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举债建“豪华中学”,误读了“重视教育”

2020-08-18 05:15:5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气派的仿古牌坊式大门,取“鲤鱼跳龙门”之意的4层喷泉水景,削掉真山建的假山瀑布群……这不是大都市的星级酒店,而是陕西摘帽不久的深度贫困县商洛市镇安县的一所新建中学。近日,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镇安县这个中学项目总投资达7.1亿元,该县需连续12年、每年至少偿还5000余万元贷款。而镇安县2019年仅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78亿元,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靠财政转移支付。此事被曝光后,舆论一片哗然。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个地方在教育上投入大一点,把学校建得漂亮一点,一般不会惹来太多非议。就算是贫困县,只要把钱花在孩子们身上,花在改善教学上,大家也会觉得这是一件充满正能量的事情。但镇安县举债建校的行为,显然不在此列。面对记者的采访,当地有干部表示,高标准建学校体现了“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理念,即使建得超前一些也无可厚非。这样的说辞也是无法服众的。

“大学之大,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不管是建大学还是建中学,道理是相通的。任何一所学校,教书育人都应当是它的主业。学校办得好还是不好,关键在于培养了多少人才,而不是有多少亭台楼阁、多么富丽堂皇。镇安县的“豪华中学”之所以遭人诟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大量的资金并没有真正用在服务师生、改善教学上。不必说面积超标的办公室、红木铺地的餐厅,也不必说假山、水车、栈道、水景、石拱桥等景观,仅从西安拉来的校训石碑,就花费了五六万元。这些东西看上去很“高大上”,却不知道跟提高教育质量有什么直接关系。如果这就是所谓的“高标准建学校”的话,那办教育是不是也太简单了——躺平了等人花钱盖楼就行。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对于一个刚摘帽不久的贫困县来说,方方面面都需要钱,每一分预算都应当精打细算。在教育上大方一点当然可以,但目前绝对不是展示自己多么“壕”的时候。据媒体报道,镇安县今年“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激增、收支矛盾更加尖锐”。我们可以想见,一掷千金建设的“豪华中学”在一段时间里肯定会让当地面临“吃不了兜着走”的尴尬。此外,镇安县委一位干部介绍,之所以要将校园建设为仿唐式建筑风格,是由于当地要打造唐文化,以“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一个“寅吃卯粮”盖起来的“豪华中学”,竟然承担了这么花样繁多的功能,难怪大家心里犯嘀咕:这到底是“不能穷教育”还是“不能穷形象”?

浮夸的“豪华中学”已经建起来了,你见或不见,它都在那里,不增不减。在全社会厉行勤俭节约的今天,它带来的巨大浪费显得尤为刺眼。这样的校舍,拆掉当然行不通。不过,各地不妨以此为戒,把诸如此类的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统统“拆除”,把宝贵的资源真正用在造福群众、造福社会上。(张博)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