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应注意啥?听专家怎么说

2020-05-09 01:40: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可使用的核心图形动画。 视频来源:北京冬奥组委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王伟宏)5月8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征集活动正式启动。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应注意什么?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处高级专家林存真和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林存真:色彩特别能够体现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文化

配色是人们日常选择服装时特别注意的一点,奥运制服对配色有没有要求?林存真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她认为,每一届奥运制服的色彩都不一样,因为色彩特别能够体现本民族和本地区的文化。

林存真说,颜色有非常强的性格体现和文化体现,所以在做冬奥会和冬残会的色彩系统的时候,也做了大量的背景研究,从历史研究、民族色彩体系研究,再到色彩应用到的城市,都做了非常多的研究。

她说:“因为我们的颜色不同,城市还有不同城市的状态,南方城市和北方城市不一样,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季节上颜色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找到一个特别适合的颜色,既在这个举办地能够体现着举办地的特色,又能体现季节,同时还能把国家的新时代的这种风貌体现出来。”

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可使用的核心图形全图(红色调)。 北京冬奥组委供图

林存真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制服跟我们平常穿的衣服不一样,它实际上是一个功能性识别的景观元素,其实说起来感觉特别专业,但实际上就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服。“既然是工作服,就有一些要求,不能怎么舒服怎么来,我们自己怎么喜欢怎么来,而是说每一个穿上制服的人都应该代表冬奥会形象,体现冬奥会景观。所以穿上制服以后,你就变成了一个流动的冬奥会景观。所以在这样的要求下,服装就必须使用我们的色彩系统和我们的核心图形,体现我们统一、一致性的景观。”

林存真还透露,北京冬奥组委现在核心图形创作有四个特点。“第一是动态的,首次使用动态的形式完成核心图形的展现;第二是广泛的,因为它比平面图形扩展了非常多的应用领域和空间,甚至说在电视上有很好的应用;第三是互动性的,它可以和人产生互动,让每一个人真正的不是看景观,而是参与景观;第四是由于运动产生了很大的空间感,所以它是有空间的图形。”

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可使用的核心图形全图(蓝色调)。 北京冬奥组委供图

●陈大鹏:在设计中体现出中华优秀文化之魂

陈大鹏认为,这次制服设计对设计师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而且不仅只是“形”与功能,更为重要的是“神”的把握。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出中华优秀文化之魂,体现出文化自信,都应该是题中应有之意。

陈大鹏说,中国是世界纺织服装大国,制造强国,在新的发展时期,行业确定了“创新驱动的科技产业、文化引领的时尚产业、责任导向的绿色产业”的发展定位,与这次冬奥会制服设计的理念和方向完全契合。如何用设计把我们产业链各环节在“科技、时尚、绿色”方面的发展体现出来,同时,也是特别重要的,就是从服装所具有强烈的文化属性角度看,如何在设计中体现出中华优秀文化之魂,体现出文化自信,都应该是题中应有之意。

冬奥会不仅是冬季运动的世界体育赛事,也是各参与国,特别是主办国展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体现国家形象。陈大鹏说:“制服是我们常说的‘赛场上的流动风景线’,冬奥会制服的设计也是对我们国家纺织服装行业发展水平的一次检阅。制服设计从视觉外观到材料、工艺、技术要求,从身份识别到功能性、人体工学的考量,从总体视觉形象系统的呼应到时尚审美和文化的体现,对设计的综合集成要求很高。”

北京冬奥组委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制服装备视觉外观设计可使用的核心图形全图(绿色调)。 北京冬奥组委供图

陈大鹏认为,此次冬奥会制服设计征集对中国服装设计也将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他说,伴随着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服装设计做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要实现从服装制造强国向时尚强国的转变,文化创意、文化创造力的提升是重要的着力点。中国服装行业要在当代生活方式和全球化视野中,形成具有中华优秀文化底蕴支撑的时尚语境和精神气质,同时又不失对全球时尚发展具有当代意义的态度、表达和展现,体现出对世界当代时尚的贡献、创造和推动,是这一代行业人的使命和目标。

“这次冬奥会制服设计在全行业的征集,就是希望在这样一个全球瞩目的平台上对这些问题做出一定的回答,对于中国服装设计视野的拓展、理念的提升和新时代生活美学、审美价值都有很强的启示意义。”陈大鹏说。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