘5米打“梅花孔”,一共打了2万多个,就像在田里扎“筛子”。

大规模地钻探,是为了确定下一步发掘范围。南阳遗址至今5处发掘地中的4处,都是这样“扎”出来的。

不过,第1发掘地夯土墙的发现过程,有些特别,它用到的不是考古人的辨土技能,而是“认草”本事。

2017年8月的一个傍晚,钻探收获不大,考古队员们用草帽驱赶着蚊子,沿着乡间小路收工回站。

突然,技师康三林扫过路边一块1米多高的台地,眼前一亮——是一片贴地长的尖叶草。

“这种草我叫不上名字,但知道它通常长在致密的土壤中。致密的土,很可能与夯土有关联。”康三林顺手下了一铲,用手捻开洛阳铲带上的土。

有惊喜!黄褐色、颗粒均匀、致密,就是夯土,而且有六七十厘米厚。

“下面会不会有城墙?”本有些疲倦的队员们一时兴奋起来。

南阳遗址考古寻找古城,有了突破口。顺着这一发现,考古队最终摸清了一道东西700多米的战国、汉代城墙。

识得一株草,康三林觉得不算啥。他说同行里,有能作诗、会画画、懂乐谱的,有知天文、懂地理的,还有能识骨、懂古文字的。

“不是我们学问多‘渊博’,考古要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更需要交叉学科知识做支撑,工作的性质就逼着你多看、多学。”张晓峥说。

南阳遗址考古已历时两年半,仍在继续。目前考古队已基本确定了城的年代和规模:这是一座始建于战国、沿用至西汉、边长730米的战汉时期中型城址,是迄今雄安新区考古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城址。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