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钩沉|蔚县常平仓:折射古代经济制度

2020-11-26 04:04:2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阅读提示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张家口蔚县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存。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常平仓,历经600余年,至今完好如初,仍可使用。

2011年,蔚县常平仓被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认证为“沿用至今年代最久的粮仓”。

值得注意的是,常平仓的“常平”不是这个粮仓的名字,而是这个粮仓的性质。平时高价购进谷物贮藏,等荒年减价出售的官府仓廒,称为“常平仓”。

可见,蔚县常平仓,不仅是后人研究古代仓储建筑的样本,更是了解古代经济制度史的一个窗口。

米粮川里的“国家储备库”

常平仓。贾晓摄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蔚县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2处,蔚州(蔚县旧称)古城的中心位置是鼓楼,鼓楼西侧便是常平仓。

蔚县常平仓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原来是明朝的蔚州卫仓,清初改为常平仓。从建仓以来,历经600余年,至今完好如初,仍可使用。2006年,常平仓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粮食储备关系国家的经济命脉和政权稳固,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储粮仓库的设置与管理。

古代粮仓有很多种,比如国仓(俗称皇家粮仓)、常平仓,散建在民间的义仓、族仓、社仓,专供军队使用的军仓,运输途中的漕仓等。

常平仓是官办粮仓,一般设在州府,在一定意义上说,有点类似现在的“国家储备粮库”。

常平仓俗称北仓,东西宽70米,南北长110米,四周围墙,占地面积约7700平方米。仓形高耸巍峨,宏伟壮观。坐北朝南的称“仓”,其余三面坐向的均称为“廒”。

常平仓内原有仓廒单体建筑共计十一座,今仅存五座,分三仓(东仓、西仓、中仓)、二廒(东廒、南廒),此外在东仓、中仓之间还有一座仓神庙和戏楼。

仓神庙、戏楼位于院落北部正中处,两侧东有正仓一座,西有正仓两座。两仓正南100米处遥相对应南廒一座,院落正东有东廒一座。院落东厢房五间,为管理仓廒住所。其他早年已毁的仓廒位置不详。

常平仓的平面布局及建筑风格,既不同于寺庙建筑,又有别于民宅建筑,呈现的是科学的实用价值和朴素简练的艺术风格。

“常平仓的建筑有一个突出特点,梁架大量使用穿斗结构,这在北方地区甚为罕见。”蔚县当地文物研究专家表示,“究其原因,一是十余米长的梁架在当时求之不易,二是穿斗结构更适合于粮仓大量堆积谷黍所产生的撑压力。”

常平仓山墙下厚1米,收分明显,除具有较强的抗撑压力外,还有防热、防鼠、防虫、隔潮等作用。

墙下部所置的方形透风孔,因具有较高的科学实用价值,也成为其他仓廒建筑的“样板”,后建的蔚县西七里河粮仓就是仿常平仓的样式而建。

常平仓保存有一座完整的仓神庙。

仓神又称廒神、仓官,传说为汉初开国功臣韩信。后人认为此神居于粮食仓囤之中,因而常在仓房内粮囤旁设立神位。仓神庙坐北朝南,与戏楼连为一体,也称一殿一卷式,或勾连搭,其面宽三间,进深五间。仓神庙,正五架梁,前后各出单步廊,整体梁架为九架椽屋。

更为奇特的是,常平仓内还保有一座戏楼。戏楼现存建筑为清乾隆年代风格。

为何戏楼和仓神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建筑却建在一起?

当地文物工作者在调查中发现,仓神庙前檐椽飞均被锯掉过,长短不一,说明先有仓神庙,后增建戏楼。

据了解,1932年,宋哲元部队将蔚县财神庙街并排四座戏楼其一(真武庙内的戏楼)移到了仓神庙前,仓神庙为后台,戏楼作前台。当时从常平仓北墙上刨开一个豁口,士兵一个接一个地从财神庙街传递戏楼的建筑材料。

院内广场宽阔,地理位置又最繁华,所以戏楼又当开会的主席台,成为县城最大的公众聚集场所。

据《蔚州志》记载:“常平仓在古楼西,旧名丰豫仓,廒十一座,共五十五间,道光中重修,额设仓谷三万五千石。”

