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5天行走燕赵,20家媒体记者这样讲述河北小康故事

2020-08-21 18:55:5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12年岁尾,习近平总书记踏雪来到阜平县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全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角由此吹响。

七年多过去,立下愚公志,奋力拔穷根的河北,变化几何?

8月17日至21日,“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河北行启动。

5天行程中,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近20家中央、省直媒体60余名记者,深入河北各地,采撷发布一件件“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现场新闻。

一起来看看河北人的小康生活,听听河北人的幸福心声↓↓↓

北线采访团记者正在采访邵庄子村本地乡村网络主播邵小贝(右一)。

>>“我们把幸福生活‘握’在了手里”

在廊坊市永清县别古庄镇后刘武营村,几乎人人都有一手绝活儿——雕果核。

北氏核雕工艺品(廊坊)有限公司负责人苏勇介绍,他家祖孙三代从事核雕生产,“全靠这门手艺,我们把幸福生活‘握’在了手里。”目前,以别古庄镇为中心,方圆数十公里内已聚集起核雕企业2000多家,从业者达4万余人,年产值超60亿元。


现如今,“永清核雕”已占据中国核雕市场八成以上的份额,并出口至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渔民成“网红”,乡村变身“打卡地”

安新县邵庄子村位于白洋淀东北部,属于淀中村,交通不便,大部分村民以渔业为生。2017年雄安新区设立后,这里人气渐涨。

邵小贝是邵庄子村最早开直播的博主之一,每次在线,他都会“拼尽全力”向网友推介白洋淀的民俗风情,圈粉近万人,吸引了很多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的游客来到他的农家乐,“七、八月是旺季,这两年来的人越来越多,能挣五六万元,收入比以前多多了。”

富起来的不只邵小贝,现如今,村里的“网红”越来越多,小村庄成了旅游“打卡地”,游客络绎不绝,村民的日子都越过越红火。

网络主播邵小贝在做直播。

日子变了,观念也在跟着变。幼儿园成了村里最漂亮的地方、像呵护眼睛一样呵护白洋淀的碧波清水……在多家中央媒体发回的现场报道中,雄安新区正在燃起新希望。


>>“全家人在村办企业上班,都成了‘上班族’”

“米、面、油、菜都是村里发,全家人在村办企业上班,都成了‘上班族’,心里也没啥犯愁的事了。”主题采访中,武安市白沙村村民崔金兰夫妇把“幸福生活”写在了脸上。

40年前,武安市白沙村还是一个“吃水爬井坡,做饭烧柴禾”的穷村。几十年来,白沙村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发展越来越快。2019年村社会总收入达到20亿元,集体纯收入达到3.92亿元,实现了农村城镇化、农民职工化、生活福利化,村集体为村民实施的18项福利几乎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都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跟白沙村的村民聊天,“富而好礼”成为众多媒体记者对当地人的深刻印象。

>>山居戏乡,非遗“唱”出致富路

巍巍太行,戏韵楼上。提到武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炼钢冶铁,鲜有人知道武安也是戏曲之乡,尤其是在楼上村。

楼上村戏曲文化历史悠久,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安平调落子的主要传承地之一,村庄里有一个几十年没有间断的武安平调落子剧团,至今仍活跃在十里八乡。不仅如此,村里还配套建有平调落子戏曲博物馆、平调落子传习所、戏院、戏曲茶社、太行石画吧、平调落子酒坊等。

依托村内戏曲和村外旅游资源,武安市以“山居戏乡”为主题,采取“旅游+”“文化+”模式,打造了集游、购、娱于一体的精品戏曲小镇,让楼上村走出了一条特色致富路。在这里,人人都能唱两嗓子,常有游客被热情地大爷大娘请到家中吃饭,顺便再“品”两段平调落子戏。

>>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我在这承包了三个大棚,估算下来一年能挣10万多块钱,可比在外头打零工收入高多了,生活也更稳定。”阜平县现代食用菌核心园区承包户赵海明高兴地对记者说。

阜平县自2015年起强推食用菌产业,构建起“政府+企业+科研+金融+园区+农户”的六位一体发展模式。5年来,该县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覆盖140个行政村,栽培香菇、黑木耳、灵芝等特色菌菇7500多万棒,年产值近10亿元,直接带动农民增收3亿元,覆盖群众1.5万户。阜平“老乡菇”也走上了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市民餐桌。

