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文脉颂中华 | 土布“织娘”——崔雪琴

2020-07-20 20:20:25 来源:河北新闻网

吱呀吱呀的原始纺车,古朴的木质转轮,不停转动的梭子……

崔雪琴用最古朴的工具织就一幅幅美丽多彩的土布画卷。

作为赞皇原村土布纺织技艺第三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让老技艺换发出新生机。

原汁原味 织出家乡味

崔雪琴织布

崔雪琴最初决定回家乡织布,是因为母亲的一句话。母亲说:“回家吧,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不能丢。”崔雪琴便决定留在家乡,开展土布生意。

人回去了,问题也接踵而至,木纺车、织布机、梭子……这些织布所必须的工具,在赞皇县很难找到,前期,崔雪琴每天都奔波在寻找这些物件的路上,经过几个月的东拼西凑,崔雪琴找来了7架手摇纺车和5台木结构的织布机,条件虽然简陋,但是,可以支撑她开启织布计划了。

用放车织布、冲洗颜色棉线、挂晒棉线……对于织布,崔雪琴每件事亲力亲为,每一项繁琐又耗时耗力的工作她都认真细致地完成。她说原村土布之所以受到百姓的欢迎,就是因为每一道工序都经过细心耐心地对待,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为她们是非遗传承人。

如今,赞皇原村土布历经三代传人的努力,逐渐走上了正轨,由原来较为单一的图案发展到了2000多种,还延伸出了家居用品、服装服饰等六大系列。

土布不土 焕发国际范

崔雪琴相信,土布不是简单的粗布,土布一样可以做成“高大上”的产品,一样能穿出时尚的“国际范儿”。

崔雪琴介绍土布

于是,在保持传统72到手工艺不减少、中国味道不减少的前提下,崔雪琴寻找着古老土布与现代时尚的结合点。

她出资100万元,在杭州建立设计工作室,聘请浙江科技学院艺术学院的老师担任设计师,从品种到款式对土布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

在这种创新精神的引领下,原村土布产品卖得越来越红火,崔雪琴的名声也越来越响,外地的客商纷纷前来购买。产品不仅打开了国内市场,还逐渐远销欧美和韩国。

崔雪琴用实际行动证明着原村土布的价值;证明着传承与创新的意义;证明着与时俱进才能让土布焕发出新的生机。她始终坚守着让世人了解原村,让原村走向世界的使命和责任。

一梭一梭 续写原村故事

崔雪琴带头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免费给社员提供彩棉种子,成棉后由合作社收购,统一压榨后再分发给社员纺成棉线。

崔雪琴接受采访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合作社不仅有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产品更是从简单的床单、衬衣增加到服装服饰、家居用品等六大系列,在她的带领下,生活在大山里的贫困农民,开始走上了稳定的脱贫增收路。

不仅如此,崔雪琴还搭乘非遗顺风车,抓住国家全面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的机遇,建立了原村非遗文化产业园。产业园里不仅有原村土布酒店、土布非遗博物馆,同时还有扶贫就业工坊等场所,她相信这样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周围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建立工坊后,她感觉自己的使命更重了,也很欣喜地发现村民们的参与感更强了,也更加开心了。

中国有几千的传统文化,崔雪琴说,这就更加坚定了她们的文化自信,她们一定会将原村土布非遗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杨慧丽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