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太行风|地下长城越烽烟

2020-11-20 02:32:3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寻访抗战遗迹 传承爱国精神”系列报道之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

地下长城越烽烟

绵延千里的太行山,是大自然摆在人间的一道巨大屏障,历史上的太行八陉,是八个穿越千里屏障的咽喉要道和军事关隘。滏口陉是太行八陉之一。滏口陉位于河北邯郸市偏西南的太行山东麓,地处冀、豫、晋三省交界,峰峰矿区就坐落在这里。

山底抗日地道遗址

峰峰矿区不仅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是冀南大地的工业中心,而且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精彩的一笔。张兆丰、张学孔等早期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峰峰人民开展了英勇顽强的对敌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邓小平在峰峰指挥了著名的平汉战役,大批工人、农民支前参战,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今,一处极具震撼力的革命遗迹出现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冀南山底抗日地道遗址(简称山底抗日地道遗址)。该遗址又称邯郸抗日地道遗址,位于峰峰矿区义井镇山底村,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抗日战争时期地道。

双层地道遗址

山底村在峰峰矿区西北12公里处,依山而建,西高东低,一面靠山、三面环沟,因特殊地形,故名山底。抗战期间,山底人民依托“地道战”“地雷战”,粉碎日伪军数十次扫荡和围剿,为保护晋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粉碎日军封锁做出了重大贡献。

上世纪六十年代,电影《地道战》风靡全国,成为一代红色经典。冀南山底抗日地道与电影《地道战》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

在拍摄《地道战》时,采编组和摄制组多次深入山底村实地考察、采访,拍摄之前还来山底村体验生活,搜集素材,并录制了很多镜头。

电影里的许多故事情节取材于山底村抗战时期的真人真事。电影中的人物,在山底村都可以找到人物原型的影子:电影中赵区长赵平原的人物原型之一,是磁武县一区区长赵荣昌;民兵队长高传宝人物原型之一,是山底村的刘玉宝;妇救会主任林霞吸收了山底村蔺芳馨的许多事迹。

时光荏苒,春秋数度,这些电影中人物原型的黑白照片,如今在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景区纪念馆的展板上,无声地叙述着那烽火连天的艰难岁月。

据《峰峰人物志》介绍,赵荣昌原名赵庭训,1934年参加革命,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身为抗日政府区长的赵荣昌一面发展农民骨干力量,组建抗日政权,一面利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开办小煤窑,筹集资金购买武器弹药,建立抗日民兵武装,成立区干队。赵荣昌还组织了地下武装小组,搜集日伪情报、组织除奸、袭扰日伪军。1942年冬,赵荣昌根据冀中平原地道战的经验战法,动员边区村庄挖地道,以山底村为主,在原有“抗金洞”基础上拓展延伸,到1943年秋,山底村与周围4个村庄的地道形成了户户相通、街街相连的立体式“战斗堡垒”。赵荣昌带领群众,凭借着地道战和地雷战的威力,粉碎了日军的一次次扫荡,受到军分区的多次表彰。至今,在王看、山底等村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赵荣昌的英雄事迹。几年后,赵荣昌因积劳成疾去世,终年32岁。

电影《地道战》中妇救会主任林霞人物原型就是山底村的蔺芳馨。1941年,刚满14岁的蔺芳馨便担任了山底村妇救会主任,她当时虽然年龄不大,却机智勇敢,除了做好妇救会工作之外,还经常深入敌占区为区公所、武委会组织收集情报。现在蔺老已经年逾九旬,身体依然健康。

另外,还有晋冀鲁豫边区一等杀敌英雄刘玉珍、战斗英雄刘玉尚、爱国绅士柴永生等一大批保家卫国、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

土空调进风口

往事越千年。作为军事用途的山底村地道追溯起来,可谓历史悠久。

北宋末年金兵南侵,抗金英雄岳飞和他的老师宗泽曾在山底村一带抗击金兵。为保护自己,山底村民在宋将宗泽的号召下,在村中深挖“抗金洞”近百处,有效地防御了当时的金兵入侵,也为日后的抗日战争中地道的扩展埋下了伏笔。

“抗金洞”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在那个时代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是,“抗金洞”多是单体,体系性差,零碎、易暴露、不利于长久坚持。尤其是进入火器时代后,面对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山底村党支部和全体民兵认识到,只有保存自己的实力,才能有力消灭敌人。如何发挥原有地道作用,化危为机?山底村人一直在思考和寻找有效的办法。

