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攻坚之战

2020-08-02 04:07: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张北县德胜村村貌。(资料图)河北日报记者 田 明摄

河北,是一块革命的土地、英雄的土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土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7500万燕赵儿女又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脱贫攻坚战。

攻坚拔寨,成就瞩目;决战之年,捷报频传。

今年年初,全省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上首次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在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国考获得“好”的等次基础上,又取得新进展新突破,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截至今年6月底,剩余的3.4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十三五”累计减贫300.4万人。

决胜脱贫在今朝!燕赵儿女正以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姿态奋勇夺取新胜利。

初 心

战贫之役 尽锐出战

4月12日,美丽的阜平县骆驼湾村春意浓浓。(资料图)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摄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中国摆脱贫困的历史进程,注定会记下2012年岁末太行深山里这深情而浓重的一笔。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赴农村地区视察,就来到老区、山区、贫困地区三区合一的阜平县,冒严寒、踏冰雪深入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考察革命老区扶贫工作。

在这里,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彼时,河北脱贫攻坚任务比较重,共有贫困县62个,其中国定贫困县45个、省定贫困县17个,贫困人口499万。

攻坚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和河北人民在一起。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先后7次视察河北,每次都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小康,既是中华民族千年梦想,也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坚决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带领全省干部群众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汇聚磅礴力量,攻克千载难题。

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立下军令状。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带头包联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市县,其他省级领导全部承担包联任务,带动形成了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工作格局。

今年7月16日至17日,王东峰冒雨深入联系点保定市调研检查。在阜平县平阳镇立彦头村林果基地,王东峰主动撑起雨伞,与驻村开展科技扶贫的刘济伟教授一同走进果园,察看水果长势,希望刘教授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贫困地区培育更多科技专家和种植能手。

翻看王东峰、许勤近年来的调研记录,扶贫开发工作是重中之重。仅在2019年,他们先后40余次深入贫困县调研检查主题教育开展和扶贫脱贫工作情况,并就发现的搬迁群众后续扶持等10个问题,进行现场研究和跟踪督办。

攻坚号子响起来。

河北省在全国首创市县党委、政府履行脱贫攻坚主体责任“擂台赛”制度,创先争优、比学赶超成为工作常态。强化资金投入保障,2019年省级专项扶贫资金投入55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3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3.89%、16.3%。

打硬仗,要配备最能打仗的人。

河北省向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7746个驻村工作队、2.2万名驻村干部。他们背起行囊,走出机关,扎根贫困乡村,用无私奉献、忘我牺牲的担当,战贫斗困,不胜不还。

攻坚中,无数党员冲锋在前。“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用35年的坚守与付出,让10多万山区群众摆脱世代贫困;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放弃生意回到大山沟,劈山修路、发展旅游,带领乡亲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近年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魏县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在贫困村设立“扶贫微工厂”,打造服装加工、箱包制作等产业,开辟脱贫新路径,使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图为德政镇前小寨村扶贫微工厂工人正在组装太阳能板。(资料图)河北日报记者杜柏桦摄

然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特别是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3月6日,战疫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号令。

承诺如金,战鼓催人。全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3月7日,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强调全省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

3月9日,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暨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召开,强调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

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河北省分区分级精准施策,研究出台了剩余贫困人口如期高质量脱贫推进方案等14个专项文件,千方百计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务工和扶贫企业项目复产复工。

硬核数据彰显攻坚成效。截至6月底,2020年计划实施的扶贫项目已开工14197个,开工率97.7%;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复工率达100%;全省贫困劳动力已务工75.78万人,占2019年务工总人口的109.08%。

奔向全面小康的脚步一刻没停,老区阜平县也发生了山乡巨变。

今年年初,随着河北最后一批13个贫困县摘帽,阜平县脱贫了!

阜平县骆驼湾村夜色。 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 摄

生产生活条件变了。骆驼湾低矮逼仄的黄泥小屋,变成了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新民居;一直靠种土豆和玉米填肚子的顾家台人,如今建起了密密麻麻的食用菌大棚。

精神面貌变了。以前,总有村民追着村干部问“别人能吃低保,我为啥不能”;现在,也有人追着问,问的却是“能给我找份工作不?吃苦受累都不怕!”

