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河水破冰,大雁北归……工作日第一天迎“雨水”节气~

2021-02-18 06:12: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2021年2月18日,辛丑牛年第一个工作日迎来“雨水”节气~

“雨水”是紧随立春的第二个节气,它一般在公历年的2月18日或19日到来。和谷雨、小雪、大雪等一样,雨水也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一时节,温度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

因此,“雨水”意味着春风逐渐吹遍大地,冰雪消融,就连北方的空气也开始变得湿润,处处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从天文学上讲,“雨水”节气是太阳到达黄经330度的时刻。从气象学角度来说,“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最高气温一般能够升到0℃以上,南方不少地区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此时,油菜、冬麦等普遍返青生长,对水分的要求较高。

·雨水三候

雨水一候獭祭鱼:雨水时节,“此时鱼肥美,獭将食之,先以祭也”,是说水獭把它捕获的鱼都在岸边码放好,嘚瑟一下,但在想象丰富的人们看来,这如同祭祀时整齐摆放的供品一样。

雨水二候候雁北:所谓候雁北,说的是鸿雁向北迁飞,途经此地。九九歌谣中“七九河开,八九雁来”的“八九雁来”正是候雁北。大雁从越冬地向度夏地飞去,途经我们的观测地,或许会在本地“服务区”歇个脚,加顿餐,喝口水。

雨水三候草木萌动:无论是雨水一候獭祭鱼还是雨水二候候雁北,都未必能够给人带来持久的触动和欢喜,真正能够使人感受到春意初生的,是草木萌动。雨水开始,草木有些在地下萌芽,有些在地上萌发,仿佛是天人相与的洋洋喜气。

·雨水习俗

当“雨水”节气到来时,大部分情况下,由于春节刚过去不久,年味儿尚有余韵,又多半与元宵节的日期相近,所以,这时的欢乐气氛往往更加红火。

>>忙农事

“雨水”节气到来,全国大部分地区严寒多雪的冬季已经过去,降雨开始并逐渐增多,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雨水”节气在南方,被称为“可耕之候”,春耕、春灌、播种、育苗、施肥、防冻、嫁接果木等农事活动便要陆续展开了。

>>回娘屋

回娘屋是流行于川西一带的一项风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女婿要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去给岳父岳母送节,称为“接寿”,表示对辛苦将女儿养育成人的岳父岳母的感谢。

>>撞拜寄

在一些地方,“雨水”节气是一个很富有人情味的日子。在川西民间,早晨天刚亮,一些年轻的妇女便牵着儿女站在大路边,等待第一个从面前经过的行人。当有人经过时,无论男女老幼,都会拦住对方,让年幼的儿女磕头拜寄,给对方做干儿子或干女儿,称为“撞拜寄”,希望孩子能够健康长大。

>>占稻色

通过爆炒糯谷米花,来占卜当年稻谷收获的丰歉。“成色”的好坏,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来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则是收成越好;而爆出来的米花越少,则意味着收成不好,米价将贵。

·雨水养生

初春乍暖还寒,这种变化无常的天气及较大的温差,很容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那么“雨水”节气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春捂要恰到好处

“雨水”期间要注意“倒春寒”现象。雨水之后空气中水分增加,导致气温不仅偏低,而且寒中有湿。这种湿寒的气候对人体内脏和关节有一定的影响。

需要提醒的是,市民不要过早减去外衣,以缓慢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适应新的气候条件。

大家都说“春捂秋冻”,那么春捂到底要捂哪里?

在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更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上。腿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

与其上身穿厚厚的大衣、羽绒服,下身的衣裤鞋袜却过于单薄,不如加强腿和脚的保暖,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体弱者不宜用冷水

尽管有种说法称,常年用冷水洗脸可以起到保健的作用。但在雨水时节,年老体弱者若用冷水洗脸、洗手,湿寒很容易侵入关节,加之没有充足的阳气驱寒于外,湿寒滞留在手上,就容易酸痛,重则变形,湿寒滞留在头上就容易出现疼痛等症状。

另外,在春季时期,湿冷犹存,洗头后应该及时用风筒吹干。否则,水湿留于发际再变凉,很容易使湿寒聚于头,由表及里深入颅内,导致头痛。

不宜做过于剧烈的运动

早春节气,北方还算比较寒冷~活动太剧烈,体内能量(中气)容易消耗太过,导致肝气外泄,出现发热、上火等。可做散步、打太极拳等轻松的运动,让肝气慢慢和缓上升。

>>暖湿天气注意脾胃气滞

《黄帝内经》说“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降雨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先平时喝水尽量喝温水。一些人在春季容易出现所谓的上火症状,不宜轻易饮用凉茶,以免导致虚火更甚。

另外,注意食物清洁与保鲜,避免出现腹泻等问题。这时候不可以盲目进补,避免助阳外泄,同时避免因肥甘厚味滋腻脾胃,肝郁脾虚,脾失健运,造成水湿不化、聚湿生痰、助长湿滞,导致一系列的脾胃问题。

总的来说,“雨水”时节虽然渐暖,但天气变化不定,忽冷忽热,乍暖还寒。要格外注意保暖,穿衣着装要谨记“春捂”原则,以防着凉感冒;注意健脾养胃,饮食上少油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河北新闻网综合新华社、中国天气网等,编辑苏琳)

责任编辑:苏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