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老总读报(155)|芯片产业:呼唤中国“光刻巨人”

2020-11-16 03:13: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河北日报副总编辑 王 宁

大家知道,缺“芯”少“魂”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其中“芯”主要指芯片,“魂”则指基础软件。这个问题已引起从上到下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坚持创新被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地位。

今天河北日报报道了河北省出台关于落实国务院《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工作方案,提出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河北芯片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发展。

因为华为芯片断供风波,很多人觉得芯片这样的“高大上”产业,发达国家和国际大企业具有先天优势,后来者、小企业很难有所作为。最近,我读了一本荷兰ASML(阿斯麦)公司的传记《光刻巨人》。看完之后,你会心悦诚服地感到:在科技创新道路上,没有永远的王者;在强者环伺中逆风翻盘,并非不可实现的神话。

高端芯片制造离不开光刻机,它的工作原理就是以光为刀,在硅片上刻出集成电路。这个领域最早是美国企业的天下,后来被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反超。1984年涉足光刻机领域时,ASML算上老板共有31位员工,只能挤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办公。而36年后的今天,ASML已经占据了光刻机80%的市场,10纳米制程以下的高端光刻机只有ASML可以生产。

原本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如何走上行业霸主地位?我想有两点非常重要。

一是不走老路,换道超车。

2004年以前,尼康、佳能都以空气为介质生产光刻机。但ASML转换赛道,选择以水为介质生产浸润式光刻机,大大提高了刻蚀精度。

二是开放合作,协同创新。

ASML的技术合作伙伴达到5000多家,其中包括英特尔、三星和台积电等行业巨头,用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了高效的创新共同体。

而最令人钦佩的是ASML永不服输、勇争第一的创新精神。

ASML的第一任总裁说过,如果我们对第三名感到满意,那么就现在收手别干了,我们必须争取第一名。1988年,ASML穷得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但他们始终没有放弃,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

中国发展芯片产业,迫切需要自己的“光刻巨人”。随着光刻技术即将逼近物理极限,芯片产业迎来了重新洗牌的机会。虽然没有一份成功可以简单复制,但ASML非凡的成长故事足以给人信心,它持之以恒的创新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总监制:桑献凯、王洪峰

监 制:贾伟、郝彦鹏

策 划:周荣丽

编 导:吴晓萌

文案助理:安人和、李晓宁

摄 像:霍艳恩、王楠

剪 辑:王楠、霍艳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