干啥都得讲科学,奔小康也不例外。不信?你知道怎么给食用菌棒浇水吗?答疑解惑,看看让光明日报记者拍摄的现场小视频吧↓↓↓


虽然只有短短十几秒,但网友表示,看完后“奇怪的冷知识又增加了……”

>>128道工序种出“致富果”

种一颗苹果总共分几步?内丘县岗底村的答案是:128步。这是河北农业大学李保国教授生前研发的“独门秘籍”,即从整地到种植,从管理到采摘,从贮藏到销售,什么时候修剪打药、什么时候挖坑沉实,都有了规范化管理,确保种出的苹果个头匀称、色泽鲜亮。

2016年,果农杨增林第一个在岗底村注册了家庭农场,并起名“幺两帕”,取的就是128道苹果标准化生产工序的数字谐音。如今,杨增林50亩农场年产有机干鲜果7.5万公斤,年纯收入达30多万元。

像杨增林一样种下“致富果”,截至2019年,岗底村种植苹果3500亩,种植板栗、核桃等2000亩,年产果品2050万斤,全村人均年收入达4.5万元。

>>这里有一座可以观光的中药园

桔梗、连翘、黄苓、远志……这些中药材你否“只听说、没见过”?可对于去过内丘县“扁鹊药谷”的游客来说,它们却是合影留念的抢眼背景。

内丘县是扁鹊行医地,属浅山丘陵区,气候、土壤条件都适宜中药材生长,当地群众有种植药材的传统习惯。

近年来,产业园采用平整梯田、土壤置换、测土施肥等数十项技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2019年,又先后引进黄苓、远志、菊花、桔梗、连翘等30多种中草药,高标准打造集中药材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扁鹊药谷中药材花海种植基地。“我和中药合张影”成了当下晒照的新风尚。

>>红色旅游让日子“红红火火”

李家庄位于石家庄市平山县岗南镇,是中央统战部旧址所在地,被誉为“统战故里”“同心家园”。

近年来,李家庄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业,努力打造具有太行风情的红色旅游山村。谷永设曾是李家庄的贫困户,一家人在土里刨食吃,日子过得艰难。2016年,在“美丽乡村”打造过程中,老谷开起了农家院,生活有了大变化。“现在农家院能接待十多个人,赶上好的时候一周就能赚四五千,一年能赚四五万。再加上租出去的一个院一年三万五,以及流转出去的地租金,全年能赚十多万,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年过半百还能练瑜伽?小case

张家口市张北县玉狗梁村的妇女主任靳秀英不简单,61岁这年,她拿到了人社部职业资格考试中心认证的《瑜伽职业资格导师》。

年过半百的老农民,还能学会练瑜伽?靳秀英自己开始也不信,可是第一书记卢文震说:“能行”。为了一改因病返贫的旧面貌,也为了告别拉呱、搓麻的老日子,玉狗梁村的爷爷奶奶们开始挽起袖口裤腿、练起了瑜伽基本功,扫院子、拉风箱、晒衣服……把瑜伽融进生活,最后倒立、劈叉都不在话下。



看了爷爷奶奶的“真功夫”,网友直呼:“这也太厉害了吧!”“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你大妈永远是你大妈……”

>>别看只有拇指大,咱的土豆论个儿卖!

土豆还能论个卖?没错!在张家口德胜村徐学海家,土豆就是论个卖,而且还是只有拇指大的土豆。这小小的土豆,就是让徐学海家脱贫致富、收入翻倍的“金豆豆”。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北县德胜村,就坐在徐海成家的沙发上,一笔一笔给他算收入支出账。

当年徐海成因病致贫,现在,他包下了3个微型薯育种大棚,成了种植能手。以前徐学海种土豆在大田,论斤卖,一年一亩地也就收入1千元,现在种的是微型土豆种,论个卖。“这个土豆薯型好、市场好,一个4毛5,已经订出去了。”徐学海说,一个6分地的大棚一年能挣4、5万,“奔小康,咱的信心足着嘞。”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河北行南线记者团成员在结束5天采访后,上车准备返京。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河北行北线采访团记者在圆满结束采访任务后,与当地工作人员一起合影。

小康源自奋斗,小康点亮生活。

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更好的日子在后头!

(图文/综合自河北日报、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等 编辑/李嘉欢)

责任编辑:韩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