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守艺|缂丝,一座古城的文艺复兴

2020-11-06 06:51:15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南北合力,助缂丝“回家”

定州缂丝的兴衰际遇,唤起了王鹏巍心中强烈的责任感。

王鹏巍是定州西关王氏的后人,从小听着祖辈父辈口中的家族故事长大。王氏家族于明朝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迁居定州,历经600年风风雨雨,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大家族。

王氏先辈王灏是清代咸丰年间的名士。他和儿子王延纶花费36年心血,搜集先秦至清2000余年间河北名贤佳作,花费巨资刊刻成书。这部《畿辅丛书》共173种、1530卷,在历代王氏后人的妥善收藏下,3万余块木刻版一直保存完好,现收藏于定州市博物馆。

家族先辈数代人传承保护故乡文化的努力,在王氏后人心中种下了一颗珍重故土、珍重传统的种子。遇到缂丝之后,王鹏巍心底的这颗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重振定州缂丝的冲动。

王鹏巍开始有意识地搜集缂丝相关的资料。“越学越着迷,银行的工作也辞了,就一点一点地研究,越学越觉得好像我能读懂它(缂丝),它就在那儿等我,等我读懂它,把它的故事‘翻译’给更多人知道。”随着了解的深入,她也渐渐发现了缂丝技艺与自己的家族之间的渊源。

有些缘分似乎在冥冥之中便早已注定。王鹏巍在四处寻师求学的过程中,遇到了苏州王氏缂丝第六代传承人王建江。

工艺繁复、造价高昂的缂丝,明清时期常被用来织造帝后衮服。苏州王氏被称为“龙袍世家”,前三代传人都曾是清廷匠师,一家六代传承缂丝工艺被传为佳话。王建江曾和父亲王嘉良及其他3人一起,历时3年复制了明朝万历皇帝的一件衮服;2009年,他又与其他3人一起复制了一件乾隆缂金十二章龙袍。

王鹏巍与王建江叙谈后发现,苏州王氏原来竟也是祖籍定州。南北两支王姓后人,因缂丝重新联结在一起。王鹏巍让缂丝“回家”的想法得到了王嘉良、王建江父子的支持,她从此拜王建江为师,成了王氏缂丝第七代传人。

让缂丝“回家”,也是王氏家族共同的决定。由王鹏巍发起,王家五代人召集了多次家族会议,共同集资,于2014年成立了公司,以现代企业的模式推广缂丝。

思本堂缂丝艺术馆所在的崇文街,东邻定州贡院,西行是定州文庙,往南是定州衙署和著名的料敌塔,一片历史街区串连起定州古城半部历史。缂丝艺术馆的出现为这片街区添了几分奢华亮丽。

“思本堂的名字不是我起的,是我家老祖宗起的。”王鹏巍说,王家有58个堂号,她家这一支的堂号就叫思本堂。“做人当思本”,历代传承的家风家训,与她在学习和推广缂丝过程中的体悟恰好合二为一。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