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签约表演”当警惕

2020-05-07 05:24: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半年前就完成签约了,之后又参加的两次集中签约没有实际价值,只是走个形式。”高某所在的大型公司在某省一开发区设立了子公司。据他介绍,在开发区的组织下,这个项目先是在大数据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了第二遍,一个星期后又在半导体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签了第三遍。时下,此类签约活动并不少见。有的项目明明已经签约、开工了,却又要再“演”一次。有的项目省里集中签约后,县市区还得签约一次。(据《北京青年报》5月6日报道)

“签约表演”为何层出不穷?就在于一些领导看来,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加快复工复产步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难度不小、压力很大。而一个项目重复签约,“一炮多响”“一鱼多吃”,则是应对困难和压力的“好办法”:借助一次次“造势”,营造出“火热氛围”“大好局面”,可以显示当地是热门投资地;把一个项目重复计算、多次计算,则可以让相关数字光鲜亮丽,制造数字政绩,令人刮目相看。

“签约表演”看起来红火热闹,实际上危害多多。其一,华而不实、劳民伤财。有关方面和基层干部一次次组织接待、活动、仪式,企业碍于面子或出于其他考虑,一次次赔上时间和笑脸上场演出,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资金。其二,制造虚假繁荣。各地签约率大幅上升,复工率都是99%,这很容易干扰、误导上级对于经济发展状况的掌握和研判,不利于统筹全局、科学决策,制定符合实际、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其三,重复签约,贪一时之功、解一时之困,牺牲的是投资者的信任,助长的是弄虚作假的歪风,损害的是一个地方的声誉和形象。同时,这也很容易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不搞数字游戏、不搞重复签约的,有可能会成为“另类”,因为数字“难看”在政绩考核中受到影响。

本该正常的签约变成了“签约表演”,让人无奈,更让人看到了一些地方干部在发展理念、政绩观、工作作风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有的干部抓发展“没心思”,为个人面子和短期政绩,不想下苦功夫、真功夫,只想抄近道、走捷径,玩一些“签约率”“复工率”之类的数字游戏来制造虚假繁荣,以求轻轻松松捞取政绩、获取资本。有的促发展“没办法”,对本地发展具有的优势劣势心中无数,面临的机遇挑战不甚了了,促进发展视野有限、能力不足,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只好靠形式主义的花架子,靠说空话、做虚功混天度日。还有的上级不实事求是。考核指标不科学严谨,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加码,提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得基层不得不“注水”造假、敷衍应付,使得“签约表演”之类显而易见的荒唐事,变成基层“无奈而必然的选择”。

高质量发展要靠实事求是的作风,实实在在的作为,而不是“注水”的数字和虚假的繁荣。越是关键时期,越要实事求是、客观理性,避免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不断改进干部队伍作风,打破扭曲、畸形的政绩观,完善政绩考核机制。如此,必能拆掉“签约表演”的舞台,铲除“签约表演”的土壤,让这种“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销声匿迹。(周丹平)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