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太行“点灯人”

2020-08-07 04:00:1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在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项目学校平山县北冶小学,学生们在微机室上课。 新华社发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指出,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这为教育均衡发展指明了方向。

石家庄市近几年投资8.4亿元,在6个教育相对落后的山区县兴建和改造了82所中小学,使6.78万名贫困学生进入现代化新学校就读,直接惠及4.3万户贫困家庭。此外,统筹安排石家庄市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全面提升了山区基础教育整体水平。

教育扶贫,补齐山区教育短板;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太行深处建起一流校园

太行山沟壑幽深,纵横交错,峭壁悬崖,层峦叠嶂。山山相望,峰峰相对,岭岭相连,极目所至,山连着山。也正是这座座相连的大山阻隔了山里娃与外界的联系,阻碍了教育均衡发展。

然而,一切都在悄悄变化。

井陉县障城中学,离县城近30公里,是全县六所中学最偏远的学校。近年来,该校通过改扩建等方式,全面改善了教学环境,教学综合评比从倒数第一跃升到全县第一。

“学校变化为什么这么大?”

“过去我们学校因离县城很远,相对封闭,学校硬件条件差,老师留不住,学生也大面积流失。”障城中学校长王利锁不无感慨地说:“那些年,我急得头发一把一把掉,多亏山区教育扶贫政策落实,改善了教学设施,培训了大批优秀教师,要不障城中学怕是都不复存在了。”

石家庄市灵寿、赞皇、平山、行唐、元氏、井陉等县,地处太行山深处或半山区,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其中灵寿、赞皇、平山曾为国家级贫困县。这些县不仅经济不发达,教育资源薄弱,更是全市教育均衡发展短板中的短板。

一个夏日午后,蝉鸣声声。笔者走进赞皇二中,那高大气派的教学楼、完善的教学设施颇令人震撼。该校是石家庄市“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重点项目学校,它位于京赞公路与龙门乡布谷庄村东交界处。占地面积7.81公顷,现有教职工140人,教学班48个,在校生3000多人。

这是一所主要面向赞皇县深山区招生的学校,包括太行山深处的嶂石岩乡、黄北坪乡、土门乡、许亭乡、院头镇等5个乡镇。走在校园里,一幢幢实验楼、图书馆、办公楼恢宏气派。高标准运动场,整洁的餐厅、浴室、学生宿舍,完备先进的基础设施,让人常常忘记自己身处大山深处。校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各建筑体全部为地暖供热系统,配备先进的校园监控系统,对学生进行24小时不间断服务管理。这是赞皇县标准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所全封闭寄宿制中学。

目之所及不由人心生赞叹:山区孩子们有福了!

恰逢暑期,教室里听不到琅琅读书声,但看到一排排整齐的书桌,仿佛能见到莘莘学子刻苦拼搏的身影。

近年来,为了保障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石家庄市教育局先后制定出台了《石家庄市教育脱贫行动实施方案》《山区教育扶贫工程实施方案》等50多个规范性文件,构建起了涉及学校建设、资金奖补、结对帮扶、贫困生补助、生活保障、毕业升学等多个方面的制度保障体系。从2011年起,石家庄投资8.4亿元,新征土地755亩,在深山区45个乡镇建成了设备设施齐全、教学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82所项目学校,实现6.78万名学生到项目学校就读。

一流学校建到了山区,一流教育在山区学校兴起,党的教育扶贫政策落实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吹响素质教育提升“集结号”

石外集团优秀教师对山区老师“一对一”帮扶。 石外集团提供

2014年春天,灵寿县有关领导前往灵寿中学调研,随机走进一间教室,发现窗户玻璃破碎,讲台陈旧,学生课桌椅年久失修,摇摇晃晃。一个学生的课桌上还有个大窟窿。

“你怎么写作业啊?”

