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北阜城:十万亩酿酒高粱映“红”脱贫路

2020-09-10 14:58: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阜城:十万亩酿酒高粱映“红”脱贫路

中国·阜城第三届农民丰收节暨红高粱文化节9月15日举行

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工作人员检查高粱品质。 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内进行高粱整理作业。 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内进行高粱烘干。

红高粱,高粱红,高粱红了喜盈盈!衡水市阜城县10万亩高粱迎来丰收季,高粱红了半边天,也映红了农民的致富梦。联合收割机穿梭于红色的海洋中,一片繁忙热闹的景象。

为充分展示农村发展的巨大成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光明前景,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脱贫攻坚,9月15日,以“高粱正红,阜城正丰”为主题的中国·阜城第三届农民丰收节暨红高粱文化节将在千年古县——阜城县隆重举行。本届高粱文化节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充分展示农民喜迎丰收的景象,展示推介阜城县特有的优质农产品以及红高粱产业特色发展。

1

高粱产业拓宽农户脱贫路

近年来,阜城县加快发展现代化特色高效农业,从2016年开始,全县以阜星科技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推广高粱种植,以产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阜星园区精心选择了高产抗旱的酿酒专用糯高粱——冀酿2号,实行“小农户+大基地、小规模+大群体”的路子。2016年,在崔家庙镇开始试种,第一批种植面积6000亩。

然而,一开始农民并不认可,甚至还有人“唱对台戏”。

“种了这么多年麦子、玉米,突然让种高粱,种出来能卖得了吗?”甚至有农户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为了让农户们种上高粱种,园区工作人员和镇、村干部反复入户做工作,一再向群众解释,现在推广的高粱是酿酒高粱,和过去的高粱不一样,而且政府已经帮忙找好了销路,种出来就不愁卖。播种后,镇、村干部分别到地里蹲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保住了新播种的幼苗。

经过一年的试种,农户们发现,高粱从种到收都有技术人员提供指导,管理起来省心省力。到了秋天,沉甸甸的高粱穗压弯了枝杆,也映红了农民的笑脸。

“一亩地能产1300斤,机械收割后直接拉到阜星园区收购,算一下账,种一亩高粱,比种玉米能多挣400块钱,管理起来还简单,这下心服口服了,以后就响应政府号召种高粱啦!”农民尝到了甜头,打消了以往的顾虑,很多人看到种植高粱收益高,第二年主动要求种植。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阜城高粱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覆盖8个乡镇、200余个村、1.1万余户农户。今年高粱的收购价格平均在每斤1.2元,亩收益最高可达1500元左右,收益水平高于传统的玉米种植。

除此之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根据每户高粱种植规模的大小,县扶贫办在阜星园区以每户5000元至10000元不等的扶贫资金入股,园区每年按照9%的比例予以分红。就这样,靠着高粱种植,全县共带动5000余名贫困人口顺利脱贫,红高粱产业已成为阜城县的扶贫支柱产业。

2

“六位一体、八统一分”,农户得实惠才是硬道理

阜城如此大规模地发展高粱种植,还与农户签订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合同,底气何来?这信心源于阜城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论证和调研。

在推广高粱种植之初,阜城县委、县政府就与当地的龙头企业和知名酿酒企业进行了多次对接,瞄准酿酒用红高粱市场缺口,并请专家对土质进行分析化验,确定了结构调整、规模种植的思路。

阜城县采取“六位一体、八统一分”经营模式,实现了现代农业发展与农户分散经营的有机结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六位一体”即政府、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银行金融机构、农业科研机构、农户,把这六方面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共同推动农业增收,农民致富。

