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唤醒北方最美古建筑群!河北蔚县古堡拯救进行时

2020-11-13 05:16:3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张中堡

在世界的东方,存在着人类的一个奇迹,这是中国的万里长城。在长城脚下,还存在着另一个奇迹,那是河北蔚县的古城堡。——著名文物古建专家罗哲文

初冬日,朔风起。披一袭风霜,轻推边陲之门,斑驳的古村堡绝世而立。

作为塞北长城脚下的奇迹,独树一帜的蔚县古村堡是活态的历史见证。保存相对完好的350多座古村堡,如明珠般散落在蔚县大地上,是中国“北方最美的古建筑群”,被誉为“河北省古建筑艺术博物馆”。其村堡合一的特性,令这些古村堡穿越千年仍顽强挺立,生生不息。

蔚县,素有“全国第一国保文物大县”之誉。近年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省文物局和蔚县当地不断提升理念、投入资金、完善机制,积极推动古村堡保护提升。特别是2017年启动“蔚县古堡拯救行动”以来,围绕古建修缮、环境治理以及文旅融合等领域持续发力,让古村堡真正“苏醒”过来,夯实活态保护和提升之根基。

国保大户、传统村落、民俗之乡、历史名城——某种意义上,蔚县古堡拯救行动不单对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提供了鲜活的“河北模式”,且在当地乡村振兴和脱贫致富中发挥了独特作用,谱写了一曲塞北古村堡保护利用的新篇章。

任家涧古堡

录于卷册

揭开425座古堡“生命密码”

一眼千年,走进边陲小城蔚县,仿佛走进历史烽烟的深处。壶流河畔、南山脚下、飞狐古道、农耕游牧交汇……地处华北平原、蒙古高原交界处的蔚县,因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进退要塞”。烽火狼烟,奠定它千年色调。

一道烽火,万家烟火。或许正因如此,初冬的清晨走在蔚县,在眺望不远处那沧桑挺立、至今伏脉于漫漫关山荒野上的长城残躯之余,身边这些散落于乡野古道、尚有炊烟一缕的残存古堡,更加鲜活宁静、触动心弦。

“京师之肘腋,宣大之喉襟。”蔚县古堡,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在明初。

收复燕云十六州后,明太祖朱元璋北筑长城、广建城廓。洪武十年(1377年)在内外长城之间的边关地带建成蔚州城,曾有“雄壮甲于诸边,号曰铁城”之誉。明中期以后,为防御漠北残存势力南下骚扰,地处冲要之区的蔚州乡村和实边士兵纷纷筑堡自卫,“十里一堡、五里一庄”,鼎盛期形成“八百庄堡”的非凡景象。

“始于开拓,深藏动能。”蔚县文物事业管理所所长、蔚州博物馆馆长李新威说,古村堡把军事、防御、生活、生产、宗教、娱乐等功能结合于一体,不仅形成了庄堡、寺庙、戏楼等古建筑群,还缔造了独特而包容的古村堡文化。北京大学教授林胜利先生曾19次到蔚县考察,他认为蔚县古村堡“世界独尊,中国独一无二”。

然而,在社会转型中,自上世纪80年代后,许多古村堡居住人口持续减少,堡内建筑年久失修,精美民居荒芜残破——蔚县古村堡,保护迫在眉睫!

保护的第一步,是要精确摸清基本数据。继2011年蔚县出台《蔚县文物保护管理办法》《蔚县古村堡保护管理办法》,2012年蔚县编制《蔚县古村堡保护性总体规划》等地方性文件之后,2015年河北省文物局委托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与蔚县博物馆合作,对蔚县古堡展开持续至今的最大力度的调查工作:

——信息获取,目前已确定蔚县堡寨位置大小可考的共计425座;精确获取村堡堡墙、堡门、内外庙宇、戏台的形制、年代、保存状况等信息;

——资料整理,进一步收集整理历版地方志、蔚州文人著述、已发表调查研究成果等文字资料,老照片、老地图、各时期卫星遥感图像等影像资料;

——深度跟踪,选择100个古村堡进行较全面的观察与记录,分析还原明代以来蔚县村堡历次大规模建设的主导因素、影响范围、建造方法等;

……

“这是多年来首次明确摸清蔚县境内古村堡总体量和总数据,实现了精确记录、可查可寻、可研可护。”每每看到那最新绘就的蔚县古村堡分布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识,干了40余年文保工作的李新威总是心潮澎湃,这一调查之所以意义非凡,正在于上下联动,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威性、系统性、科学性和规范性。

全站型电子速测仪、GPS全球卫星定位仪、激光测距仪……调查中,特别是先进的无人机航拍,取得了大量低空影像,并利用摄影测量技术,生成部分重点村堡的三维模型,精确获取建筑物点云数据。此外,更注重现代科技手段与传统调查方法的合理结合,特意在蔚县盆地范围内全面展开不同季节重点村堡跟踪观察工作,观察视角涵盖水文地质、农业生产、民间信仰、风俗文化等多方面。