学生忙拿过一本书垫在窟窿上,开始写字。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此情此景让在场的人心痛不已。第二天,该县便组织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拨款76万元,解决更换学生课桌椅等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问题。之后,全县教育系统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

风声,雨声,读书声。2013年,灵寿县仅有4人考上大学本科,到2019年该县考上大学本科的有353人,其中本一上线302人。七年时间,高考本科升学率提高了88倍多,实现了质和量的飞速发展。不但牢牢留住了当地生源,还吸引了许多在外地工作的灵寿人把子女送回本地上学。

久久为功,功成不必在我。这是教育扶贫的情怀,更是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2016年8月6日,晨曦微光中,行唐县北河志和小学的杜尚真老师,迈着喜悦的步伐,走在崎岖的山路上,她要去县城坐公交车,再到省会石家庄参加全市暑期教育扶贫第四期师资培训班。

杜尚真头天晚上激动得一夜未眠,走出大山时,她的心情好得就像一首诗、一幅画。因为心中有梦,一个教育扶贫的梦,快要实现了。

献身家乡教育事业,改变家乡落后面貌,是杜尚真从小立下的志向,中学毕业时她报考了师范院校。然而,在现实与抱负之间,横亘着巨大落差,群山阻隔带来的不仅是物质和经济上的贫困,更重要的是教育资源的不均衡。这让杜尚真深切感受到要做好山区孩子们的“点灯人”和守望者,空有理想和奉献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这次培训,对杜尚真而言,是实现梦想的转折点。来自石家庄山区四县十二所中小学的728名教师,为了一个共同梦想,和杜尚真一起聆听了教育专家的主题讲座,参加了来自美国、丹麦、加拿大、英国等外籍教师的教学观摩,让山区教师感受到最前沿的教学方式,提升了驾驭课堂的实际操作技能。

杜尚真在日记中写道:培训不仅使我学到了上课的先进方法,更重要的是接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开阔了我们山区老师的眼界,提升了格局。

近年来,石家庄多次出台扶贫鼓励性政策,师资培训向山区学校倾斜,每年组织百余名国家特级教师、省市名师组成“名师团队”,采取“名师带动”“研训一体”“菜单培养”等方式进行帮扶,更有5600余名山区老师参加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

师资对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郑文,是灵寿二中的一位“种子教师”。从教十年,在“种子教师”培养时,来自石家庄的张士军老师,对她“一对一”帮扶,他们一起备课,一起教研。她每次走上讲台时,张老师就像学生一样坐在下面,仔细听她讲课,等她讲完,从讲课节奏、声调语气、肢体语言运用等,给她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她改进。张老师把多年的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她。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张士军老师告诉郑文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学会爱学生。班里有一位后进生小辉,学习很吃力,思想有些消极,郑文跟他谈过几次,也做过思想工作,但效果并不明显,这让她很头疼。张老师说:“你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去呵护,去帮助。”于是郑文尝试着打开小辉的心灵之门。一天晚自习,她发现小辉的衣服破了,便把小辉叫到办公室,帮他补衣服,又发现小辉脚上没穿袜子。原来这孩子没有妈妈,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回家后没人管。那晚,他们谈了很久,小辉抓着郑文老师的手哭了。第二天郑文给他买了几双袜子,帮他制定了合适的学习计划,每天鼓励他,眼看着孩子渐渐有了改变。

张士军老师送教下乡时,还专门给小辉带了几本书和礼物。郑文感激地对张老师说:“是您那把心灵的‘金钥匙’,才让我走进了小辉孤独的内心,给他送去了温暖与希望。”

郑文说,自己现在上课特别有精气神,学生们也常常表示听郑老师的课“会着迷”。在教育部组织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评比活动中,郑文获得了部级优课奖。当她得知获奖的那一刻,激动得热泪盈眶,“我要把这份喜悦第一时间与张老师分享,他是我最敬佩的人”。

就像郑文一样,140多名“种子教师”渐渐地在山区学校深耕、开花、结果,并带动其他老师共同进步,实现了贫困山区学校师资水平矩阵式提升。

我会的都教给你

“师傅,我英语口语表达不好,怎么办?”

“你每天学唱一首英语歌。”

“师傅,我五音不全,饶了我吧,还有其他方法吗?”

