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探源中华文明的燕赵力量——对话京冀专家探讨河北考古事业发展新路径

2020-10-23 05:22:3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对话嘉宾

朱岩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

张立方(河北省文物局局长)

李 峰(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常怀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

何立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邺城考古队领队)

张文瑞(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

衣长春(河北大学教授、历史学院副院长)

贾金标(河北省文物局项目管理处处长)

赵海龙(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泥河湾遗址群之马圈沟遗址远景。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星火闪耀,烛照未来。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5000多年,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生生不息。20世纪20年代,仰韶村、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现代考古学的诞生。此后百年间,几代人筚路蓝缕,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冀,希望之意。位于中原腹地的河北,自古就是中华文明重要组成部分。70多年来,河北考古在漫漫探索中不断前行,科研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这些考古发现和成果,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为寻觅、破译和阐释中华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新的历史机遇,如何迎接新挑战?河北考古,如何再创辉煌?10月10日,河北省文物局举办座谈会,来自京冀的考古专家和学者,为谋划布局河北考古事业的未来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一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记者:回眸百年考古,忽然想到了“时空”。百年前,从战火纷飞中几位前辈起步,到如今中国考古开辟新境屹立世界东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考古工作是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作为考古工作者,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朱岩石:百年考古,初心如磐。考古,不是在“象牙塔”里闷头工作,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发现和再阐释,对增强文化自信及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比如说5000多年中华文明,就是考古实证出来的。2019年7月,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良渚古城遗址早期文明古国的完整画卷徐徐展开,世界由此重新认识一个远古中国。所以,考古不是一般的工作,是承担着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具有重大社会政治意义。

我在河北邯郸邺城考古多年,当时条件很艰苦,但是几代人扎根下来,考古成果很丰硕,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而且考古工作,对当地的发展带动作用非常明显。考古工作要有“长远的眼光、世界的眼光”,要有严谨扎实的科学精神。今后,我们要更加扎实地开展考古工作和综合研究,讲好中国故事,增强民族自信。

记者:中华文明延续至今,其进程是在艰难中摸索跋涉,不断照亮前进道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要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面对新机遇新挑战,请您谈谈河北考古今后该如何发力?

张立方:开放包容,是中华文明最核心的文化因子之一。中华文明,我们常说“多元一体”,就是因为能够用包容去实现本土化、中国化,不断在补充新鲜血液中强大自我,向世界贡献深刻的思想体系。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引擎,理论的完善与创新可有效带动、推动学科的进步。中国考古经历百年,其理论必须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展示和构建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文明瑰宝的层面对考古学作出重要判断,明确了考古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指明了中国考古学科的发展方向、中国考古工作的努力方向。为谋划和推动“十四五”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考古界要抓住机遇,聚焦文物考古重要线索,找准定位,高站位谋划项目,积极争取纳入考古中国和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课题项目。河北考古遗存包罗万象,许多问题和历史信息的解读需要相应专业力量和多学科协作,要根据实际建立多领域协作机制。今后,要强化文物考古基础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建立资料整理与多学科合作机制,在考古事业的春天里砥砺奋进。

二 如何潜心绘就河北考古蓝图

记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苏格拉底的千年之问,引领无数哲人仰望星空、俯视大地。考古,就是在星空之下,攫取大地遗珍,研究的是过去,展望的是未来。从“东方人类的故乡”,到大运河两岸;从群雄鏖战的涿鹿,到白洋淀畔的雄安;从战国中山,到冀南黄河文化……河北考古工作者该如何扎根燕赵沃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不断取得新突破呢?

