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崔雪琴:土布情怀

2020-08-28 05:17:0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

土布情怀

——记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创始人崔雪琴

正在纺线的崔雪琴。

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太行山脉是醒目的存在,她更是燕赵儿女精神风骨的象征。曾几何时,大山的封闭,使山里的百姓在时代节奏面前慢了节拍。如今,脱贫攻坚摘掉了一个个山区贫困县的帽子,让太行山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位于太行山脉中段东麓的赞皇县,是一座千年古县,境域内山峰雄奇,巨壑纵横。这里曾是革命老区,有着“冀西十三县,赞皇是模范”的美誉,但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赞皇一度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

如何摘掉“穷帽子”踏上振兴路,不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每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要思考的事。

土生土长的赞皇人崔雪琴,将目光瞄向了传统土布,她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她要为攻克贫穷壁垒奉献自己的力量。那一方方朴素的土布,像她的人一样,以朴实无华的淡雅、熨帖,为当地乡亲带来幸福的希望。

他们靠双手创造了美好生活,也靠双手改变了贫困现状,走上富裕的道路,崔雪琴是他们的领路人。

走进原村土布博物馆,不由得被眼前所见惊叹,这里展出的所有服装、围巾、鞋子、床品、包包、茶杯垫、玩具,甚至墙上的字画,都是用手工纺线、手工织布,一根根纺出来,一梭梭织出来,一针针缝出来的。

印象中的土布是什么样子?似乎总是离不开一个“土”字,粗粗的纹理,硬硬的质地,颜色也无外乎那几种:白色、黑色、藏青色,谈不上什么花式,顶多织成大小方格吧。这些,都存在于岁月的记忆中。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用它做衣做袜,粗布衫、大腰裤……“土”是土布的灵魂,它生于乡土,带着原始的味道。

可是原村土布博物馆的土布,却会颠覆你对土布的认知。你看,那做成睡衣的土布,那么轻薄,与皮肤接触,如羽毛般轻柔,让生存压力下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那做成时尚衣裙的土布,根据衣服的款式用不同的纹理织成,直线的、斜线的、波浪纹的,无论是粗犷还是娟秀,无不彰显国际范儿;那做成床品的土布,也一改过去的粗和硬,挺阔亲肤;那做成各种各样工艺品的土布,以布的纹理和品质,闪耀着动人的光彩……这样的土布并不“土”,它也可以如此细腻、温暖、闪亮、动人、有趣,它是和自然、和人类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它的传承会让你更加爱上它的前世今生。

而这样高大上的土布,竟然大多是由赞皇县的妇女们纺线织布手工做出来的!他们靠双手创造了美好生活,也靠双手改变了贫困现状,走上富裕的道路,崔雪琴是他们的领路人。

年近六旬的崔雪琴,是乡亲们眼中的“能人”。她干事总是风风火火,用她自己的话说,有一股“倔”劲儿。只要是她想做的,再难再累都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

和土布的缘分,得追溯到崔雪琴的姥姥那辈。

崔雪琴的姥姥王红玉是抗战时期的村妇救会主任,她一天能织三尺布,是三里五乡的纺织能手,获得过县里大生产表彰会的“织布状元”称号。姥姥还是支前模范,用所织的布为八路军做军鞋军衣。姥姥还手把手教给村里的大姑娘、小媳妇织花布,用织出的土布换来小米、玉米等粮食。那时,别村的人都饿肚子,唯有姥姥村的人却能维持一家温饱。

崔雪琴的母亲秦喜辰自小受母亲影响,不仅学会了纺花织布,更学会了裁剪衣服,不但本村,就连邻村的人也经常来找她裁衣服,她从不说二话,也从没收过一分钱。

母亲经常跟崔雪琴说:“得把你姥姥的手艺传下去啊,丢了可惜。”

那时,年轻的崔雪琴正满怀壮志,她要外出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母亲的话,从没放在心上。

2005年,44岁的崔雪琴在石家庄市的服装生意失败,心力交瘁地回到了老家。一连十几天,她躺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母亲知道女儿这是遭了难处了,语重心长地跟她说:“闺女啊,不行就回来吧,你看咱村里这么多妇女老人都没事干,天天坐在家里受穷,你回来带着大家一起干,纺花织布,把你姥姥的手艺传下去。”

崔雪琴这次动了心,是啊,我从小的理想不就是要开大工厂,给乡亲们发工资,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吗。让他们不受资金、场地的限制,不出家门就能挣上钱,做土布不是最好的营生吗?