抗战时期,山底村先后成立了民兵队、自卫队、武委会、妇救会等抗日组织,在民兵队长刘玉宝、村武委会刘玉珍、自卫队长蔺恩科、妇救会主任蔺芳馨的带领下,全面发动群众,积极扩大武装,一面对敌战斗、一面生产劳动。面对残酷的斗争形势,山底村人意识到必须尽快把村里的“抗金洞”打通,形成体系、完善设施,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

村党支部对地道进行了重新设计,按照规划,全村男女老幼齐上阵,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当时山底村村民在煤窑干活的多,很多人有挖掘经验,摆上罗盘针,就动手干了起来。在煤窑上夜班的白天挖地道,白天上班的夜里挖地道;在煤窑上干刨煤工种的,下到地道里去打洞;在窑上干绞煤工种的,挖地道时负责往上绞土。各工序分工明确,一个洞打下去后,一个刨土的,一个拉土的,上面一个绞土的,肩扛筐挑,一点一点把土运出去;三人一班,要求一个人两个钟头挖掘地道三米。

山底村重新挖掘和连接的地道设计合理,地下的地道与地面上村庄的街道对应和相仿,主街道的下面是地道主巷,街道支巷下是通连各户的地道,既便于辨识,又便于进出。

为了防止敌人寻找洞口和放火、放水、放毒等办法进行破坏,村里还把洞口巧妙地隐蔽起来,用墙壁、锅台、水井、土炕、碾盘、树洞、野地崖旁做掩护;为使敌人不敢进入洞内,在洞口修筑陷阱、埋设地雷、插上尖刀,或者在洞内挖掘纵横交错的“棋盘路”;为了防止敌人用水、火、毒破坏地道,还在洞内设有卡口、翻板和防毒、防水门,或者将地道挖得忽高忽低、忽宽忽窄,还设有直通村外的突围口,并且在每个拐弯处都留有枪眼、陷阱和暗洞。这样地道便成了进可攻、防可守、退可走的地下堡垒。

有人总结山底村地道的特点:兼备四通——与高房工事相通、与各家各户相通、与瞭望台相通、与野外隐蔽洞相通;四交叉——明枪眼与暗枪眼交叉、高房工事与地堡工事交叉、墙壁火力与地堡火力交叉、瞭望台火力与地道隐蔽火力交叉;五防——防毒、防火、防水、防封锁、防破坏;五好——好钻、好打、好藏、好观察、好跑。这些周到的设计,都显示了山底村人的智慧和人民战争的力量。

经过全村老少一年左右的努力,山底村的地道修建有主巷1626米,双层地道304米,支巷13666米,大洞室2个,小藏身洞关口6个,陷阱4个,直通枯井的地道2条,通往距山底村1000余米太行山脚下的地道1条。还有指挥所、兵工厂、伤员治疗、妇女儿童躲避等设施,一应俱全。另外,通往附近王看村、宿风村的地道,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

山底村的双层地道设计,在全国抗战地道遗址中也是难得一见的,在抗战时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因为鬼子进村发现地道后找不到人就往地道内放烟、放毒,山底村人就用棉被和土堵住门缝,既防止了毒气进来,又不耽误与鬼子战斗。

有了地道的掩护和便利的作战条件,变被动为主动,山底村民兵们依托地道战、地雷战,在大量消灭敌人的同时,有力地保护了自己,为扭转战局,扩大敌后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山底这个小村庄因此也被载入抗日战争史册,《新华日报》太行版和《人民日报》曾多次宣传报道;在1938年到1946年间,该村先后被太行地区行署、太行军区授予“抗日模范村”“支前模范村”等荣誉称号。

由于山底村地处半山区,良好的土质具有很好的黏性,可塑性强,不宜坍塌,历经70多年地道依然保存完好,是迄今为止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抗战时期的地道遗址。

地道内有保存完好的抗金地道、黏土地道、双层地道、河床地道、钟乳石地道、迂回地道;陷阱、枪眼、通风孔、防毒门、各种开关盖等作战工事,既能防水、防毒、防火,又能防攻击、防破坏、防封锁。地面上的瞭望台、村民家中的锅台、树洞、水井、碾盘底,都有伪装的地道和射击孔。地道遗址内由于地形原因高低不一,最高的地方高度有一米七左右,最低的地方不过一米,宽度也在一米左右。地道埋深五米至七米之间,地道遗址内常年温度在二十二摄氏度左右,冬暖夏凉,不会因为四季气候的变化影响游客参观。