张文瑞:中华文明进程艰辛曲折,具体而言,进程中尚有诸多未解之谜,如何去研究和破解这些谜团,关乎对文明的丰富、完善和阐释。进程的前端是源头,关于史前文明等起源问题,已非历史学所能回答,必须通过考古去一步步实证。

史前文明领域,河北考古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果。比如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泥河湾。泥河湾是除了非洲之外,全世界最完整连续记录人类演化进程的区域,演化历史至少可追溯到170多万年前,这是通过我们的考古对整个人类起源的一个贡献。多年来,河北旧石器考古始终走在全国前列。

近两年,河北新石器考古也取得重大突破。日前,国家文物局发布五项考古新成果,其中就有康保兴隆遗址。这处遗址距今8500-5200年,初步建立起坝上高原北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序列,出土距今7700年左右的炭化黍,是中国北方地区粟黍驯化和旱作农业起源的重要证据。此外,尚义四台遗址发现房址4座,崇礼邓槽沟梁遗址龙山时期夯土台基及城址为河北省首次发现,堪称“河北第一城”。这些为研究中国北方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提供了重要线索。

接下来,河北考古应扎根燕赵沃土,乘势而为,积极推进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推进以泥河湾盆地为重点的华北早期人类演化与适应研究项目;继续开展张家口坝上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存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启动冀南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项目,努力构建完整的河北考古学文化体系。

记者:早年,出生于河北的考古泰斗苏秉琦先生曾提出中华文明“满天星斗”说。也有前辈学者提出,中华文明是“重瓣花朵”,“花心”是中原文化,“重瓣”是周围地区文化。河北,始终位于中心地带。新的历史机遇下,河北怎样才能描绘出更好的考古蓝图?

常怀颖:对于考古来说,资源就是最大的优势,有这份资源,然后找准方向,有规划、可持续地去做,一定会朵朵花开。要提高站位,围绕重大战略谋划考古项目。比如要高度重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这项工程从2001年启动,但近20年研究中,河北一直没能纳入进来。这次第5期马上要立项了,全国有29家单位参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集中攻关年代为距今5500年至3500年。河北恰恰缺少这个时间段的核心遗址。我曾梳理基本材料,上世纪从50年代以后,河北围绕新石器时代的集中考古,主要就是磁山。另外,一些工作缺乏持续性,开了头却没有长期性地统筹安排。所以,接下来可以围绕太行山东麓和燕山南麓,去寻找一些新石器时代核心性遗址,依托这些遗址来争取纳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巧借东风,增强课题合作意识。比如“十三五”期间国家文物局提出的重大研究工程“考古中国”项目。去年,河南就增加了30个编制,还成立了夏文化研究中心。实际上,河北优势得天独厚。先商文化的核心遗址应该主要在河北,河北是商文化发源地之一,上世纪70年代曾发现下七垣文化,随后在河北中南部发现大量先商文化遗存。所以,建议在推进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中,可以围绕先商文化探索设立一个重要课题项目,河北发挥主导作用,联合山西、河南等周边省份共同进行考古研究。

三 如何推动河北考古遗址保护

记者:考古遗迹和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必须搞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邺城遗址考古是我省持续时间很久的重大考古项目,考古成果丰硕,保护工作也为人称道。作为一线考古领队,请谈谈如何推动河北考古遗址保护?

何立群:考古,不是埋着头挖就成的,保护工作实际贯穿整个考古过程。这些年,我一直在河北邯郸邺城考古,主要感受是要有责任感,要扎扎实实做、认认真真研究。一线田野考古,是一切文物保护之基础。

类似邺城这样的大遗址,保护工作旷日持久,仅依靠考古队远远不够,需要地方和各级文物部门全力支持。目前邺城遗址正在努力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怎么把遗址公园建设和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呢?这条路若能有所突破,意义是深远的。

遗址保护,说到底是为了服务人民,但往往会产生矛盾。比如很多遗址延伸到村中,但是村民要生活、要盖房,怎么办?今年,一个村非要盖戏台,挑了半天找到一块空地——结果,那空地下面正好就是邺南城的一处重要城门的位置。怎么办?此类问题,很多遗址在考古和保护中都遇到过。