“目前,基本摸清现存村堡数量、规模和保存状况,较全面地展示了蔚县古村堡的面貌和动态变迁。”省文物局总工程师刘智敏说,得益于新的文保理念和技术手段指导,这一持续数年的田野调查,基本上重构了对蔚县的结构性认识,用鲜活数据讲述了一段蔚县空间史和人文历史,为进一步推动完善保护规划编制和保护工程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数据保障。目前,蔚县古村堡调查工作阶段性成果《蔚县的村堡、民居和庙宇》也正在编写,将为整个蔚县文物保护提供参考。

代蔚沃土,期待再展雄姿。

修之毫巅

一座座古堡重现旧姿

新月如钩。素有“紫荆关外第一庄”之誉的宋家庄,在初冬的夜晚格外静谧。

入堡门,过穿心戏楼,至堡北端真武庙,转而向西,尽头是一残破小院。守门老者推开木门,“嘎吱”声中,一簇火光亮起,与一个绵延数百年家族不期而遇——

墙壁残破蒙尘,透过岁月侵蚀,仍见斑斓之色。容颜、官帽、衣袖、题字等信息,或完整或残缺,自上而下整齐陈列……仰起头粗略数了数,壁画大约有十五行。换言之,这残破墙壁上记载着约15代先祖的牌位信息。

“是谁?从哪儿来?干过什么?去哪儿啦?自然迁徙,还是战乱?”

同行的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浩禁不住打破沉寂。守门老者笑而不语。当地文物部门专家详细解答,苏姓是宋家庄三大姓之一,先祖苏镇,江浙人,其曾祖曾随燕王朱棣扫北,与鞑靼作战时经飞狐峪到蔚州,屯兵于北口。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苏镇袭父指挥佥事之职并授明威将军衔,任龙门(今赤城县)守备时,举家迁至宋家庄,其后五代仍世袭军职并授将军衔。

塞北江南,自辉煌而败落,横跨数百年,共聚于这小小祠堂。而今,族人后裔虽去,丹青祭祀之墨尚存,如草蛇灰线,于虚室空堂生出无尽余绪,以文物形式留给今人诸多谜团、思考和课题。或因如此,不禁对那守门老者生出敬意,眼前渐渐浮现起一个个留守古堡、执拗地自费维修村堡的村民的身影。

“绝不能让祖宗留下的宝贝破败下去!”2005年,在我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蔚县南留庄,村党支部、村委会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商议抢救村里文物古迹。该村建于永乐年间,村内文物古迹众多,特别是“门家九连环”宅院,18进大院落,222间古房老屋,存有众多木雕、石刻、书法艺术精品。最后村民自发筹资230多万元。省文物局获悉后,局长数次带队进村,亲自指导村民进行符合文物保护原则的维修。

情可悯、心可敬,古村堡保护终归是一项系统、艰巨而持久的工程,涉及保护理念、施工步骤、修缮工艺等古建层面,还涉及环境整治、街巷维护、安防技防等诸多文保领域。2017年6月,省文物局联合张家口市政府、蔚县县政府,成立蔚县古堡拯救行动协调领导小组,发起“蔚县古堡拯救行动”,并向全社会发布《倡议书》,号召“拯救古堡 从我做起”,欢迎各类民间机构、组织团体和个人加入拯救古堡行动队伍,以不同方式、因地制宜参与保护利用及监督……

具体的拯救行动中,涌泉庄乡卜北堡村是一处重要试点。

“修旧如旧,充分保留原真性,坚持原工艺,让原有构件得到最大限度利用……”“燕云古道”旁,几个老技工爬上王振故居的门楣仔细修缮,一片片残存砖瓦被揭取下来,整齐摆放一旁。该维修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张长占介绍,卜北堡村是明代司礼监王振的家乡,有国保单位玉泉寺,还有龙王庙、观音庙、王振故居等多处重要文物,维修已持续一年,预计明年初完成。

为了更大范围拯救古村堡,在国家文物局支持下,省文物局先后投入小饮马泉古堡保护资金345万元、马家寨古堡保护资金116万元、南柏山保护资金125万元、崔家寨保护资金43万元……对堡内重要古建保护维修、完善安保措施。

11月初,今年的古堡维修保护工程大部分完成。11月9日,蔚县组织邀请专家组进行初步验收,对已完工的卜北堡玉泉寺修缮工程等四项工程,小饮马泉关帝庙、堡内街道建筑整修加固工程,马家寨古村堡三元宫和戏楼修缮工程等进行技术初验。“崔家寨关帝庙大殿柱下透气孔作法单一、西北江泰山庙油饰污染严重……”建筑质检等专家实地探查,高度赞扬之余更是提出宝贵意见。

理念、措施、资金、调查、设计、施工、验收……在科学规范的保护下,一座座古村堡逐渐“苏醒”。以此为抓手,文物部门还组织实施了西古堡堡墙保护工程和释迦寺、常平仓、关帝庙消防工程;申报夏源南堡关帝庙等6处单位晋升为第六批省保;完善乡村保护网络,实现田野文物保护群防群治……

“此次拯救行动将持续至2022年,目前已投入保护资金2080万元,初步完成蔚县古堡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以及重点古堡保护维修方案编制。”刘智敏说,待规划和编制专家论证通过后,将进行更大范围的维修,让其切实地得到更科学规范的保护。

扶贫花开

乡村古堡再绽新颜

一座古堡,一段沧桑。现代化进程中,古村堡会否最终成为一曲离歌绝唱?