崔雪琴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瞬间满血复活,迫不及待地要去实施她崭新的创业计划!

种种考验,换作一般人也许早就打了退堂鼓,可崔雪琴不,她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坚持,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

……

我国古诗文中记录了多少古代妇女昼夜纺花织布的情景,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也记载“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中国几千年来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

农耕文化是我国农业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代代相传,不断发扬光大。崔雪琴找准了路,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爱人不支持,朋友们不看好,但她决定了的事,十头骡子八匹马都拉不回来。

创业谈何容易,钱从哪来?纺车、织布机从哪来?市场该怎么做?这些都是摆在她面前的现实问题。

崔雪琴决定先去考察学习。她先去图书馆查找资料,去网上搜索,只要听说哪里有制作土布的,就立即动身奔赴哪里。她就像一块“海绵”,一头扎进纺线织布的世界,不断吸取养分、学习提升。

没有纺车、织布机,她骑着自行车,踏遍赞皇县和元氏县的几十个村落,挨家挨户打听。这些多年不用的老物件要么没了,要么坏了,要找到真难啊!费了老大劲才收购来7架手摇纺车、5台木结构织布机。

纺车上需要一个叫锭子的配件,崔雪琴打听到邢台市柏乡县一个村有人会做,当即去找。好容易才找到,人家却说早就不干这个了,任她百般恳求都不肯做。

那天正是寒冬十一月的一天,刚好是她的生日。那天的雾好大啊!她在浓雾和寒风中一天水米未进,患上了重感冒,发起高烧。刚出那人家门,就一头晕倒在地。一个过路人扶她起来,她在路边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劲儿来。

后来,崔雪琴又接连找了7个县,都没找到能做这个活儿的人。

种种考验,换作一般人也许早就打了退堂鼓,可崔雪琴不,她相信事在人为,只要坚持,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她在村里找了个闲置了几十年的锭子作为样本,请来工匠加工仿作,终于解决了锭子的问题。

请工匠进行翻修的同时,崔雪琴也将织布机进行了改良。她以老式织机、纺车为模子,反复试验,创新制造出钢木结合的纺车,解决了纺线的问题。

要开始纺花织布了,村里有5位奶奶、大娘主动上门,她们被这闺女的执着劲头折服了。

“吱吱呀呀”的纺车摇起来了,雪白的棉团随着纺车的“哼唱”声抻出长长的细线,旋转的“穗子”丰满起来了,鼓胀成一个个大“陀螺”;“咣当咣当”的织布机织起来了,梭子像一尾鱼在细细密密的经线间左右穿梭,编织成一方带着温度的土布。

定缯、浆洗、固色、展布……第一批布的成品出来了!

当年已77岁的老母亲亲自上阵剪裁,做成了第一件有盘扣的中式服装。

给产品起什么名字呢?崔雪琴想到用“原村土布”这个名字。“原村”并不是个村名,崔雪琴用它泛指赞皇县所有纺织棉布的村庄,同时也寓意着用原始工艺生产“原汁原味”的土布及其土布产品。

崔雪琴借钱注册了商标,借钱在石家庄租了个12平方米的小门脸,装修成茅屋草舍的样子,很是吸引顾客,第一天就卖出了8件产品。

崔雪琴迈出了成功的一步,她却在谋划着更大的发展。

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做这件事也就值得了!

为了更好地传承手艺,带领乡亲们致富,2007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崔雪琴成立了河北省首家农村妇女专业合作社——赞皇原村土布专业合作社。

崔雪琴把合作社的地址选在赞皇县口头村,那是一个废弃的四合院。刚开始,村里人不理解,她刚装修好的房子,一夜间就被人把玻璃给砸了。

崔雪琴不急不恼,她拎上烧鸡和啤酒找上反对者的门,耐心做工作。为了向村里人证明自己为民办事的信心,她还把自己的户口从石家庄市里迁到了口头村,这下乡亲们信她了。

合作社成立了,三乡五里的农民纷纷找上门来。用工人数也增多了,上到80多岁的老奶奶,下到20多岁的大姑娘小媳妇,参与者众多。崔雪琴对她们进行义务培训,保证每人都能熟练上岗。

对于老百姓,崔雪琴深怀感情,她说:“无论什么时候,决不能让老百姓吃一点亏。”

村民安英菊70多岁了,她老伴患有腰椎病,不能干活,两人没有任何收入。崔雪琴让安英菊在合作社织布挣钱,又安排她老伴给合作社看门挣工资。老两口每个月有了三四千元的收入,不但药费、生活费有着落了,还能经常给孙子钱。有了收入,安英菊打心眼儿里感谢崔雪琴,“要不是雪琴帮我们,让我们自食其力,我们哪有今天的好日子啊!”