蔚县历史上有米粮川之誉,盛产贡米。仓内所存均为谷子,远近适宜,丰年按额征购,遇有灾年,地方官府依灾情酌情放饭,其陈年小米,变得如大米一样白,虽索然无味,却不知赈救了多少灾民,帮助他们渡过了多少次难关。

古代仓储“黑科技”

位于常平仓内的仓神庙。贾晓摄

600余年的古粮仓一直沿用至今,直到2006年,常平仓还是蔚县粮食局县城直属库。

2011年,继成功申报了古城堡、古戏楼最多的县之后,蔚县申报的“蔚县打树花”“蔚县古壁画”“蔚县常平仓”三个文化遗产项目,获得“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认证。其中,蔚县常平仓被认证为“沿用至今年代最久的粮仓”。

常平仓能够“沿用年代最久”,离不开其隐藏的众多“黑科技”。这些技术细节,充分显示了古人在仓储方面的高超智慧。

比如东仓,建筑坐北朝南,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硬山布瓦顶,前出廊墙体为砖砌,屋顶开通风的悬山式天窗,窗内设苇席编织的小网,麻雀只能探入头,而身子进不去。

东仓次间、稍间前墙下部各设方形通风孔,又称透风,仓内地面高出透风,透风在室内为曲折迂回的线路,室内为半空心地面,时至今日,地面仍很干燥。而古城区内其他民宅地面皆潮湿,透风对隔潮防腐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此外,常平仓木架无油饰彩绘,雕饰朴素简练,与寺庙、民宅的华丽、细腻、繁缛的建筑风格迥异。

蔚县文保专家介绍,在古代,仓是总称,廒是贮粮库房,“仓廒”实为粮仓的统称。蔚县仓廒建筑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的一个特殊类型,它巧妙的布局、结构和形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水平。

明清时期,粮仓数十廒或百廒为一仓,每五间为一廒。为防雨季水淹,每个仓廒所选地址都在地势较高、阳光充足、通风透气的“风水绝佳”之处。仓廒中建官舍,四周筑有高大围墙,地下修有排水管道,各仓内外凿有水井,用以饮用及防火灾。

廒在建筑上基本采用通天柱的中国传统木架结构,中间四梁八柱,两山墙是插柁,前后有柱,中间排山柱直达屋顶,十分稳固。

廒房前后出檐,墙体为砖砌,厚达1.3米至1.5米,墙根留有气眼,以保持内部的相对恒温。廒内地基以三合土夯筑,铺有尺余厚的细沙或白灰,上墁方砖,砖上再用杉木垫底,用以防潮。

屋顶悬山合瓦清水脊顶,廒顶各开气楼,调节温度和湿度。为了驱虫防腐,廒内四壁还围置樟木。这些建筑设计和措施,既防潮又通风且保证安全,可以使仓粮历久不坏。

常平仓的利与弊

常平仓的“常平”,不是这个仓库的名字,而是这个仓库的性质。常平源于战国时李悝在魏所行的平籴,即政府于丰年购进粮食储存,以免谷贱伤农,歉年卖出所储粮食以稳定粮价。

因此,常平仓是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百姓的利益和愿望。

“常平仓”制度从宋代开始成为固定制度。

明太祖洪武三年,命州县皆于四乡各置预备仓(永乐中移置城内),出官钞籴粮贮之以备赈济,荒年借贷于民,秋成偿还,遂为一代定制,取代了常平仓。明末又在辽东、延绥一些边镇设立常平仓。

到了清时,常平仓的规置已经相当完整。清朝,常平仓款项主要来自地方财政收入、截留漕粮以充实常平仓的资金和富民捐谷。常平仓的作用除了平抑物价,还包括出借给农民作为种子、口粮,以解决青黄不接时农村发生的困难,同时达到仓谷出陈易新之目的。在大灾之时,也用常平仓谷赈济灾民。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储备的质量,每年出陈易新的部分约为总储量的百分之三十。

常平仓储量随着清朝国力的上升曾不断扩充,清朝由盛而衰,存谷也逐渐空虚以至枯竭。至清末,对于全国大多数地区来说,常平仓已经名存实亡。

1918年3月,蔚县重修了常平仓,改修东廒房五间。并有碑记,存谷500石,古廒一座,设管理人员3名。常平仓,从明初始建至今已600余年,历经数次的战乱,朝代兴迭,然而其功能、性质一直未曾改变。

