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纵横谈|给食品浪费套上法治“紧箍”

2020-12-24 07:22:4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贾梦宇 周丹平

点了一桌菜,剩下一大半,食客们请注意,今后下馆子点餐不要太任性!12月22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草案明确,餐饮服务提供者可以对造成明显浪费的消费者收取处理厨余垃圾的相应费用,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提供小份餐等选择,不得诱导、误导消费者超量点餐。(据新华社12月22日报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一个时期以来我国餐饮浪费问题一直存在、并且时常反复。有数据显示,每年仅城市餐饮浪费就超过340亿斤,这还不包括居民家庭饮食中的食物浪费。除了消费环节的浪费,我国粮食损失浪费还存在于生产、储存、加工等环节,每年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

为了到达餐桌,每一粒米都历经艰辛。餐桌上的浪费,损害公共利益,影响社会文明,助长铺张浪费、相互攀比的奢靡之风,更关乎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对一个国家来说,粮食安全是最基础的安全。我国去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6384万吨,比2018年增加594万吨,但粮食安全隐忧仍在。我国十几亿人的粮食问题,始终是一刻都不能忽视、不能放松的大事,来之不易的食品实在是容不得丝毫浪费。

长期以来,我们主要以倡导、自律向餐饮浪费说“不”,即使有一些收取剩餐费、禁设最低消费、按需点餐、光盘奖励、剩菜打包、半份菜、小份菜等减少食品浪费的规范性要求,往往也是停留在“软约束”层面,难以形成强有力的约束,餐饮浪费现象难以绝迹。

遏制食品浪费乱象,立法是有力武器。反食品浪费立法,意味着节约粮食、反对浪费不再只是呼吁和号召,而是将近年来我国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上升为法律规定,体现了对粮食的深层次节约和保护,发出了遏制食品浪费的“最强音”。

值得一提的是,反食品浪费法草案共32条,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都作出了相应规定,明确了各相关主体的责任,有利于建立长效机制,发挥法律的引领和规范作用,给食品浪费套上法治“紧箍”。比如,通过立法要求餐饮服务提供者不准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通过倒逼消费者节约意识的形成,有助于从源头遏制餐饮浪费。再比如,针对一些直播平台“大胃王”吃播浪费严重,规定制作暴饮暴食等音视频或被追责,有利于遏制宣扬浪费与暴食的恶劣风气,既可助推反餐饮浪费法治化,还可以大力弘扬传统美德、促进社会道德水平的全面提升。

文明的养成,需要道德的约束,还需要法治的护航。反食品浪费立法,以法治的方式为社会树立起了明确的文明标尺。当然,厉行节约,治理“舌尖上的浪费”是一场“持久战”。只有各地相关部门严格执行,才能以良法善治之功,收移风易俗之效,让勤俭节约之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融入我们的生活,使食品浪费乱象得到更严格的约束,使粮食安全得到更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高小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