习习暖风,遍拂太行。青山不老,换了人间。

攻 坚

精准施策 下绣花功

1月9日,张北县德胜村,村民徐海成和妻子一起在自家的新民居里,脸上洋溢着幸福。徐海成说:“小土豆让我们摘掉了‘穷帽子’,过上了好日子,我打心眼里感谢总书记,感谢党的扶贫好政策!”(资料图)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 摄

近日,张北县小二台镇大农种业公司里一片繁忙景象,工人熟练地分拣土豆、切块、打包、装车。小二台镇德胜村村民李英花在这里打工,一个月能收入3600多元。

小土豆做成大产业,得益于“精准”二字。

“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下好‘精准’这盘棋。”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家口市张北县德胜村,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总书记强调,要做到扶贫对象精准、扶贫产业精准、扶贫方式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做“精准”文章,下“绣花”功夫。河北省各地找准症结、精准发力,有针对性地采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科技扶贫等措施,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扶贫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

图为张北县德胜村50兆瓦的光伏发电项目。(资料图) 河北日报记者杜柏桦摄

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德胜村建起两座村级光伏电站,有了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利用光伏电站收益,村里安排弱劳动力干起保洁员、护林员等公益岗。发挥马铃薯育种优势,他们建起280个微型薯大棚,有了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

2018年底,德胜村整体脱贫出列。2019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00元。脱贫攻坚,德胜村真的得胜了!

张承坝上地区和深山区的10个深度贫困县,及其206个深度贫困村,是全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坚中之坚。最难啃的硬骨头,该如何突破?

河北的实践是:从扶“面”到扶“点”,从“大水漫灌”到“定向滴灌”。

将政策、资金重点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河北省对10个深度贫困县每年单独安排专项扶贫资金1亿元;去年安排10个深度贫困县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8.4亿元,比2018年增长41.2%。

对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地区,河北省则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

在大名县,易地扶贫搬迁后,昔日的贫困户冯学成不仅在安置区项目工地找到了工作,还学会了修门修锁的手艺,收入越来越多,一家人顺利地脱了贫。谈起现在的新生活,冯学成用了一句时髦的话:“每天都充满‘小确幸’。”

经过近四年大规模建设,河北省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任务。截至去年11月,涉及7市35县(区)的30.2万名搬迁群众全部实现搬迁安置。

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目前,全省规划的632个扶贫产业园区已全部建成。13.6万贫困搬迁人口全部落实后续帮扶举措,脱贫率达到100%。

4月13日,人们在阜平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安居家园内散步。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摄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

让各类资源更多地向贫困地区倾斜,河北省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单位定点扶贫、驻冀部队帮扶、“千企帮千村”行动,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一组暖心数据,记录着河北的攻坚进程。

2016年以来,省市县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46.1亿元;京津两市陆续对口帮扶张承保3市28个县,累计实施帮扶项目1660个、落实帮扶资金46.2亿元;动员8517家企业结对帮扶7746个贫困村,累计投入资金90.39亿元。

仅在2019年,河北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5.3万个,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实施就业扶贫项目8562个,累计帮扶28.33万贫困劳动力就业;45个国定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数据背后,是河北唤起群众千百万、同心干,用勤劳双手和顽强意志过上好日子——“扶贫微工厂”富了口袋、“金鸡模式”下金蛋能分红好多年、“结上北京好亲戚”解决卖羊难……“致富花”处处盛开,脱贫路越走越宽。

圆 梦

黄土变金 接续奋斗

赞皇梁家湾的扶贫微工厂里,村民们在掰核桃。(资料图)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摄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

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鼓励干部群众的话语,在河北的生动实践中照进现实。

2020年,河北开年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等13个县和涿鹿县赵家蓬区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省6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77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历史上首次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时至年中,捷报再次传来——

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剩余的3.4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稳定脱贫条件。去年以来,河北省重点攻克“三保障”面临的最后堡垒,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问题3.1万户6.0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1.13万户3.44万人,“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全面清零。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此之近,越到紧要关头,越容不得松口气、歇歇脚。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兑现承诺的底线须臾不可放松,脱贫质量更要放在首位。

脱贫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

河北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精准防贫,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4月11日,内丘县大孟村镇刘家庄村种植户在对金银花进行管护。目前,该县已发展金银花种植面积6000余亩,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增收的重要途径。(资料图)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在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魏县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魏县在2017年10月推出国内首款商业防贫保险,至今,全县再也没有新增一户返贫致贫家庭。

精准防贫是河北省脱贫攻坚工作的一大亮点。去年以来,河北省坚持脱贫防贫一起抓,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意见》,国务院扶贫办将河北省文件转发各省(区、市)学习借鉴。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识别纳入防贫监测对象4.1万户、9.6万人。

从严开展脱贫攻坚成效检查,河北省聚焦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情况和到户帮扶成效5大类26项指标,逐户逐人逐项检查核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清单,随查随改、立行立改。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打牢高质量脱贫攻坚“基础版”,启动乡村振兴“升级版”。河北省切实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全力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贡献河北力量,胜利属于英雄的燕赵儿女!  (河北日报记者 潘文静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