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崔雪琴:土布情怀

2020-08-28 05:17: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

土布情怀

——记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崔雪琴

正在纺线的崔雪琴。

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太行山脉是醒目的存在,她更是燕赵儿女精神风骨的象征。曾几何时,大山的封闭,使山里的百姓在时代节奏面前慢了节拍。如今,脱贫攻坚摘掉了一个个山区贫困县的帽子,让太行山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位于太行山脉中段东麓的赞皇县,是一座千年古县,境域内山峰雄奇,巨壑纵横。这里曾是革命老区,有着“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的美誉,但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赞皇一度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

如何摘掉“穷帽子”踏上振兴路,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要思考的事。

土生土长的赞皇人崔雪琴,将目光瞄向了传统土布,她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她要为攻克贫穷壁垒奉献自己的力量。那一方方朴素的土布,像她的人一样,以朴实无华的淡雅、熨帖,为当地乡亲带来幸福的希望。

他们靠双手创造了美好生活,也靠双手改变了贫困现状,走上富裕的道路,崔雪琴是他们的领路人。

走进原村土布博物馆,不由得被眼前所见惊叹,这里展出的所有服装、围巾、鞋子、床品、包包、茶杯垫、玩具,甚至墙上的字画,都是用手工纺线、手工织布,一根根纺出来,一梭梭织出来,一针针缝出来的。

印象中的土布是什么样子?似乎总是离不开一个“土”字,粗粗的纹理,硬硬的质地,颜色也无外乎那几种:白色、黑色、藏青色,谈不上什么花式,顶多织成大小方格吧。这些,都存在于岁月的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用它做衣做袜,粗布衫、大腰裤……“土”是土布的灵魂,它生于乡土,带着原始的味道。

可是原村土布博物馆的土布,却会颠覆你对土布的认知。你看,那做成睡衣的土布,那么轻薄,与皮肤接触,如羽毛般轻柔,让生存压力下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那做成时尚衣裙的土布,根据衣服的款式用不同的纹理织成,直线的、斜线的、波浪纹的,无论是粗犷还是娟秀,无不彰显国际范儿;那做成床品的土布,也一改过去的粗和硬,挺阔亲肤;那做成各种各样工艺品的土布,以布的纹理和品质,闪耀着动人的光彩……这样的土布并不“土”,它也可以如此细腻、温暖、闪亮、动人、有趣,它是和自然、和人类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它的传承会让你更加爱上它的前世今生。

而这样高大上的土布,竟然大多是由赞皇县的妇女们纺线织布手工做出来的!他们靠双手创造了美好生活,也靠双手改变了贫困现状,走上富裕的道路,崔雪琴是他们的领路人。

年近六旬的崔雪琴,是乡亲们眼中的“能人”。她干事总是风风火火,用她自己的话说,有一股“倔”劲儿。只要是她想做的,再难再累都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

和土布的缘分,得追溯到崔雪琴的姥姥那辈。

崔雪琴的姥姥王红玉是抗战时期的村妇救会主任,她一天能织三尺布,是三里五乡的纺织能手,获得过县里大生产表彰会的“织布状元”称号。姥姥还是支前模范,用所织的布为八路军做军鞋军衣。姥姥还手把手教给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织花布,用织出的土布换来小米、玉米等粮食。那时,别村的人都饿肚子,唯有姥姥村的人却能维持一家温饱。

崔雪琴的母亲秦喜辰自小受母亲影响,不仅学会了纺花织布,更学会了裁剪衣服,不但本村,就连邻村的人也经常来找她裁衣服,她从不说二话,也从没收过一分钱。

母亲经常跟崔雪琴说:“得把你姥姥的手艺传下去啊,丢了可惜。”

那时,年轻的崔雪琴正满怀壮志,她要外出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母亲的话,从没放在心上。

2005年,44岁的崔雪琴在石家庄市的服装生意失败,心力交瘁地回到了老家。一连十几天,她躺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母亲知道女儿这是遭了难处了,语重心长地跟她说:“闺女啊,不行就回来吧,你看咱村里这么多妇女老人都没事干,天天坐在家里受穷,你回来带着大家一起干,纺花织布,把你姥姥的手艺传下去。”

崔雪琴这次动了心,是啊,我从小的理想不就是要开大工厂,给乡亲们发工资,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吗。让他们不受资金、场地的限制,不出家门就能挣上钱,做土布不是最好的营生吗?

崔雪琴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瞬间满血复活,迫不及待地要去实施她崭新的创业计划!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