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根除形式主义屡治屡犯的毛病

2020-09-03 05:18:3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疲于应付各种资料和报表,不能静下心来干事;文山会海反弹,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考核跑偏,基层干部叫苦连连;从“称体重点餐”到适量点餐纳入服务员月度考核,各地形成一股“攀比式节约风”……人民网记者深入基层调研发现,在部分地区,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有所“回潮”,个别老问题出现反弹,一些新表现悄悄冒头,甚至出现“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与中央“为基层减负”的要求背道而驰。(据人民网9月1日报道)

无论老问题还是新表现,各种形式主义的共性是务虚不务实,大搞假大空,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许多基层干部在文山会海、填表留痕中分身乏术,没有时间和精力到基层调研,也消磨了干事业的热情。由此衍生出的“靠开会显重视,以材料论英雄”的考核潜规则,更是极大地挫伤了人们下基层、干实事的积极性,妨碍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形式主义为什么屡治屡犯、难以一举根除,还会反弹回潮?一个重要原因是工作方法上的官僚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基层的形式主义,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上面有官僚主义的要求,下面就会有形式主义的应对。

有的政策设计不科学,决策不符合基层实际,该在上级部门协调的事情没有协调好,布置脱离实际、难以完成的任务,基层只能应付了事。有的督查检查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安排工作“以我为主”,“压哨”通知,基层干部只能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在堆材料、忙报表上。也有不少“下级”习惯于对上级的要求机械地执行落实,照本宣科,既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和本领域工作特点,也不讲求提升效率,结果说起形式主义“深恶痛绝”,自己却又“深陷其中”。

形式主义的产生,既有思想、态度原因,也有机制、方法因素。这就需要从思想认识、利益根源和体制机制上来破解,在工作作风、领导方法和治理机制上持续优化。比如,根据工作需要和基层实际,科学设置检查考核指标体系,不搞“纸上论英雄”,减少对痕迹、材料的检查考核,树立起崇尚实绩、鼓励实干的鲜明导向,引导干部把精力和心思用在扎扎实实干工作上。比如,加强对检查考核的统筹规范,严控频次和总量,最大限度地避免因“突击检查”“临时动议”造成的检查考核频率过高、偏多偏滥现象,内容相近的检查考核能合并的就合并,能减少的就减少,力争做到少而精、少而准,最大限度减少无谓重复劳动。比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手段,简化检查考核程序和环节,提高检查考核的时效性和精准度,提高检查考核效率,最大限度减轻各种检查考核给干部造成的负担。

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坚持标本兼治、久久为功,用钉钉子精神驰而不息治顽疾,才能根除形式主义屡治屡犯的毛病,让基层干部体验到减负的获得感,激发出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气神。(周丹平)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