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创城进行时|河北邯郸:小区换新颜 居民绽笑脸

2020-07-31 15:02:1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邯郸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城市建设理念,大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延伸管理链条,提升服务水平——

小区换新颜 居民绽笑脸

“绿化多了、停车规范了,在小区住得更舒适了”“私搭乱建拆了,空间得到合理利用,居民出行方便了”“看看小区现在的模样,谁还能想起以前房屋破旧、灰头土脸的样子”……日前,在邯郸市天苑小区,说起小区的变化,居民们感触很多,你一言我一语。

邯郸市丛台区朝阳路11号院改造后干净整洁。 河北日报通讯员裴园园摄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邯郸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明城市建设理念,按照“科学管理、便民惠民、常态长效”的原则,着眼于办好群众身边实事,提升城市文明程度,连续三年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入全市20项民心工程和10件民生实事,累计投资25.8亿元,大力推进全市1064个老旧小区改造,延伸管理链条,提升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准改造,改出居民美好“新”生活

走进邯郸市人民路49号院,小区新建的500平方米小游园清新亮眼,楼前楼后处处是绿,小区居民转角见绿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这一年,小区变化真大,从‘垃圾堆’变成了‘小花园’,住起来舒心多了。”小区居民感慨地说。

变化同样发生在邯郸市中华大街滏华巷的中华南四号院。该小区有12栋住宅楼,包含3家产权单位,物业管理不统一,小区路面无人清扫、垃圾清理不及时、车辆停放无序,居民们对此颇有怨言。

粉刷内外墙体、更新雨水管道和供水阀门、安装路灯和楼道声控灯、增设监控、安装健身器材……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小区高标准实施了基础设施改造,改造后的小区焕然一新,安全性、舒适性得到显著提升。“看看现在的小区,整洁又漂亮,我们都快想不起来以前小区啥样了。”居民张女士说。

实施精准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从2017年开始,邯郸以清除私搭乱建、清理破窗开店为突破口,全市社区小区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200万余平方米;对社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特别是“五室”建设,投入4000余万元,扩容36150平方米;针对供水、供电、分类垃圾箱等9项群众关注的问题,开展专项整治,累计改造管网82公里,硬化路面25万平方米,更换增设照明设施1万余盏,停车位13473个,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

“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既是小区居民的‘心事’,也是城市治理者的‘心病’。”邯郸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物业处处长李雪介绍,在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邯郸市根据每个小区自己的特点和改造需求,坚持按照“精准、科学、可操作、易复制”的原则,把群众意见最大、现实问题最突出、最急需解决的9项共性内容作为全市统一的规定动作固定下来,然后把不同小区群众的不同需求列入改造内容,形成“9+X”改造模式。

既有规定动作、又有自选动作,既有统一要求、又充分考虑了不同小区的差异化需求,既简单明了、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形成了精准改造机制,有效解决了改造标准偏低的问题。

创新管理,让小区好看又“好住”

老旧小区面貌提升了,如何对小区进行有效管理、巩固改造成果成为关键问题。

“咔哒”,邯郸市朝阳路11号院小区院门前,居民任女士将脸对准摄像头,不到5秒钟,门自动打开了。这个“老”小区安装了“新潮物儿”——智能AI门禁系统,进出小区实现“人脸识别”功能,全面实现“无接触”管理。

朝阳路11号院内都是1979年至1986年建造的老房子,院内设施功能不全、房屋失修、管网老化、道路破损、绿化缺失、陈旧杂乱。“创城以来,该小区开始进行改造提升,屋顶防水、楼体外墙粉刷,更新自来水、热力管道等基础设施。”邯郸市丛台区矿建社区书记霍艳介绍,小区还专门设计了古朴大方的装饰风格,以满足居民审美需求。“基础环境有所改善,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成了新的焦点。”

“老旧小区普遍硬件设施落后,安防能力不足,在升级改造中,我们一直把安防工作放在首位。”邯郸市丛台区房管局局长李敏说,今年3月,丛台区政府与科大讯飞合作,选取朝阳路11号院进行试点建设,探索构建面向社区安防、治安管控、综合治理和社区服务等的智慧平安社区建设。

“通过采用AI音视频感知技术、物联网感知、大数据等技术,整合小区门禁、车辆卡口、人脸抓拍、高清视频监控等多维动态感知数据,实现人过留‘脸’、车过留‘牌’。”李敏介绍,“同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进行业务数据融合,解决当前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效率低下、居民服务供给水平不高等问题,增添了物业缴费、报修、公告通知、投诉建议、频繁出入告警、孤寡老人关怀等服务功能。”

创新管理,让老旧小区好看又“好住”。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融入“智慧”元素,引入智慧化设施,为居民带来更便捷、更智慧的生活,也探索了一条城市智慧化管理的新路径。

做好改造后老旧小区后期管理难题,邯郸还积极探索推广“红色物业”管理模式,推进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对有物业的小区,通过党建引领、党组织介入交叉任职等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对部分规模较小、招不来物业服务企业的小区,社区建立“红色物业服务站”,通过街道统筹、自治管理、社区兜底的方式,把群众组织起来,把基本的服务内容管起来,让老旧小区改造得好、有人管理、群众满意。

目前,全市已建成67个红色物业管理服务中心、139个红色物业管理服务站、112个红色物业联盟,560余个小区推行了“红色物业”管理模式。

整合资源,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睦邻会客室、康邻驿站、助邻工坊、惠民超市、味邻厨房、友邻议事厅、微型消防站……在邯郸市复兴区胜利桥街道邯钢社区人民路49号院,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庆杰指着崭新的“邻里中心”介绍,“闲置旧自行车棚和几间堆放杂物的办公室,改造后成为以‘四邻八舍’为主题的邻里中心。它有八个功能区,居民们可以在这里做饭、会客、购物、解决纠纷等,物业办公也在这里。”

建于1993年的人民路49号院,有515户、1500余口人,原为邯钢一处家属院,以老年人居住为主,小区户型面积小,最大为48平方米,一旦亲朋好友前来拜访,社区居民连个招待的地方都不具备,“邻里中心规划时,以群众的‘痛点’作为推进的重点,特别设置了睦邻会客室,深受小区居民欢迎。”王庆杰说。

复兴区铁路大院街道打造的“邻里中心”,原为一家国有企业拆违后留下的旧厂房,内部杂乱不堪,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综合市场,蔬菜区、水果区、肉食生鲜区、调料区应有尽有,功能齐全,同时市场还设置了超市、药店、美食一条街等配套门市,白天采购生活用品,夜晚品尝特色美食,综合市场辐射周边数万居民,真正打造了一个“便民服务15分钟”生活圈。

从关注居民身边的“小事”出发,整合各方资源,让老小区好看、好住,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复兴区华丰小区整合社区文化资源,设置读书驿站、读书文化墙,还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丛台区滏山花园小区打造孝老敬亲园、文化小广场等9处多功能活动空间;中煤69处小区设置了多组照片墙,记录小区40多年面貌变化,同时依托院内废弃的老水塔,收集国内老水塔历史,绘制文化墙,打造记忆游园,留住城市里的“乡愁”。

“改造老旧小区,就是补民生短板。”李雪说,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邯郸将完善便民服务功能作为老旧小区改造的一部分,打造便民服务综合体。“利用废弃厂房、金边银角,因地制宜建造运动场地、社区服务中心、医疗服务机构等,主城区241个社区1342个小区已基本实现‘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覆盖。整合居家养老、文体休闲、医疗诊所、超市等生活服务资源,集中打造9家便民服务中心,推广‘一站式家门口服务’。”(河北日报记者刘冰洋)

责任编辑:魏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