郭群祥是合作社中会纺花织布的唯一男性。他本是一名癌症患者,妻子患有哮喘病,家里穷得叮当响,没钱治病曾让这个家庭陷入绝望。崔雪琴听说后,让他来合作社织布。劳动锻炼让郭群祥身上有了力气,挣上钱也能治病了,心里别提多敞亮。再去医院复查,医生告诉郭群祥,病魔奇迹般消失了。在合作社里干了十几年的郭群祥,从纺花到织布的72道工序,哪道都会干,哪道都干得好。

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过去,村子里的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都是无收入者。土布专业合作社让他们不出家门就能挣上钱,人们的心气顺了,口舌是非少了,家庭也和谐了。

有时候崔雪琴走在街上,就会有加入合作社的妇女过来热情地拉住她的手,跟她说心里话:“雪琴啊,我现在能吃上鸡蛋,也能吃上肉了,日子可舒心哩!”

听到村民朴实的话语,看到生活的变化,崔雪琴内心充满了欣慰。是啊,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做这件事也就值得了!

巍巍太行,昂扬着新姿,她不再是贫穷的壁垒,她正挺起脊梁,蓬蓬勃勃地迎接着这个崭新的时代!

崔雪琴常常在思考,中央倡导将非遗和扶贫结合起来,推进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原村土布作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责任持续扩大覆盖范围和覆盖人群,帮助更多的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百般思考,她认为土布事业要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在前人的智慧中融入创新理念,赋予它们新的时代意义,加上合适的营销手段,才能够实现脱贫的永久造血功能。

为了在土布色彩上创新,崔雪琴远赴新疆,买来彩棉种子,免费发放给乡亲们种植,从种子下地到棉花采摘,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红的、黄的、绿的、棕的,彩棉天然的颜色古朴典雅,自然天成。

她还别出心裁地到山上去采摘各种植物的叶子,加工成颜料。如今,原村土布已经有了自行提炼的植物高环保染料,彩棉产品也开发出数百种花色,能从22种彩线中变幻出1990多种绚丽多彩的图案。

在产品设计上创新,崔雪琴和武汉纺织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杭州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土布研发工作室,每年都出新项目,每年至少研发5到10款新产品。传统的土布幅面只有35厘米宽,她却通过创新将幅面提升到50厘米宽,还将实现70厘米宽。幅面加宽,可以减少布匹之间的接头,也降低了成本。

为了在服装款式上创新,她高薪聘请服装设计师。2017年,原村土布服饰亮相意大利高档成衣展览会,高端大气的服装引起多位国际时尚设计大师的关注与赞许。原村土布登上了世界舞台,外地客商纷纷前来团购,产品不仅打开了国内市场,还远销至欧美和韩国。

崔雪琴为土布的未来创新。2015年,她参与了省质监局组织的河北省手工土布面料地方生产标准起草制定,涵盖纺线、浆线、织布三大工序的72个环节。这不仅在河北乃至在全国,都是一件破天荒的事,对土布行业发展起到了指导作用。

崔雪琴无时无刻不在创新着、奋斗着。十几年的努力,原村土布已发展为集手工土布生产、加工、研发、销售、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多元化组织。

去年6月,崔雪琴建立了赞皇县太行原村扶贫文化产业园暨原村非遗文化产业园,产业园区里不仅有原村土布酒店、原村土布非遗博物馆,同时还有扶贫就业工坊等,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打造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于一体的现代生态观光、文化传播、健康养老、非遗体验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以此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带动周围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2019年,赞皇县摘掉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喜人的脱贫攻坚成果中,包含着众多像崔雪琴一样有社会担当之士的默默奋斗。

巍巍太行,昂扬着新姿,她不再是贫穷的壁垒,她正挺起脊梁,蓬蓬勃勃地迎接着这个崭新的时代!(杨辉素)

图片由崔雪琴提供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