“那你用英语趣配音软件,每天配一小段音发给我,我们一起进步。”

这是赞皇二中的老师齐婧贤向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简称石外集团)的帮扶老师李玲请教如何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对话。

听了李玲老师的话,齐婧贤又激动又害怕,激动的是李玲真心实意、不厌其烦地带自己,害怕的是自己口语差让李玲老师笑话。

齐婧贤下载了趣配音软件,硬着头皮配了一段音发给了李玲。不一会儿,李玲回了语音,纠正了她的发音错误。就这样,每天齐婧贤雷打不动给李玲发去一段配音,很快她就会收到李玲提出的建议。两个月过去,在李玲的指导下,齐婧贤的英语口语流利多了,课堂上实现了全英文授课,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自信心也随之水涨船高。

2017年春季的一天,石外集团的马得强老师来到了平山二中,他与该校的教师贾秋利共同给学生们上一堂名为“同课异构”的课。这堂课由贾秋利先上,贾老师按照一贯做法,讲了章节要点,分析公式定理,给学生划了重点,一堂课就算顺利完成了。然而,马得强的讲课方式则与其“大不同”,他先从一个与讲课内容相关的生活常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再讲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然后细说原理,举一反三。风趣幽默的授课方式渗透力极强,一节课收获了大量“粉丝”。贾秋利静静地坐在课堂一角听着、记着,分析和总结自己与马老师的差距与不足,内心分外感慨。

像这种发生在石外集团特派教师和山区老师之间火热互动的场景不胜枚举。

石家庄市教育扶贫,推动了山区教育发展,为全国提供了山区教育扶贫范本。仅石外集团教育扶贫就有上百家媒体进行了800余次深入报道,更被人民日报等单位评选为大国攻坚决胜2020精准扶贫能力建设优秀案例。

2018年10月17日,我国第五个扶贫日,石外教育集团荣获了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炎炎夏日,坐在灵寿二中的长凳上,听着一个个为扶贫学子筑梦的故事,却感觉心中如清风徐来。

仇玉洁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有五口人:奶奶、爸爸、哥哥、她和妹妹。爷爷因患脑血管疾病住院,看病花光了家中积蓄,还借了很多外债,是典型的因病致贫家庭。妈妈不堪生活重负,悄无声息离开了家,爸爸去北京打工养家糊口,只能奶奶照顾兄妹三人。奶奶年事已高,吃药打针是家常便饭,既要照顾三个孩子还要耕田种地,十分辛苦。哥哥在正定就读重点高中,每年花费也不小,妹妹刚上小学,家里只靠爸爸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受益于国家教育扶贫政策,仇玉洁在灵寿二中吃住、学费全免,回家还能领取交通补助。生活有了保障,小姑娘性格变得开朗活泼了,学习成绩也明显好转。她心怀感激地说:“学校和老师教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面对困难的方法和勇气,二中是让我的梦想开花的地方。”

段雪敏有两个姐姐,弟弟出生时因难产得了脑瘫,父母打工挣的钱几乎都用在了给弟弟治病上,但并无好转,至今生活无法自理。就在雪敏上小学四年级时,一场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后,她叔叔来接她,等待她的竟然是妈妈去世的噩耗。面对巨大的打击,段雪敏像变了个人似的,把自己深深包裹起来,不再主动与老师和同学说话,她的世界只剩下了孤独和恐惧。

虽然学校的老师们想尽各种办法,但是效果却微乎其微。一个偶然的机会,段雪敏来到省会参加助贫活动,艺术节、读书节、运动会……对口帮扶学校的小伙伴们向她伸出热情的手,帮她融入集体,这个懂事的小姑娘终于眼里又有了光。

侯国伟因家境十分贫困,他一度感觉自己像座孤岛,厌倦学习和人生。灵寿二中的班主任老师就像家人一样关心他,冰冷的心渐渐被焐热,学习也分外努力起来。初中毕业后,他考取了县职业中学,学习畜牧专业。如今的侯国伟不但信心满满,还满怀感恩。他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大学,还是想学畜牧专业,学成后,回乡里搞养殖发家致富,回报老师、社会和所有关心过我的好心人。”

像仇玉洁、段雪敏、侯国伟一样,灵寿县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学,是党和政府用实际行动托起这些明天的太阳。2016年至今,该县教育扶贫资助对象共计8289人。

古人有“家贫子读书”的传统。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石家庄教育工作者们用行动书写脱贫攻坚的历史,在太行山中走出了一条教育扶贫、筑梦未来之路。  (徐德泉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