解决“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问题,正是中国历代统治者的诉求点。

针对这种情况,常平仓登上历史舞台,成为备受统治者青睐的法宝之一。常平仓制度的发展脉络非常清晰,滥觞于先秦,肇始于西汉,成熟于唐宋,终讫于清末。该制度在发展过程中时废时行,上下绵延两千年。

但常平仓也有弊端。它是一笔巨大的流动资金,很容易被挪用,皇家自己就经常挪用常平仓的粮秣,加上各级官员层层扒皮,常平仓亏空甚多。为弥补制度漏洞,只好增派官吏,互相牵制,但时间一长,互相牵制的官吏间很可能媾和,结果编制增加了,行政效率却降低了。

常平仓制度虽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不免行生出虬枝蔓叶,但从总体上看,它是秉承了春秋战国时期范蠡的“平粜”论、管仲的“敛轻散重”论和李悝的“平籴”等先秦诸子的物价“常平”意旨。通过粮食在丰年或者收获的时候尽量多买进一些(籴),将其储备于仓中,遇歉年或青黄不接时再卖出(粜),以此来调节粮食供求关系。它实质上是我国封建社会所奉行的一项有效的经济管理制度。

“当王朝政治清明、国库殷实、社会安定时,常平仓制度就能较好地得到贯彻执行,对稳定粮价、救济灾荒和发展生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王朝政治腐败、国势衰微、社会动荡,甚至是地方割据时,常平仓制度往往就流于形式,有名无实,甚至是敛财害命的一种工具。”有研究学者表示,无论如何,常平仓制度在我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拯救过无数饥饿百姓的生命,这是必须给予肯定的。 (贾 晓)

■相关

常平仓对世界的贡献

中国几千年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丰富经济思想所传承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拥有诸多值得珍视的闪光点,不仅对中国古代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至今仍可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历史借鉴和思想启迪。

中国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期稳定,与常平仓制度的确立有很大的关系。西方历史上没有常平仓制度。因此,欧洲历史上一旦遭遇灾荒,很容易造成人口大批锐减,这类事件在欧洲历史上不胜枚举。而欧洲之所以没有常平仓制度,关键在于政权不统一。

近代以来,英国、日本也曾经想设立常平仓制度,都没有成功。最早借鉴中国古代智慧,成功建立常平仓制度的则是美国。

1907年,曾经有一位名叫陈焕章的清朝翰林,被选派赴美国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系学习,短短4年之内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写出了一部洋洋60万字巨著《孔门经济学》。这本书采用西方经济学框架,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做出了精湛研究,获得了高度评价。

在书中,陈焕章详细谈到了北宋王安石变法的内容。事实上,王安石的青苗法又被称为常平新法,这是因为这项政策并非凭空发明,而是建立在历史悠久的常平仓基础之上的创新。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暴发,其大背景是生产过剩。美国是农业出口大国,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市场对粮食的需求大增,从而提高了产量和效率。但是到了战争结束,各国市场日益封闭,美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而国内市场又消化不了,农产品价格开始暴跌。小背景是1939-1940年美国出现严重旱灾,作物大面积绝收。当时的美国基本没有国家粮食储备制度,私人农场主也较少储存粮食,所以美国在30年代出现了大量失业以及饥饿现象。

恰巧此时陈焕章的著作被再版,引起了先后担任美国副总统、农业部长、商业部长的亨利·阿加德·华莱士的关注。他对王安石变法的举措非常欣赏,认为罗斯福时代的美国与王安石时代的中国经济形势非常相似。一方面出现农产品过剩,一方面由于美国农业信贷系统本身为垄断集团所把持,一般农民无法取得贷款,土地被收回,生计日窘,只有通过政府向人民提供贷款,使农民们能够尽快找到生计,才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仿照王安石的青苗法,华莱士推动美国建立常平仓制度,一方面实施农业贷款,一方面收购多余物资和粮食食品,免费分发给城市人民。此举不但解决了饥荒问题,还保证了粮食物资价格的稳定,为美国度过经济大萧条起到了重要作用。直到今天,它仍然是美国政府农业政策的理论基础。

(文/贾晓)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