“八统一分”则是统一优良品种,确保了种植作物的产量、质量;统一测土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统一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淡水资源;统一病虫害防治,推广生物治虫技术,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统一技术指导,由科研机构派专家对农户进行指导、培训,更科学高效地种田;统一收获,龙头企业出资购买,大型机械,统一收割;统一品牌标识,强化农产品的品牌价值,提升形象;统一销售,由龙头企业牵头对园区农产品进行整合,统一面向市场销售,争取效益最大化。“一分”指的是分户管理,分户收益。土地的承包经营权仍属于农户,园区负责经营服务管理,调动农户生产积极性。这种模式既明确了土地的权属,确保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又解决了园区流转土地、雇工资金的压力。可谓一举两得。

在“六位一体、八统一分”模式下,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普通农户。“孩子们出去打工挣钱,我们老两口在地里转转,看有没有病虫害,发现问题拿起手机给技术员打个电话,剩下的事就甭管了。收割时,全部机械化。农户把高粱统一卖给益彰公司,高粱入库,手里数钱,都是现金交易。省力、省心、收入高。真没想到,溜达着就把地种了。”高粱种植户曹根瑞老人笑着说。

3

旅游—文化—品牌,红高粱走出发展新路

为扩大阜城县酿酒高粱的产业影响力,形成品牌效应,从2018年开始,阜城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积极探索“文旅农融合发展”新路,连续举办中国·阜城农民丰收节暨红高粱文化节。

红高粱文化节主会场设在高粱种植区,一眼望不到头的红高粱让游客感到震撼,航拍画面更显壮观。文艺汇演、农民欢乐运动会、红高粱剪纸作品展、传统手工艺体验、农特产品展示、阜城历史文化及旅游展示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在红高粱文化节上一一亮相,热闹非凡。红高粱文化节突出文旅色彩,将文化、旅游与农业更加深入地融合在一起,现场展示的高粱深加工食品、高粱秸秆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以阜城高粱为原材料酿造而成的贵州茅台系列酒和本地高粱酒,吸引了大批游客品尝、购买。如今,红高粱文化节已经成为阜城的一个特色节日,既提高了阜城的知名度,也为阜城红高粱在全国打响品牌奠定了基础,擦亮了阜城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利用红高粱文化节这个大平台,阜城本地的特色产品尤其是农产品获得了更多的“曝光率”,让外界更加了解阜城、了解高粱产业。“贵州、四川的几家知名酒厂早就打过多次电话,要求收购红高粱。一听说是咱阜城的红高粱,厂家都抢着要,冀酿2号红高粱已经名震市场!”阜星园区负责人殷三强自豪地说。每到秋收时节,国内多家酒企纷至沓来,贴着“阜星”商标的红高粱不愁卖,阜城的品牌农产品名声在外,也进一步确保了农户的收益。

一株株红高粱照亮了农民的笑脸,也映红了阜城产业扶贫的康庄大道,为全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靠着高粱产业,一批批农民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像高粱般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4

做强特色,推动扶贫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阜城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之策,不断壮大特色产业,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特色产业扶贫之路,实现了扶贫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坚持把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与扶贫产业发展有机融合,着力优化特色产业发展布局,为实现全面小康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一是从大处着眼。阜城县坚持高站位、长眼光、宽视野,立足京津冀和广东、贵州等农产品市场需求,以现代都市型农业为方向,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为抓手,按照“一减四增”要求,着力压减籽粒玉米等低效农作物,发展市场前景好、产出效益高、扶贫能力强的特色农产品,切实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水平。二是从小处着手。阜城县立足县域实际,制定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扶贫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坚持“一乡一业”,因地制宜、因乡施策,打造了漫河西瓜、崔庙高粱、霞口鸭梨、码头瓜菜等十大特色产业聚集区,形成了“三主六辅”(以西瓜、高粱和优质果品为主,以非转基因大豆、花生、红薯、谷子、优质蔬菜和辣椒为辅)特色产业体系。目前,全县发展高粱10万亩、优质设施瓜菜10万亩、特色果品10万亩、其他特色产业10万亩,农民亩均增收1167元,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带动3248户贫困户增收。阜星高粱种植区被认定为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三是从实处着力。阜城县财政每年列支300万元,对种植面积10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给予每亩30元补贴,对乡镇给予每亩30元经费奖励,有效调动了经营主体和乡镇规模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2019年,在全省乡村振兴推进大会上,阜城县就调整农业结构、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作了典型发言。

