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倾情巨制新春特别版:大河之北·海洋篇

2021-02-16 09:00: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在全国近2万千米海岸线中,河北487千米的海岸线长度并不突出。

但就河北所辖海岸线上,从秦皇岛、唐山,经天津抵达沧州,从北向南依次展示着岩石海岸、砂质海岸和粉沙淤泥质海岸三种海岸类型,堪称海岸大全。

渤海,为什么将河北的海岸线定格在现在的区域,我们所见的海平面又是否始终不变?

什么样的地质动力造就了河北的海,河北海岸的不同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地貌特点?为什么沧州的渔民要等潮出海,秦皇岛被称为沙软潮平? 关于海洋的开篇,我们就从镶嵌在河北大地上蓝色宝藏——渤海的形成和海岸类型说起。  

详情>>河北自然地理解读 大河之北 海洋篇 千里海岸

渤海是我国内海,营养盐丰富,是众多虾、蟹、鱼类的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被称为黄渤海渔业的摇篮。

河北位于渤海腹地,海洋生物多样性非常丰富,曾盛产中国对虾、三疣梭子蟹、红鳍东方鲀、牙鲆、半滑舌鳎、梭鱼、海蜇、毛蚶、青蛤、文蛤、杂色蛤、缢蛏等多种经济物种,中国对虾曾大量出口创汇,获全国地理标志的黄骅三疣梭子蟹、唐山河鲀在国内外市场也久负盛名。 在沿海的滩涂和潮间带上,还有占据了全省水产品总量半壁江山的海水养殖及相关产业:秦皇岛一带养殖的海湾扇贝占据了全国近7成市场,唐山养殖的红鳍东方鲀占全国出口河鲀的6成,而沧州海兴一个700户人口的小村已成为影响全球卤虫价格的卤虫交易集散地…… 丰饶之海,带来的还不止这些。那些从海边湿地经过的候鸟,那些成长于湿地、盐碱地土壤中的各种植物,它们和谐共生,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渤海。  

详情>>河北自然地理解读 大河之北 海洋篇 蓝色宝库

盐,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物品。

我国的食盐,按照来源分为海盐、井盐、矿盐、湖盐等。 两千多年前,河北就是重要的海盐生产区。如今,河北省487千米海岸线上,分布着黄骅、大清河、南堡盐场,它们是我国四大海盐产区中渤海盐区的组成部分,也是著名的长芦盐区一部分。 咸腥的海水,是如何变成白花花的盐? 千百年来,盐给海岸线上的河北人带来了什么? 如今,人类最古老的商品之一——盐,又在怎样的延展中焕发独特的韵味?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河北海岸线上的盐场,为您讲述海盐背后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详情>>河北自然地理解读 大河之北 海洋篇 海盐传奇

河北是全国最早开展滨海旅游的省份,其起点便是被称为避暑胜地的北戴河。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河北岸线独有景观。这里山海相接,沙软潮平,加之厚重的人文历史,鲜美的饮食,无不为人们度假休闲提供着别样体验。从秦皇岛到唐山乃至沧州,基于地理条件上的滨海旅游,也呈现出各自特点。 让我们一道探究关于河北滨海旅游的源头和未来,一起去寻找河北滨海旅游的打开方式。  

详情>>河北自然地理解读 大河之北 海洋篇 岸线胜境

靠海吃海,绝不仅仅指从大海中获得海洋产品,领略滨海自然风光。

人类很早就有利用海岸线的天然地势,发展海上运输的记载,在我省所辖的渤海沿岸,最早的自然港口始于2700多年前。 今天,在我省海岸线上,从南至北,排布着黄骅港、唐山港(包含京唐港区和曹妃甸港区)、秦皇岛港。 辐射冀中六市、打造雄安新区最便捷出海口的黄骅港;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打造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的唐山港;作为全国北煤南运枢纽港,转型发展集装箱运输和邮轮母港的秦皇岛港。 渤海港口群的崛起,极大地拉动了沿海经济。那么,这些港,为什么建在这里,它们又是如何运转的?它们的建立又带给腹地什么?  

详情>>河北自然地理解读 大河之北 海洋篇 港群崛起

我们从海洋中获得各种资源,也借助海洋拓展我们的生存空间。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核心地带,有3个沿海市和11个沿海县(市、区),拥有7200多平方千米管辖海域,布局有3港4港区。海洋,对我省的环境影响和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就要求我们更加了解海洋,保护海洋,探寻一条可持续开发利用海洋之路。 近年来,我省在保护湿地、修复沙滩、赤潮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也在增殖放流、海洋牧场、海洋观测、海水淡化等领域持续探索,这一切,都是为了让海洋走向蔚蓝。  

详情>>河北自然地理解读 大河之北 海洋篇 碧海清波

(撰稿:白云 海报制作:王戬芬 编辑:吴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