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给“基层减负”再加一把力

2020-12-08 03:33:1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近期,记者分两路跟随河南省委督查室暗访基层减负工作,一路上,听基层干部谈实情、吐真言,有肯定、有吐槽、有期盼。通过此次暗访,记者发现河南各地在精简会议文件,规范督导考核方面减负成效显著,在解决属地管理权责不一、为基层赋能赋权、激发基层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等深层次问题方面,经验探索与难点痛点并存。(据《新华每日电讯》12月4日报道)

发文、开会少了,干工作时间多了;检查督导少了,并且不是光问责,也能帮基层解决一些问题了……去年以来,一系列切中时弊、直击问题的举措陆续出台,着力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从报道中也可看出,工作中过度留痕、多头要材料等现象尚未杜绝,一些县市陪会现象比较突出、会议精细化程度不够等问题依然存在。

实际上,这些问题并非河南独有。从根子上减轻基层负担,还需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破解现实难题,给“基层减负”再加一把力。

“上级职能部门责任下放多,权力卡得死,涉及自身利益的事不愿放权。没有具体人员,经费也不到位,责任放下来我们接不住。”“现在任何事情都要求属地管理,对基层压力太大。基层没有执法权,更多是服务职能,但是现在出问题首先追究乡镇。”

过分强调属地管理,基层权责不清、责大权小、问责追责不问原因等现象还比较突出。这是基层减负的深层次问题,也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难以根绝的重要原因。

作为行政管理的重要手段,“属地管理”在明确责任、推动工作落实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可一旦“属地管理”成了筐,什么都往里边装,以属地之名“压担子”“甩包袱”,把分内工作、应担责任向下传导,就会导致“能力有限、责任无限”的错位,让基层不堪重负,与落实工作、提升效能的目标背道而驰,成了变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职责不清、边界不明是“属地管理”泛滥化、基层减负难进行的根源。在制度设计上厘清权责,在资源分配上放权赋能,才能让基层治理责任分明、有序运转。同时,划定“属地管理”事项责任边界,既强调“放权赋能”,也强调“权责一致”,才能避免“闭门造车”“拍脑袋决策”,制定出合实际、接地气、能落地的政策措施,才能减少“干多错多、动辄问责”的担心和疑虑,在容错激励机制上进一步改革,为实干者撑腰、为担当者担当,真正把广大基层干部的手脚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用在抓落实上。

“现在干部们都知道,事的重要性不是以会议文件多少来定的。基层减负,不叫你开会,你还得把事干好、干成功,让老百姓满意,你要把心思放到干工作上,不是放在开会发文上。”基层干部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基层减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探索实行一系列制度机制、工作规范,以钉钉子精神做好基层减负工作,就一定能激发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奋斗激情,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周丹平)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