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全长43公里!河北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基本完工

2020-08-31 20:17:32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图为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深泽段溢流堰。河北日报记者吴培源摄

河北新闻网8月31日讯(河北日报记者吴培源)今天,从河北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指挥部获悉,全长43公里的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施工已基本完成,如今正在进行绿化养护和细节整理,为“十一”一期、二期工程全线85公里向市民全面开放做好准备。

滹沱河是石家庄的母亲河,孕育了灿烂文明,见证着两岸繁华。但上世纪七十年代,滹沱河常年断流、植被稀少、黄沙裸露、砂坑遍布,生态环境日渐脆弱。为彻底改善滹沱河生态环境,让母亲河重新焕发活力,石家庄实施了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

图为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无极段的滹波剪影生态节点。河北日报记者吴培源摄

截至2019年年底,滹沱河生态修复一期工程顺利建成,完成了中华大街至藁城城区东全长42公里的生态修复,极大的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品味,得到了广大市民的认可和赞誉。在此基础上,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建设启动,对藁城城区东至深泽县界段全长43公里的滹沱河进行生态修复。

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位于一期工程下游,西起藁城城区东,东至深泽与安平县界,全长43公里,概算总投资34.68亿元。工程整体与一期工程相互衔接、风格相承,以“小水大绿、会呼吸的河流”为设计理念,秉承“让自然做功”的理念,以“一河、两路、三湖、八景”为总体布局,主要是对全长44.8公里的河槽进行疏浚和岸坡防护,使其达到10年一遇行洪标准;新建2处溢流堰和28道增渗浅堰,打造溪流区和生态湖区,形成水面467.54公顷;在主河槽内进行地被绿化种植,在主河槽外100-150米范围栽植兼顾景观性、长效性和经济性的经济作物,形成农业产业引导区,并新建一级滨河景观路106.3公里和20座景观驿站,营造花田草海、水上草原、大地景观、乡野田园的大河风貌。

自工程开工以来,石家庄组建领导小组,科学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组织开展“决战七月保节点”“全力冲刺20天,打好收尾攻坚战”及“工程质量回头看”等活动,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工程建设。

图为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晋州段的一级景观路。河北日报记者吴培源摄

经过6个多月的昼夜奋战、强力攻坚,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全长44.8公里的主河槽疏浚及岸坡防护已全部完成,达到10年一遇行洪标准,提高了沿线行洪能力;水生态修复工程完成2处溢流堰和28道增渗浅堰建设,形成了兴安湖、太极湖和深泽湖三大生态湖区与多溪流串联的河流,并于5月底实现了全线通水,形成水面467.5公顷,吸引了白鹭等多种野生鸟类在此繁衍生息;生态绿化和道路工程完成了主河槽内地被植物种植,主河槽外100-150米绿化种植已全部完成,累计完成绿化种植2700余万平方米,栽植乔木2.2万株,全长106公里一级景观路已全线贯通,沿线20个景观驿站和唐襟风清、滹波剪影等8个生态节点已全部完成,“一河、三湖、两路、八景”的生态结构已基本形成。

截至目前,滹沱河生态修复二期工程施工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绿化养护和细节整理,为“十一”一期、二期工程全线85公里向市民全面开放做好准备。滹沱河沿线已经初具景观效果,形成了与一期相承接的水面与景色,主河槽内溪流与湖面相串联、相交替,溪流两侧水生植物、地被草种正在萌发新芽,溪流草海、水上草原景观效果逐步显现;主槽外农业产业引导区内油菜花、向日葵等兼顾长效性、景观性和经济效益的经济作物已显现良好的景观效果,农田、花田、道路相互呼应,乡野田园、大地景观风貌正在逐渐形成;实现了“防洪能力显著提升、水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有效恢复”的预期目标。为沿线两岸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现代省会、经济强市”注入新的活力。

责任编辑:张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