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聚焦第七个国家扶贫日|河北:在收获的田野上

2020-10-18 05:59:53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10月17日刘面焕村3名农民主播在直播间直播带货。河北日报记者李佳泽摄

直播带货,贫困村大换“面”

——尚义县刘面焕村见闻

□河北日报记者 王雪威

“老铁们,这是我们村‘溜达鸡’产的土鸡蛋,土鸡都是自家养的,不喂饲料的,那肉好吃着呢……”10月17日8时40分,尚义县三工地镇刘面焕村文化活动室三农电商直播间,村农民直播团的三位主播张旭、李秀梅、贾培兰,微笑面对手机,通过抖音短视频平台向天南海北的网友推介村里的土特产。

张旭告诉记者,2014年,刘面焕村还是深度贫困村,年人均收入只有2700元。在省公安厅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依托尚义县列入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机遇,积极探索扶贫产业发展新模式,从2019年初开始,全力打造“刘面焕电商直播村”。

尚义县农业基础较好,但由于交通不便、开发晚,农副产品只能低价出售,扶贫工作队就指导主播们直播带货。“一开始我们以为是闹着玩,不可能有人买。”主播贾培兰笑着说,直到2019年7月,主播文素芳在网上卖出了5公斤莜面,成为全村直播带货成功第一单,才让大家的想法和观念发生了改变。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刘面焕村依托蔬菜产业园区和蔬菜恒温库,成立了尚义焕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文化活动室设置农产品集中包装点,打造农产品品牌。同时与邮政、京东等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形成了集生产、储存、初加工、销售、物流产业链全覆盖的农村电商模式。2019年,该村通过直播网销农副产品7万多元。今年8月,村里把各种蔬菜进行初加工,包装贴标,推出了刘面焕蔬菜礼品盒,一个月就卖出了540箱,收入2.7万元,利润比线下售卖翻了一番。

随着电商的发展,刘面焕村人均年收入由2014年的2700元提高到2019年的6000多元。该村创建“电商扶贫直播村”的做法,被国务院扶贫办评选为“全国电商扶贫典型案例50佳”之一,被国家网信办评为“2019网络扶贫典型案例”(河北省仅此一例)、“今日头条扶贫经典案例”。

阳光洒满特殊的“家”

——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见闻

□河北日报记者 董 昌

行唐县城区以东不足4公里,有一栋红顶四层小楼,这就是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

10月17日,记者来到双创园扶贫车间,只见十几位残疾人及其家属组成的制衣团队正在各自岗位上忙活。有人插空跟维修缝纫机的小伙子开玩笑:“陈达,你可是人生赢家啊。在园区工作,不仅脱了贫,还讨了媳妇、生了儿子!”

“你们说的没错,是双创园给咱点燃了生活的希望。像我这右手残疾的人,还有个聋哑的老母亲要照顾,之前压根儿就没敢想结婚生子的事!”陈达干活儿不含糊,说起话来也是有板有眼。

陈达的幸福,得益于集就业、培训、创业、康复、托养、励志、工疗、娱疗、农疗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残疾人双创园。双创园通过承接手工艺制作、缝纫加工等多种加工服务业务,并根据残疾人致残原因和劳动能力强弱,因人定岗,带动了残疾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园区设置了工疗区(扶贫车间)、职业康复生活区、就业培训区、脱贫项目对接处等9个板块。其中,在职业康复生活区,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免费吃住,还提供职业康复机会,每人每月可增收600余元;在工疗区,可满足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各类残疾人及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就业及辅助性就业需求……”行唐县昊腾残疾人双创园园长贾茹向记者介绍。

温暖的阳光,洒满了这个特殊的“家”。短短两年时间,这家残疾人双创园不仅让87名贫困残疾人享受到了免费康复托养服务,还让161名贫困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在园区实现了就业。同时建起的70个扶贫助残“巧手坊”,辐射全县330个行政村,带动4247名贫困残疾人和一般贫困户就业增收。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园区在定期组织就业技能培训的同时,还专门建起了新媒体运营中心,打造了12个标准化直播间,尝试开展以“励志”为主题的网络直播和线上营销服务。

不止陈达,现在园区里的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不但收获了自信,更收获了快乐、幸福。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