带动贫困群众精准受益。为解决贫困群众种植难、管理难、销售难等问题,实现增收致富,阜城县探索创新三种扶贫机制。一是“六位一体、八统一分”扶贫机制,以阜星现代科技农业园区为代表,今年带动104个村发展优质高粱10万亩,535户贫困户种植高粱2668亩,亩均增收500元。该园区先后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精品园区、省扶贫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2019年,创新机制推动小高粱变身扶贫大产业的经验做法被省农业农村厅作为26个产业扶贫典型经验在全省推广。二是“一张订单保底、一卡通惠农、一体化管理共赢”的“三个一”扶贫机制,以云农芳香现代农业园区为代表,该园区种植辣椒、玫瑰等8700多亩,先后有1800余户农户与园区签订合同,带动185户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户均增收5000元。王集乡张家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占强依靠园区,年人均收入上万元。该园区先后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精品园区、省扶贫基金理事单位和省扶贫龙头企业。三是农户土地入股扶贫机制,以富源合作社为代表,通过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集中经营的方式,带动1600户农户发展特色产业1.2万亩,115户贫困户实现了入股分红,户均增收2000元。

提升扶贫产业发展质量。充分发挥科技在产业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一是创新合作模式。阜城县与中国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农林科学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全省首创“五个一”院县合作模式(培育一个特色产业、选聘一名首席专家、选配一个服务团队、打造一个示范基地、壮大一个龙头企业),创建国家级星创天地1家,省级星创天地2家,省级科技孵化器1家,先后推广先进种植技术18项,实施农业科技转化13项。二是大力推进绿色种植。阜城县在全域推广“节药、节肥、节水”绿色种植模式,在高粱上实施赤眼蜂防治螟虫,在西瓜上采取蜜蜂授粉等生物防治技术,在谷子上推行旱作雨养模式,在梨果上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特色农产品的含“绿”量进一步提高。三是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阜城县制定市级以上标准6项,组织指导生产经营主体制定生产操作规程,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5%以上。健全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和可追溯体系,特色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100%,被评为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四是积极打造特色品牌。全县共注册“阜星”“德隆双星”“美白伊人”等品牌19个,“漫河西瓜”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连续十年评为“河北省名优农产品”,漫河镇被确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霞口镇刘老人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扶贫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打通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阜城县把销售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积极创新产销对接模式,切实减少从田间到餐桌的中间环节,有效提高了农业产出效益。2019年,在全省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工作会议上,就产销衔接的经验做法作了典型发言。一是搭平台。阜城县连续多年举办“梨花节”“西瓜节”和“红高粱节”,吸引大量客商签订采购协议,让阜城的特色农产品享誉南北。北京鹏程万达果品公司在2019年中国·阜城第九届漫河西瓜节上与该县签订西甜瓜采购协议,年销售西甜瓜达10万吨。二是扩销路。阜城县积极与北京、广东、四川、贵州等地进行对接,组织参加廊交会、农交会等农产品交易会,年采购特色农产品15万吨以上。同时,积极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建设了北京·中华老字号食品产业园,引进了王致和、东来顺、稻香村等一批中华老字号食品企业落户该县,有效拓宽了本地农产品销售渠道。三是建网络。阜城县利用“阜城县供销易购”电商平台,通过县电子商务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实现统仓、统配,降低了配送成本,提高了配送效率。相继开通了淘宝、京东、微店、扶贫832等多个电商平台,年销售农产品3800余万元。与京东金融集团开展合作,设立了全国首家京东金融扶贫小站,“百年老梨”等50多种特色农产品实现网上销售,年销售额达6000多万元。积极开展县领导直播带货活动,广泛宣传推介阜城名优农产品,活动期间平台点击量达200万次,合计网销额100余万元。

(文/图:苗凤强)

责任编辑:韩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