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河北深度贫困县的蝶变: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增收项目

2020-04-24 16:23:18 来源:中新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深度贫困县的蝶变:村有主导产业 户有增收项目-中新网

张北得天独厚的优势推动光伏产业迅速发展 袁玉勤 摄

中新网石家庄4月24日电 (李茜 王英军 黄歆尧)地处河北省西北部、内蒙古高原南麓坝上地区的张家口张北县,曾是河北省和北京周边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县区之一。近年来张北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产业聚集和就业扩面作为主攻方向。如今,该县19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实现了“户户有增收产业,人人有增收门路”。

作为河北省面积第五大县,张北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盛产无污染、无公害绿色食品。然而,地广人稀、十年九旱,传统产业分布散、覆盖面不大、支撑力薄弱,使得这里的绿色之美没有得到展现,这里的贫困人口一度达到9.05万人,贫困发生率29.62%。

面对贫困,张北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全力打造光伏、农业、旅游三大特色扶贫产业扩面集群,着力实施生态红利和产业就业拉动两大惠民工程,探索出了一条决战“坝上贫困”的特色路径。

旅游业已成为张北的朝阳产业 袁玉勤 摄

选“种”培育 因地制宜提升产业规模

春寒料峭,在张北县以东11公里的小二台镇德胜村,张家口市大农种业有限公司院内已是一片热闹繁忙景象:分拣土豆、切块、打包、装车……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村民们正忙着为春耕生产做准备。

“4月初,我就来这里打工了,每天能挣到120元,一直干到四月底,能收入3000多元。在这里我一边挣钱一边学技术,5月份再种自家的微型薯棚。”德胜村村民李英花开心地算着自己的收入账。

在利用特色产业推进扶贫工作中,张北县因地制宜,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提升特色农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2019年,全县绿色有机认证面积达到5.92万亩,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带动全县贫困户3.4万户,户均年增收3467元。

跟太阳“结亲” 光伏板上开出“朝阳之花”

在小二台镇德胜村,一排排光伏电站发电板整齐的排列在田地里,村民们正在对其进行清洁保护。张北年平均日照时数近3000小时,光照资源丰富,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推动张北光伏产业快速发展。

张北充分发挥自身资源和先发优势,与太阳“结亲”,大力实施“集中式、分布式、异地联建”光伏扶贫工程。目前,全县181座光伏扶贫电站全部实现并网发电,总规模达到61.54万千瓦,年收益1.6亿元以上,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此外,张北还制定出台了光伏收益分配办法,通过“公益岗位+特困救助+村集体事业”的分配原则,让所有贫困户精准收益光伏扶贫成果,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就这样,张北县把“免费”阳光变成了老百姓口袋里实实在在的钞票,光伏产业成为民众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火红的藜麦和丰收的笑颜透出生活的兴旺 赵占南 摄

就业、生态两轮驱动催生“致富之花”

近年来,张北县抢抓京津冀发展一体化,积极联合北京西城区,大力推行“错季打工”,打造出“京西司炉工”的劳务品牌,每年向北京输入大量司炉工人。其中,2019年向北京输入劳务工人600多人,帮助农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增收。

“县里为我们组织司炉技术培训,帮助我们考取证件,还安排我们到北京烧锅炉。一年下来,我家的收入可增加了不少。”张北县大囫囵镇庙洼村村民冯海高兴地说。

据悉,张北县大力实施就业扶贫工程。截至目前,该县已开展各类技能培训100多场次,提供就业岗位1.1万余个,解决了2951人外出稳定就业问题,并设置各类公益岗位1.85万个,带动就业近两万人,人均年增收3000元左右。

河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副主任杨猛21日透露,到2019年底,河北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河北历史上首次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