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流失十五载文物何以两登拍卖场

2020-09-25 06:38:2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9月10日,广东崇正拍卖有限公司发布声明,对13日开拍的“古逸清芬·信札古籍文献”专场图录号为731—776号的拍品予以撤拍。9月13日,四川省图书馆发布相关说明,确认这批拍品系2004年12月13日失窃案被盗文献。连日来,人民网、澎湃新闻等均予以报道。

至此,拍品《鱼雁集》信札基本确定是失窃的珍贵馆藏文献。失窃馆藏品竟堂而皇之亮相于拍卖场,于15年内险些被拍卖两次,令人深感震惊和荒谬。目前,这批拍品已由公安机关暂扣。

《鱼雁集》,系西南名儒林思进将黄宾虹、谢无量、陈宝琛、廖平等76位名人写给他的200多通信札汇编而成,是极难得的近代史研究材料。第一次被拍卖是在2005年,距失窃仅数月,竟未发现系失窃馆藏。而据相关报道,迄今(截至2020年9月13日)在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也无相关失窃信息。两次拍卖前,拍卖行是否对拍品来源进行判断查验,也被质疑。

疑问众多,而最为人们深忧的还是馆藏文物的被盗和流失问题。

泱泱中国,地大物博,留存下来的青铜器、陶器、饰品、玉器、刻本、书画、文献、手稿等珍贵文物体量浩瀚。由于地域差别、重视程度不同,各地的博物馆、图书馆等受软硬件、人力、资金及管理观念等制约,大量馆藏仍沉睡于库房中,游客无缘谋面。

“养在深闺人未识”,当然是一种文化冷遇、价值蒙尘,但至少还藏在闺中,就不失为一种寄托,也是文化软实力的底气,未来则敢挺起腰板。怕的是稀里糊涂地不见了踪影。

这样的事儿,恐非个例。如何守住文物安全之门?首先,要全面清点、登记造册,留一份馆藏“铁录”。这项工作已进行多年,目前来看,还得继续。搞不清家底,是最大的不安全。所以,别怕麻烦,保有一份历史责任心、以工匠精神来做好普查登记,为子孙后代记录下最详实、最准确、经得起考验的清单。

其次,要严把门户,要定下文物进出监管“铁律”。科技发展到今天,全方位监控、记录,已非难事。可通过科学手段,建立完善藏品安全监管机制,修订完善落实科学规范的藏品管理制度。一句话,馆藏面前一视同仁,无论什么来头,必须予以最严格的进出标记,“无第三人”不得擅启。

此外,要加快馆藏文物的全方位数字化采集。无论是为了留下永久的、最详尽的原始资料,还是为了方便人们欣赏,数字化技术在馆藏安全领域怎么重视都不为过。万一出现不可预知的危险,数字化采集至少保障其不会彻底“形销”于历史云烟中。

最后,还要学法懂法、尊重常识,恪守安全红线。多学学文物保护法、拍卖法等,尊重法律常识。比如,国有文物不能拍卖,这是基本常识。民间曾有一则笑话流传,称某一地方领导发问,“没有文物保护经费,咋不卖几个陶俑啊?”

安全,从来不只是一道门的问题。此次馆藏文献被堂而皇之地拍卖,诸多细节疑问,尚待回应,而值得警醒反思之处更多。见微知著,当前各文物主管部门要警钟长鸣。文物安全,关乎文脉传承、文化发展和文明构建。庆幸的是,目前警方已介入,更多细节正在调查。真诚希望,此等荒谬之事莫再重演。(龚正龙)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