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人物|河北雄安考古人:翻开南阳遗址无字地书

2020-03-26 05:32:4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考古不是“挖宝”

2018年11月22日,农历小雪。

张晓峥和两名考古队员正蹲在一个4米见方、2米多深的试掘探方里,用毛刷轻轻刷着一件露出头的陶器。探方外,考古队员支起的烤火堆火苗高蹿。

这是南阳遗址北3.5公里,考古队另一处主要发掘地——容城晾马台遗址,一处商周时期遗存,省级文保单位。

北方考古,对气温有要求,每年挖掘时间只有春、夏、秋三季。考古队要赶在大地上冻前,挖完这个探方。

三名考古工作者蹲在探方里刷了半晌,终于小心翼翼捧出一件器物。

“张队长,这是个宝贝?”考古队雇的当地民工手揣在袖子里,好奇地围上来。

“挖宝”,是许多普通人对考古工作的理解。

这件器物是大半个陶鬲,直白地说,是古人做饭的锅,残留了部分口沿、腹部和足,残高30厘米左右。陶鬲的足部,还带有明显的火烧痕迹。

民工们怎么看,都觉得没一点“宝贝”的样子,一块灰头土脸的陶片而已。

但在考古人眼中,这还真是“宝贝”,而且是晾马台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

“刚一出土,从陶鬲口沿、腹、足部的造型看,就感觉年代比较早,不像春秋战国的,倒像西周的。”张晓峥说。

当时,包括雄安三县,整个白洋淀区域都没有西周时期文物出土。

不过,考古人习惯了有九分把握说七分话,毕竟只出土了一件形似西周的器物,他们忍住兴奋,现场没做定论。

器物很快拿回工作站文物修复室,修复完整。

“拿着修复件与十几件同出器物一一比对后,我们才敢肯定地说,就是西周。”张晓峥手一挥,仍有些激动。

这件西周陶鬲一下填补了空白,成为完善雄安考古学文化谱系编年的珍贵实物资料。

南阳遗址考古队主要是搞“不动产”的,最让他们兴奋的,是在遗址中部偏北处,发现了一道宽近20米的东西走向战国夯土城垣。

“不得了,当时越挖越吃惊,城垣南北最宽处有17.5米。”张晓峥说。

修建城墙,自古都是官方工程。2000多年前,一道如此之厚的城墙,究竟要保护什么重要的人?

“没准城内会有大型建筑基址!”考古队员们想到了史籍中有记载,春秋燕桓侯迁都“临易”、战国燕文公迁都“易”,位置都指向南阳遗址周边区域,但至今没有找到。

南阳遗址,会不会与这两座城邑有关?队员们都铆足了劲儿找大型建筑基址。

1米、1.5米、2米、2.5米……

“我们在第3发掘区发掘整整一年半,把战国到宋金的遗存都翻出来了,就是没有一点大型建筑基址的遗迹。”张晓峥提起这事,忍不住一声叹息。

“失望吗?”记者问。

“肯定啊!”张晓峥向后捋捋头发,沉默了片刻,“但没有重大发现才是考古工作的常态。”

不过,考古队可不是全无收获,他们挖出了一把完整的文化层“时空标尺”。

记者顺着第3发掘区的土台阶下去,是2米多深的探方,探方壁面上一道道起伏的白线间,贴有字母、数字组成的地层标签。

“从下向上,是战国早中期、战国晚期、西汉早期……魏晋北朝时期、唐—宋金时期。”张晓峥点划着一个个标签讲解。

被白线分开的土层,考古人叫它“文化层”,是历史上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

第3发掘区的文化层跨度时间长,从战国到宋金,主要朝代不缺环,而且各文化层都有器物出土。

“日后,这就是一把‘标尺’,周边遗址如果有出土文物难断代,可以参照比对这里的同类器物。”张晓峥说。

事实上,几年来,考古队已经勾勒出了一个以南阳遗址、晾马台遗址为核心、面积20平方公里、由13处遗址墓地组成的、年代从距今4000年龙山时代到宋金时期的“大南阳遗址”,文化发展连绵不断,延续3000多年。

这,是雄安新区千年历史文化的缩影。

“我们考古从来不是为了‘挖宝’,而是要透物见人,透过那些冷冰冰的遗物、城址、墓葬,窥探它们背后古人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文化,探寻历史,寻找我们的来处。”张晓峥说。(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 图片均由容城南阳遗址考古队提供)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