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河北承德:绿色引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0-12-20 03:06: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绿色引领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河北承德全力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

冬日塞罕坝,大地被白雪覆盖,天空却属于落叶松、樟子松和云杉,茫茫林海遮蔽了连绵白雪,尽显生态之美。这是河北承德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的有力见证。

为全面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国将打造一批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样板。

2019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承德市以“城市群水源涵养功能区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承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承德市委书记周仲明表示。该市聚焦“水源涵养功能不稳固、精准稳定脱贫难度大”两大瓶颈问题,实施“水源涵养能力提升、绿色产业培育、精准扶贫脱贫、创新能力提升”四大行动,探索独具特色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路子,力争到2030年全面建成“涵水产流、阻沙保土、永续利用”的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绿色发展先行区、著名国际旅游城市。

坚持生态优先,全面提升水源涵养能力

寒冬时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现场树木排成行、连成片,几名工人正忙着给景观树穿“御寒衣”。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春起风沙、夏发洪水。”哈里哈乡党委书记张永成介绍。2016年起,该县坚持生态修复与绿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实施了净化水质、疏浚河道、防洪治洪、观光休闲“四位一体”的湿地保护模式,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共赢。

哈里哈乡的生态变迁,见证了承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扎实步伐。多年来,承德持续实施造林增绿提质、流域水生态改善、风沙源综合治理、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每年营造林70万亩以上,有林地面积已达352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9.45%;全市草原面积达到1199.6万亩,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提高到73.6%,构筑起京津生态屏障。

去年以来,承德编制实施了《承德市京津冀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25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6617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42.06%。持续深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完成退化草地治理768万亩,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5平方公里,治理河道总长294.5公里。

该市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组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建立了生态环境司法与执法联动机制。把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考核体系,建立差异化绩效考核、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着力推动生态环保责任落实到位。

承德地处滦河、潮河、辽河、大凌河“四河之源”,全市每年产水量37.6亿立方米,是“华北水塔”。为护好京津“两盆清水”,该市把河湖长制上升为河湖长责任制,设市县乡三级总河长391名,分级分段设四级河长5229人,并建立联合督查巡查执法制度,配备河湖管理员5699人。

深入实施“涵水、保水、治水”“三年百项重点工程”“800里滦河百项水质保护工程”等,全流域建设了可视化监控体系,实现了全域1500条河流全覆盖。全域19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保持100%,水环境质量全省领先。

加速产业蝶变,唱响绿色发展主旋律

登上承德县三沟镇二沟村正北沟山坡,放眼望去,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这里原来是4000亩的闲置荒山。”国家电投正北沟100兆瓦光伏电站负责人蒙井秋说,目前该电站年发电量约1.2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66万吨。

绿色生态,不仅是承德的“烫金”名片,也催生出更多绿色产业。

“大风刮黄金、河水淌白银、阳光洒珍珠、温泉似宝盆”,好生态催生承德清洁能源项目全面开花,清洁能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该市按照适度发展风电,重点发展光电,深度挖潜水电,积极开发生物质、地热等清洁能源,加快发展能源装备制造,强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生产应用产业基地。

持续推进总规模360万千瓦的丰宁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序推进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三期工程,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已达到627.48万千瓦,年发电109.19亿千瓦时。同时,全力支持远景能源、特变电工、金风科技等装备生产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在青山绿水间书写发展优势,该市以生态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体,深入推动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大力引进京津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企业,打造国际医疗康养休闲基地。

文化旅游产业,深入实施“旅游+”战略,国家“一号风景大道”、武烈河百里休闲旅游带、皇家文化体验旅游带等7条精品示范带建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蟠龙湖特色小镇群、怡达山楂小镇等总投资940亿元的40个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强力推进;旅游大数据、“一部手机游承德”等智慧旅游平台日趋完善。

医疗康养产业,以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防治基地为龙头,以“六位一体抗癌模式”为核心,集中打造将医疗与森林康养、温泉疗养等结合起来、融合发展的京郊医养基地和中国北方高端康养中心。

大力发展大数据的核心产业、关联产业和衍生产业,加快建设阿里云承德大数据可视化研究院,全力建设5个“互联网+”和8个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项目,大数据企业发展到26家。承德先后被列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京津冀旅游大数据示范区、“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核心支撑城市。

“生态似水,发展如舟。”一年多来,承德坚持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绿色增长,走出了一条将生态资源持续不断转化为绿色经济的特色之路。仅2019年,承德就实施亿元以上绿色产业项目281个、完成投资405亿元,绿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

发展绿色农业,用生态建设推动增收脱贫

平泉市卧龙镇八家村贫困户刘彦龙一家7口人中有6个病号,他每年农闲外出打工,却挣不了几个钱,外债越来越多。

一筹莫展之际,绿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文秀主动找上门来,告诉他可以免费到绿河现代食用菌园区领种两个菌棚。

“菌棚是园区建好的,菌棒是园区赊的,配套设施是园区提供的,销售是园区兜底的。”有了好政策,刘彦龙终于靠种植食用菌脱了贫、致了富。

“实施可持续发展示范区议程创新,根本落脚点是为了改善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而对于承德这个河北最大贫困地区来说,实现精准稳定脱贫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承德市市长常丽虹说。

为破解这一难题,该市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带动脱贫攻坚。按照“一环六带”农业产业布局,加快建设食用菌扶贫产业环和蔬菜、中药材、马铃薯、肉类、奶牛、干鲜果品六大特色扶贫产业带,实现产业扶贫项目对贫困村和贫困户“两个全覆盖”,形成以产业带动脱贫致富的发展新格局。

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原则,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乡村,因地制宜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特色林果业扶贫、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和家庭手工业扶贫,拓宽脱贫增收渠道。

突出绿色食品、现代中医药、医疗康养三大特色,加快发展绿色食品及生物制药产业,大力推动“食、药、医、健、游”五位一体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的绿色食品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

绿色食品方面,以“承德山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为龙头,整合全域优质农产品资源打品牌、拓市场,形成了独具特色与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建设供应京津冀高端消费市场、辐射全国的绿色有机产品加工和集散基地。

生物医药方面,加快推动百万亩中草药基地建设,深化颈复康、天原药业等重点企业与中药材科研院所合作,打造中国北方最大的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基地。

截至目前,该市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462家、医药制造企业20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1.2%,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8.6万亩。

以绿色农业为依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扶贫产业特色化、规模化、园区化。累计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2家,成立农村合作社1.3万家,贫困人口产业收入占比达40%。

目前,该市所有贫困县、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 (河北日报记者 李建成)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