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全国心梗救治日丨记牢这两个“120” 关键时刻能救命!

2020-11-20 00:1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综合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为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救治流程,2014年,我国首次成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

1120寓意有两个: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120;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120分钟,从发病至开通梗死血管如能在120分钟内完成可大大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心肌梗死说白了,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某根血管堵住了,这根血管所营养的心肌因为没有血液滋养的原因,所以坏死了。心梗的原因是患者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血块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

五类人群更容易突发急性心梗疾病

第一,从年龄分布来说,40岁以后及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

第二,从区域分布来说,我国寒冷地带相对发病率更高一些,因此北方发病趋势高于南方;

第三,急性心梗与遗传因素有关,假如直系血亲当中在50岁或者更早年龄出现过心肌梗死,有这样的家族史的人群就要高度重视,及早进行预防;

第四,一些容易发生冠心病的基础疾病也需要注意,例如糖尿病、高脂血、高血压等;

第五,一些容易高度紧张、长期负荷的工作,以及熬夜、重度吸烟、长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饮食不健康、心理压力大的人群,也容易发生冠心病,甚至发生急性心梗以及猝死的情况。总体而言,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越处于不良状态的人群,易患病因素越高。

心梗患者呈年轻化趋势 不容忽视

我国急性心梗的发病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总体发病率还在增加。第二,发病人口相对趋于年轻化。在过去,40岁以前的心梗患者相对少一些,现在30岁,甚至20岁的急性心梗患者也是可以见到的。从发病趋势上来说,以前在城市生活的急性心梗患者相对比较多,现在农村的患者发病数量多于城市。急性心梗发病急、病情进展快,临床致死率比较高,应该说它是威胁着社会,特别是广大中老年人的重大健康问题。

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


急性心梗以胸痛作为主要症状表现,特别是中老年人,对于胸痛要高度重视。心肌梗死是急性的缺血性心肌坏死过程,临床表现为缺血性心痛,也就是常说的心绞痛,这种疼痛超过20分钟,可能就要发展成为心肌梗死了。

因此,大家要提高对心绞痛的认识。一般来说,这种疼痛会由一个中心放射到三个部位,即胸骨中上段疼痛,放射到左手和前臂尺侧。有的人胸前区也不舒服,有的人放射到后背,也有表现为下颌区域。下颌到剑突区域有一种特别难受的压迫感、紧缩感、窒息感,有的人感觉像被堵住脖子一样。

温差变大突发急性心梗的概率会加大

冷暖、温度巨变的时候容易发生心梗。急性心梗的中心环节就是血凝块、血栓堵住了血管,使心肌失去了血液供给。人在遇冷的情况下,心脏血管容易收缩痉挛,使我们的供血发生障碍,同时也容易发生血栓。所以在寒冷季节或者冷热突然变换的季节,以及三伏天、三九天里,包括游泳、吃雪糕、饮用冰啤酒,都会使血管痉挛,都更容易导致急性心梗的发生。另外,大喜大悲、暴怒等情绪严重波动时,也易引起交感神经的高度兴奋,形成相对应的血管痉挛。

四大方面预防急性心梗发生

一是生活有规律,避免熬夜工作,保持心态平和;

二是坚持规律运动,避免久坐,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增强心肺功能;

三是以清淡饮食为主,按时进餐;

四是戒烟限酒。

遇到急性心肌梗死,应该如何做急救处理?

如果胸痛超过20分钟,并伴有一些严重的症状,例如晕厥、黑蒙、大汗、气短等,这时候就要考虑是否发生心梗了。一旦发生心梗,身边的人要冷静地心理疏导,摸下脉搏是否平稳,如果患者自身或者别人带有硝酸甘油,紧急舌下含服,这是很重要的早期救治。如果含服硝酸甘油也无效,从另一个角度更能证明心梗发生。

遇到急性心梗,要牢记两个“120”。第一,要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紧急送医,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冷静,给患者一个舒适的体位,避免剧烈搬动。第二,急性心梗最佳的救治时间是120分钟,呼救得越早,救治得效果越好,不但可以保证生命,而且可以保障以后的生活质量。

(河北新闻网综合燕赵都市报、新华网 编辑孔思远)

责任编辑:孔思远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