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产业兴 活力足 乡村美 ——“十三五”石家庄答卷·乡村振兴篇

2020-11-02 08:55:18 来源:石家庄日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图为平山县上东峪村建起了蔬菜大棚,盖起了楼房,村民的日子蒸蒸日上。记者 张晓峰 摄

金秋十月,辽阔的石家庄大地上,秋收秋种工作基本结束。在藁城区南孟镇韩家洼村的绿之宝家庭农场里,农场负责人刘和宾正在与工人一起清洗农机具,准备入库。

“我们农场一共800多亩地,今年的玉米没有遇到自然灾害,长势好,收成也好。”刘和宾笑着说,作为种粮大户,这几年深深感到国家对粮食生产越来越重视,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大,“不仅自己种地,我还搞了农机合作社,每年的社会化农事服务达到十几万亩”。

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农村环境越来越美…… “十三五”期间,我市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培育壮大乡村产业,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环境治理,乡村振兴步伐显著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成绩单”越来越亮眼。

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深做细

“由于今年雨水比去年多,加上去年霜冻前,俺们及时喷洒了叶面肥和磷酸二氢钾,因此小麦亩产量不仅没受影响,亩产还要比去年高出200斤左右,达到了近1100斤。”说起今年小麦的亩产,元氏县佳农粮棉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师素敏依然很兴奋。

“十三五”以来,我市克服粮食播种面积逐年递减的不利因素,努力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连年丰收。2019年,全市粮食总产420万吨,小麦单产水平达462.2公斤/亩,创历史新高;水果面积85万亩,总产量186万吨,水果面积和总产居全省第一;中药材种植面积13.4万亩,总产量10.4万吨。全市畜牧业总产值完成253.62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9.8%;全市肉蛋奶总产量183万吨,居全省第二位。肉、蛋、奶、水产品、瓜菜、水果生产稳定、供应充足。

推进农产品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扎实推进。

建设高标准农田,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截至目前,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436.6万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7.6%,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

粮食生产抓紧抓好,农业结构调活调优。2019年我市强筋小麦面积达到87万亩,占全市小麦面积的20%以上;节水小麦品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大豆、谷子、薯类等作物面积,分别达到57.8万亩、21万亩、29.8万亩,粮食作物结构更趋合理。

同时,我市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创建了晋州鸭梨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赵县雪花梨等7个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蔬菜、果品、畜牧等三大特色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2%。

农产品质量也稳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建立,积极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实现了全覆盖。绿色农产品数量达到143个,地理标志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省级区域公用品牌总数分别达到18个、12个和9个。全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继续保持在99%以上。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农民收入不断提高

“我过来看看俺们村这些果树长得咋样了,这些树以后可都是村民们的‘摇钱树’,可得看管好。”在灵寿县南洼村,村支书杨三妮告诉记者,借着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这股劲风,村里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了苹果、北京黑桃、欧李等果树,收益比种植传统作物好多了,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大增加。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十三五”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农村各项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农业农村活力,城乡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农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据悉,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271元,同比增长3.2%。

农业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圆满完成了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改革任务,完成清产核资村4151个、改制村4065个。土地流转率、规模经营率分别达到43.6%和35.5%。市级示范合作社、市级示范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分别达到302家、417家、114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点培育。2019年,省级“农民教育培训基地”达到32家,“农民教育培训实训基地”达到14家;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5期,累计培训达1.35万人。全市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98%以上,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集成高产示范田创建推广5000亩以上。

坚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00余家;休闲农业接待游客达到700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7.1亿元;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省级75家,市级306家;省级示范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6家。初步培育出了藁城区优质麦、宫米,栾城区、赵县粮食,晋州市、赵县梨果,鹿泉区、行唐县、新乐市乳品等9个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

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日益增强

“俺们村真是大变样了,不但环境越来越好,咱老百姓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 鹿泉区谷家峪村党支部书记谷玉辰说起村里的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十三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治理工作,成立以市委农办牵头,联合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民政和司法等22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了乡村治理十一项重点举措,确立了3个市级乡村治理试点乡(镇)和6个市级乡村治理试点村,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加强农村法治体系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大力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平安乡村”等创建活动,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农村生活垃圾、畜禽养殖粪污、残垣断壁得到有效治理,打造了村庄清洁行动示范线、示范片和示范村500个;农村厕所革命超额改造任务,我市改厕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正定县荣获2019年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明显激励县。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我市则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三农”发展双战双赢为目标,集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成村庄清洁行动村3942个,农村亮化水平显著提升。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我市按照“城乡一体、全域覆盖,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工作思路,充分抓住疫情期间农民工闲置在家有利时机,集中组织开展了以“大清理大清扫大消毒”。先后制定了《关于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大整治”活动的通知》《全市开展创建村庄清洁示范县乡村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印发了《人居环境整治从我家做起倡议书》,召开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会议,对环境卫生整治、生活垃圾清运、农村粪污管控等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眺望更远的未来。石家庄大地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三农”发展正在迎来美好的明天。(记者刘立芳

责任编辑:苏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