曾经参加过地道挖掘的董福吉老人,是唯一健在的参与过地道战的自卫队队员,老人家现年95岁,身体尚好,思维清晰,他向我们讲述了当时挖掘地道的情形。在一次扫荡中,日军调动1000多日伪军,企图血洗山底村。山底村民兵班班长刘玉尚带领3个民兵利用高房工事,将敌人先头部队300多人阻击在村寨门前,敌人大部队赶到后,民兵们迅速进入地道,转到敌人背后出其不意进行打击。民兵们利用地道神出鬼没、灵活应战,敌人无计可施只得仓皇而逃。这次战斗缴获枪支百余支,子弹两千多发。地道发挥了强大的作用,极大地提振了全村人民打击日寇侵略者的士气和信心。

山底村的地道始建于北宋末年,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1969年珍宝岛战役发生后,在国家“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号召下,山底村对抗日地道进行了第三次整修,进行备战。不过,这次整修并没有太大的动作,基本还是保持了抗日地道的原貌。

地道内的陷阱

愚公面对阻挡出路的太行、王屋二山,挖山不止,其精神感天动地。而山底村人民面对强敌,挖洞寻找保家卫国的有效办法,同样令人敬佩。

铭记历史,方能明白未来沉甸甸的使命。早在1961年,山底村抗日地道就已被邯郸市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虽然抗日地道已经成为凝固的历史,但是,其精神光芒一直在时光隧道熠熠生辉。

2007年以来,当地政府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分期分批有计划地对山底抗日地道遗址进行了有效的修缮保护,在对地道进行全面修缮和加固的基础上,对地道内杂物进行了清理,对村内街道进行了整修。同时,为深入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内涵,还修建了仿古文化一条街,开设了军事拓展模拟战场项目,使基地具备了接待游客的能力,成为峰峰矿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2017年借第二届邯郸市旅发大会的契机,累计投资六千余万元,对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景区进行提升建设,新建了军事拓展基地、红色广场、中国抗战地道体验馆等项目。

出生于山底村的著名军旅作家徐怀中欣闻家乡对抗日地道遗址重新进行整修,很是激动,除了捐款,还为遗址题写了匾额。

2009年,山底抗日地道遗址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被确定为河北省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2016年,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景区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北省国防教育基地”,并征集了500余件珍贵的革命文物,为爱国主义教育展厅增添了新的红色文化资源。2019年,入选全国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同年5月,央视《地理中国》栏目组来到山底抗日地道遗址,从专业角度揭秘地道洞穴之谜;而且,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成为央视大型纪录电影《根据地》拍摄基地之一。

今年年初,根据山底抗日地道战故事改编的网络电影《奇袭地道战》在优酷网热播。9月,山底抗日地道遗址出现在国务院发布的第三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

15.6公里的长度、70多年的历史、可歌可泣的人物群像,山底抗日地道不仅是一个军事工程,更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的生动写照,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景区同样在周边省市产生了较大影响,河南、山西、山东等周边省份的旅游爱好者也纷纷慕名前来参观学习。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到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旅游和学习的参观者已达数十万人次,他们被山底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伟大创举和宏伟的地下工程所惊叹,被山底人民为保卫祖国、保卫家园与敌人浴血奋战的英雄事迹所感动。

采访时,山底抗日地道遗址景区董事长马勇的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山底抗日地道遗址,不看很遗憾,看了很震撼。我想,除了庞大完备的地下军事工程让人震撼,更令人震撼的是山底村人民所表现出的百折不挠、顽强抗争的英雄气概。

马勇还兼任着中国红色文化研究会理事、峰峰矿区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在他心里,山底抗日地道遗址不仅是一个景区,更是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孵化器。马勇有一个硬气的网名:永不言败。我没有询问他网名的寓意和来历,但我知道,这个土生土长、敢打敢拼的中年汉子是听着抗战故事长大的,而今又和很多人一样挖掘红色文化,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在努力弘扬和传承着抗战故事和抗战精神。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份责任。 (崔东汇)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