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 “神兽”返校复学,专家支招提升“适应力”

2020-06-09 21:25:08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长时间宅家上网课的学生,现在已经分批回归校园。除了激动和新奇之外,有些学生难免会有一些短暂的不适应。那么,如何帮助学生渡过这个阶段?家校如何协作才能实现长假与复学的无缝对接?

循序渐进调整生活作息和行为习惯

调查显示,学生返校后产生的挑战包括:生物钟的调整;校园卫生防疫要求的落实;学校伙伴交往的互动方式;课堂学习节奏的再调整;网课学习效果的检查反馈。

“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罗列孩子和家庭里在复学后出现的具体问题,不过,生活作息和行为习惯的调整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逐步过渡。在新规律建立之后,人体生物钟就会逐步适应新的节奏。”石家庄市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主任、石家庄市心理学会会长马宏伟说。

同时,疫情期间,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很少跟别人联系。开学后,他们往往会有社交压力,害怕重新和同学相处,宁愿在家上网课,也不想去上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其与同学联系,和亲朋好友联系,将孩子的注意力从社交恐惧中转移出来。

“有的孩子担心上学后会被病毒感染,其实这样的情绪是对危险情境的正常反应,家长可以引导孩子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次疫情带给我们的积极意义,春天本身是各种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学校各项有力的措施,会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马宏伟表示,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学习疫情防控的科学知识,将担忧和害怕的情绪转化为现实中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事项。

帮助学生从网络回归现实

“前一阶段的居家网课貌似开课,其实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开学效果。学生们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都有所增加,有些更是借助上网课的机会玩电子游戏。复课后,必须帮助学生从网络回归现实。”马宏伟介绍说。

马宏伟表示,家长需要明白,电子游戏中包含着鼓励、奖赏、即刻满足和同伴支持等,越是在现实层面缺少这些东西的学生越会痴迷于电子游戏,在游戏里有他们期待得到的东西。而现实生活中常常出现一个恶性循环,当学生去虚拟世界弥补那些现实生活中无法满足的心理需求时,家长往往会强行禁止。这样不仅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还促使他们在虚拟世界中寻找更多奖赏、鼓励去弥补现实中的不足。这样一个恶性循环就周而复始地运转起来。家长们可以尝试从现实生活中增加一些积极的反馈或者去虚拟世界和孩子互动给予支持,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面临毕业压力需要自信“助攻”

复课后,有部分学生马上面临升学压力,难免有紧张焦虑情绪。针对这种情况,马宏伟说:“良好的自信心与自我管理能力是保障学生迅速调整到位的基础,而家长和教师稳定的情绪管理能力和平等沟通能力,是稳定这类学生心理状态的必要外在助力。”因此,家长应该多支持、多鼓励孩子。老师要适当指出学生的长处,帮助他们增加信心。

此外,这段时间学生一定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马宏伟说,大多数人每天需要睡眠7-8个小时才能满足大脑需求,对于高强度脑力劳动的毕业班学生来说,充足的睡眠能够让紧张不安的大脑得到休息。而适当运动可以刺激大脑分泌开心物质,消除疲惫、焕发活力。

允许孩子自我调整“慢半拍”

“开学复课后,有些家长也表现出焦虑、担心和不安的情绪,甚至因为孩子不能适应而责骂孩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心理干预协会理事李春江介绍说,最常见的是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愤怒、抱怨,如“你怎么总玩手机”“你怎么还没完成作业”等;另一 种是要求和期待,如“今天完成三个单元”“每天要学习四个小时”等。对于学生来讲,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成为亲子关系的障碍。

家长可以先放下自己的情绪,试着接纳孩子的现状。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会很快转化为行动,主动抓紧复习、看书、写作业;有的孩子暂时无法安置焦虑情绪,会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缓解焦虑,如看电视、打游戏、吃东西等;有的孩子焦虑情绪严重时还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爱发脾气等表现。作为家长,需要接纳和理解孩子的焦虑,帮助他们找到情绪产生的源头,孩子才有可能从自己的情绪中走出来。如果家长一味地带着情绪和孩子互动,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容易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甚至激发孩子的逆反情绪。

李春江说,疫情期间采取的是单一的学习方式,孩子们因为个体差别也难免产生差异,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不能打击孩子,应该通过更为丰富的活动来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中小学生的心智水平逐渐成熟,可以感知和判断现有的环境和压力,并有一定自我调整能力。当面临眼前的困难时,他们也会知晓自己的任务,也会有焦虑的情绪,但他们无法像成人一样立即付诸实践,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来准备和调整,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自我调整‘慢半拍’。”(燕都融媒体记者杨佳薇)

责任编辑:郑晓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