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聚焦河北>>

马之胜:用心做好科研这件事

2020-12-15 19:08:35 来源:河北科技报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一个真正做科研的人,有着一双像老农民的手……这是单位领导眼中的马之胜;

认真、严谨、朴实,淡泊名利,亦师亦友……这是同事眼中的马之胜;

没架子,像朋友……这是桃农眼中的马之胜;

看桃树比看老伴亲多了……这是妻子眼中的马之胜;

干的都是自己该干的,没什么“高大上”的……这是马之胜对自己的评价。

今年57岁的马之胜,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以下称“石家庄果研所”)桃研究室研究员,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石家庄综合试验站长,兼任中国园艺学会桃分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地理标志鉴定专家等职务。从事桃树研究已有30个年头,他先后主持国家及河北省科研课题20余项,取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培育桃美琳、美阳、美博、美婷、美锦、美帅、美硕和早红蜜新品种8个,获得国家专利5项,制定桃树地方标准4个,出版学术著作17部,发表论文80余篇,曾获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优秀发明者”等荣誉称号。

对于马之胜来说,研究桃早已经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夏季,桃果实成熟季节,早晨5点到试验园里调查,上午9点多回家吃饭,然后到办公室,下午别人下班了,马之胜又回到地里。尤其是在桃树开花到果实成熟的田间调查关键时期,他一头扎进地里去观察树体、新梢的生长情况、果实生长动态、果实采收持续期长短等等。为了避免打扰,手机经常处于关机状态。

马之胜说:“搞农业就这特点,关键期必须盯住,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就得全身心投入。桃树是热水果,天气最热时正是最需要观察记录做试验的时候,虽然辛苦,但早就习惯了。我一般都是白天在试验地的时间多些,晚上写东西,总结一天的收获,有什么感悟和思考及时记下来,有时一些论文和综述什么的也是在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写成的。没有周六周日的概念,这一天忙下来感觉还挺好的。用句时髦的话说是‘累并快乐着’。”

石家庄果研所桃研究室主任王越辉的一席话,道出了对马之胜的敬佩之情:“有一次我到试验园采了一个桃果回实验室做测量,后来马老师问我:‘你是不是把那个果摘了?’50多亩的园子,那么多棵树,我摘了一个果子他都能发现,有谁能做到?对试验园里的每棵树他都了如指掌,这一点都不夸张,要想找哪棵树,有马老师在,根本不用查定植图。”

马之胜是个严谨的人,每年必做的播种、沙藏、喷药等工作都坚持亲自去做。他说:“搞育种,每一个杂交果实、每株实生苗都非常重要,亲自播种能保证播种质量,长出更多的杂种实生苗;桃核沙藏完后,有的没有裂开,这时需要轻轻砸一下外壳,让别人砸怕砸坏了;打药也是一样,一定要喷得周到细致,不能图省事,否则病虫害治不住,这样做看似费事,其实可以减少打药次数,节省农药用量和用工。”

马之胜说,搞果树育种周期长,必须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甘为人梯。桃树育种从杂交到结果、到成为一个新品种,一般需要十几年。为缩短育种周期,马之胜想方设法提高育种效率。他从严格筛选亲本入手,反复查阅亲本资料,了解其基因性状、来源等,亲本选得好,后代出优株的机会就多,育种效率就高。国内其他科研单位的人来他的实验园参观交流,都说这里的优株率真高!

为培育更优秀的品种,马之胜改革育种技术,提出了自交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通过自交一方面可以培育新品种,也可以判断基因型,同样可以获得自交纯合体,再利用纯合体之间的杂交获得杂种优势类型。他说,培育自交纯合体一代一般得4年,也许到六代以后才可能出成果,需要的时间太长了。目前他已经做到了第四代纯合体,这项工作走在了国内桃育种领域的前头。马之胜认为,这是对育种、对生产都有益的工作,必须坚持做,同时这也是为后辈打基础。

提到育成的新品种,马之胜说,确定育种方向要用倒推的方法,要选消费者喜欢的、吃着方便的、品质优良的品种。目前,他培育的新品种有鲜食黄肉、离核、采收期长的“美锦”,有黄肉、离核、不裂果的全红油桃“美婷”,有早熟个大的“美博”,有离核、黄肉、中秋国庆上市的“美阳”等等,这些都是经得住市场考验的好品种。目前在离核、黄肉桃和优质育种方面,石家庄果研所在国内处于领先的地位。

马之胜爱动脑子。他一直记得石家庄果研所的老前辈刘承晏曾说过的一句话:“一定要学会观察,带着问题做研究。”他善于学习和总结,平时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结合科研成果指导生产实践。关于黄肉桃和果实大小的问题,他就写了6个综述。近年来,他潜心研究提高桃的内在品质的技术,提出了“三增三控一适”品质提升技术。“三增”是指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树体光照,增加钾肥施用量;“三控”是指控制产量,控制氮肥施用,控制灌水数量和次数;“一适”就是适时采收。这些已被写入国家桃产业技术发展报告。

马之胜是个较真的人,纠正了许多桃生产上的误区。以往人们认为桃树花期不能浇水,经过多年实践,马之胜提出,桃园花期遇旱必须浇水,利于开花,但不旱时花期不要浇水。对于花期打药的问题,马之胜说该打时一定要打,蚜虫在开花末期打效果更好,基本不影响坐果率,但注意次数别太多。对于桃树重茬病问题,马之胜研究发现,是残留的根系腐烂分解产生的化学物质对新栽树的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解决的办法是刨树后把土里的根捡干净,实践证明这样做既简单效果又好。对于配置授粉树问题,以前的教科书上说桃树建园要按4∶1的比例配置授粉树,马之胜说给无花粉品种配置授粉树时,授粉树与品种的比例应该达到1∶1。

这些年,马之胜给桃农讲过多少次课早就数不清了。他说,给桃农讲的技术,必须得自己做过才能讲,让果农信服。有一次讲课,一位“刁钻”的桃农找了一株他认为最难剪的树,想“考验”马之胜。马之胜先给他讲了修剪的依据,又亲自动手作了示范,有理论有实践,说得仔细,大家听得明白,这位桃农一下子就服气了。

深州甜源蜜桃基地的张少卿告诉记者:“马老师特别朴实,接地气,做事非常认真,采用他提出的‘三增三控一适’技术,我们这儿的深州蜜桃也有了小时候的味道,消费者很满意,回头客多了,我们园子的收入能比其他园子多20%。”顺平县望蕊山庄的张国桥说:“马老师是专家,更是朋友,十几年来,帮助我们引进了十几个新品种,手把手教我们种植管理技术,现在我们园区的桃不仅在京津冀销售,还远销到了东北三省及上海等地。”

采访马之胜,他说:“我没啥好写的,我做的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我要求自己安心做科研,尽全力把事做到完美,不图名不图利。”

这就是马之胜,一个求真务实、深入一线、潜心研究、不懈攀登、甘为人梯、淡泊名利的科研人。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河北科技报记者闫芝莉)

责任编辑:张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