财力支撑。许多遗址保护项目,国家给立项了,也拨钱了,省里也给钱了,但地方财政困难,匹配不上,结果这些钱全都趴那儿,发挥不了作用。作为考古人来说,我迫切希望大家集思广益多想办法多干事,从机制上梳理清楚,既对文物保护有利,又让老百姓享受到保护所带来的切实利益。

记者:围绕大遗址保护,河北做了很多工作,努力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开文物保护利用新篇章。除了元中都遗址,我省还有哪些大遗址正在争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其建设和保护有什么新理念?整个文化遗产保护,有哪些新措施?

贾金标:考古发掘后,面对遗址文物,保护什么?怎么保护?避免哪些误区?保护理念很重要。元中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8年6月在张北挂牌,是我省第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其保护具有示范借鉴意义。比如,坚持风貌完整性原则,先后进行了一号大殿遗址保护工程、遗址环境整治工程等。目前,已完成数字化保护方案。

赵邯郸故城(含赵王陵)、邺城遗址、南阳遗址、泥河湾遗址群、中山古城遗址、长城(河北段)、大运河(河北段)……目前,这些遗址的基础数据数字化档案建设和管理正在进行,邺城遗址和泥河湾遗址群已纳入当地城乡建设及土地管理“一张图”。大幅提升遗址风貌,如赵王城西城和中山王陵区的环境整治工程等;加强保护设施的建设,如邺城遗址三台提升改造项目、赵王陵二号陵保护设施项目等。

此外,我省从机制入手,不断创新保护方法,推动文化遗产活起来。比如,建立出土文物数据库,完成积压考古发掘报告整理工作,使出土文物得到充分保护和阐释。比如,在长城保护中,成立省级长城保护协调领导机构,河北省出台《河北省长城保护管理办法》。近年,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保护维修工程,是我省首次使用社会公募资金进行长城保护。

四 如何破解人才梯队建设瓶颈

记者:认识历史,离不开考古学。百万年的人类起源史和上万年的人类史前文明史,主要依靠考古成果来建构。然而,作为学科来说,很多人说它是冷门,嫌它枯燥。请谈谈如何理解考古之“冷”?

李峰:泥河湾的确很偏僻清冷,但这块土地是热的。我们就是在这种冷中,去寻觅人类火种,寻觅光和热。很多时候,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我的同事付巧妹就是通过研究中国南北方人群的古基因组,逐步揭开东亚尤其是中国史前人群南北格局、迁徙扩散及遗传混合历史的面纱。这是冷门之冷门,但产生了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所以,不能以有用无用来论证学科发展,对基础研究学科的评价不能太功利。另外,要优化资源配置,避免冷门学科继续边缘化。

记者:“如果国宝会说话”“我在故宫修文物”“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国考古正在从高冷走向普通大众。不久前,一位高分考生报考北大考古专业,引起全社会关注。考古事业发展,人才是关键,如何培养河北考古的后继青年人才?

赵海龙:考古文博事业,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贴近民众生活。今年,河北师范大学文博专业研究生总共招11人(硕士9人、博士2人),但是报名的(包括申请调剂)近二百人。在校的学生团体考古协会,今年招收到100多个新成员。所以,考古的春天真的来了!然而,能否培养出人才,未来能否留下人才,这才是我们更应关注的话题。其实河北生源很好,可本科毕业后,很多学生就考到社科院、中科院去了,很难回来。这非常值得深思。

衣长春:省内高校开设考古文博专业较晚,河北大学是2011年开设的,规模小、师资力量待提升。硕士研究生每年不过十几个。在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深受研究生招生指标和编制资源限制。从未来发展来说,高校要和省内考古机构紧密联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地理优势,让学生们实践中把基础知识夯实。也希望各方共同努力,帮助高校建起考古实践基地,让师生有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去参与考古,成为考古事业的合格继承者。(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 史晓多

责任编辑:魏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