“把光影放下/古堡门下,岁月呈祥……每个经过的人/梦到自己和风。”立冬前,小饮马泉村驻村第一书记孙晶昌,写了一首诗《蔚县,秋后的日子》,记录下该村颗粒归仓的喜悦。作为省文物局办公室主任,他于年初奔赴该村主持扶贫工作。2016年,省文物局首次扶贫对接时,目之所及一片荒芜——

该村311户1062人,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95户598人,其中低保户50户108人,五保户9户10人;非建档立卡贫困户116户464人……古堡条件差,村民大都外迁建新居;戏楼、庙宇、民居坍塌,民居内的砖雕、木雕丢失,庙宇壁画被盗毁;村财政无力承担维修保护;非遗民俗萎缩凋零失传……

保护没有固定模式,经验不能照搬。蔚县古村堡保护,需要在探索中扎实前行、闯自己的路。

“以文物保护为抓手,涵养整个古村堡的文化生态。”省文物局局长张立方认为,古村堡保护不是单一的文物保护,也不是单一的非遗保护,要处理好文物保护和基础设施改善、环境风貌保护、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进行区域性、整体性、全方位文化生态保护和提升。要从重视文物本体保护,转向同时重视文物背景环境和遗产地精神的保护;要从重视“静态遗产”的保护,转向同时重视“动态遗产”和“活态遗产”保护……共同推动散落在广袤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

而活起来,首要是活着。在刘智敏等专家看来,蔚县古村堡备受瞩目和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活态性”,要在“留住人”和“传下艺”上下功夫,因为村民才是文化遗产保护的主体,没有村民积极参与,任何保护提升都会流于形式。通过积极主动留住村民,涵养扶助起土生土长的剪纸、秧歌、拜灯山、打树花、灯影戏等民俗,让古老濒危的村堡逐渐接续上根脉、鲜活起来,和硬朗的古建筑文物产生相互作用,维系一种良性的文化生态,实现抱团取暖、繁衍生息……

这些认识,已超越单纯的文保领域,正一步步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2016年至2019年底,省文物局驻村后积极开展文物扶贫,先后协调项目资金218万元,对小饮马泉古村堡进行修缮,维修了戏楼、真武庙、龙庭、碾坊等古建筑,继而对古村堡周边环境展开集中治理……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到蔚县调研时,对小饮马泉村文物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今年,进一步利用文物扶贫项目资金150万元对该村堡墙、沿街建筑及关帝庙进行保护修缮,现已基本完工。

“对于古村堡来说,文物保护意义非凡,唯有和乡村振兴、脱贫致富深度结合起来,才能扎下根、走到人心深处。”孙晶昌说,扶贫先扶志,产业和就业是基础,环境和规划是未来。而修缮保护,是希望这些文化遗产能活态地融入生活,让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全面小康建设作出贡献。

活化古堡,融入生活。观念一变天地宽,乡亲们的喜悦写在脸上。

“以前懒惰等靠思想严重,守着宝贝,却穷困闭塞……”小饮马泉村村委会主任冀晓勇说,近年通过“文物扶贫”模式,村里陆续建起文化场所和设施,有了崭新的村文化活动室、读书阅览室、文化广场……提升了村容村貌,提振了乡风,年轻人也回来了,依托古堡文物资源发展乡村游,全村已脱贫出列,有奔头了!

以“输血”激发“造血”,让心动变为行动。目前,蔚县的古村堡纷纷深挖地域资源富矿,寻觅发展破局之路。下一步,将结合美丽乡村、旅游开发等内容,推出古堡利用项目,引进生态民宿、精品客栈、遗产酒店等适应新时尚、满足新需求的文化遗产利用模式,带动当地居民通往小康生活、长久就业增收。

“让文物活起来,让百姓富起来,摸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文物赋彩小康路,继而带动乡村振兴,是我们的期待和目标。”蔚县县委书记梁昆说,蔚县古村堡群是蔚县独特的文化资源,也是蔚县的文化优势。今后,将通过持续推进“蔚县古堡拯救行动”,促进古堡保护与社会发展相互依存,让古堡扶贫成为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让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一座古堡,一段历史;一座古堡,一个梦想。

晨曦中,从巍峨的玉皇阁举目凝望,一座座古村堡历经岁月沧桑,仍在壶流河畔倔强兀立,在现代化进程中,以一种极其顽强的生命张力扎根大地、默默蓄力、期待新生。有这份张力和自信在,未来,是欢歌,而非绝唱!(河北日报记者龚正龙)

(图片均由河北省文物局提供)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