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文化人眼里的“别样年味”:年大月小日子长

2021-02-19 03:17:2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日报记者韩莉摄

主持人:韩莉

特邀嘉宾:李春雷 梁勇 康志刚

王宏任 靳军

春色应来早

主持人:韩莉

年三十,夜幕初临,小区里新挂的红灯笼亮了。光下影里有三三两两戴口罩的人在遛弯儿,遥遥招手,和邻居道声过年好——过年,确实好,扑面而来的和气喜气福气,挡不住的温暖甜蜜热闹。家家户户窗子里温润的灯光,映出重重叠叠的身影,听着此伏彼起的笑语欢声,好个“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喜庆光景。

也有人放缓脚步,有一句没一句聊起天来。“我家南京的,头一回,没回去过年”“我们天津的”“俺们黑龙江”……想想自己的老家不远,平添几分近乡的自豪与庆幸。一阵恍惚,记忆的潮水汹涌而来,看到曾经的年,那时的自己。老家,除夕,五六岁的我,十来岁的我,刚出大学校门的我,分开又重叠,倚着门框,呵着手,看年轻帅气的老爸和叔叔洒扫庭院,挂灯笼贴春联,看他们故弄玄虚地“变”些我们姐弟最爱的小花炮出来,钻天猴滋儿一声锐响脱手,每一粒哑掉的鞭炮被我们掰碎点着做成“呲呲花”;看奶奶和妈妈婶婶边剁馅包饺子边聊天,风箱“呼嗒”,一年不用的铁锅土灶吐出热气,小狗摇尾欢叫,一切的一切清清楚楚在耳边,在眼前。三十晚上的电视前围着团团圆圆一家子,但奶奶是坐不住的,得到前院去时时添香换蜡。时间节点那么清晰,几点开始煮饺子,几点去放吃饭前那挂鞭,几点摆好瓜子、花生、糖瓜、芝麻粘,剥好橘子洗好苹果等着看春晚,几点又去点辞岁鞭炮,几点老爸准时热上一锅当夜宵的饺子包子方便面,一年年,准时而又充满仪式感。踩着细碎冰碴站在院子里,总有掉落到头上的炮仗纸屑,又兴奋又害怕,反正跟着炮声尖叫也不会有人听见。那时的年喧嚣热闹。

沉浸回忆中,心里隐约升起几分失落。忽听手机连响,各个群此起彼伏“欢脱”起来:“年夜饭上桌没有,来呀,视频连线干一杯”“看看,这你二婶做的水煮鱼”“不能光吉庆有余,咱们还得饺子就酒,越过越有”“老同学们,咱们一起给老师拜个年吧”“红包到,心意到,快抢”……的确,年到,心意要到,彼此的牵挂躲不掉,我们依然在“念”。就算,往常,回家过年是“不由分说”,是“必须一定”。今年,面对依然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就地过年也无妨,不能拎着大包小包回家看看,给爹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却不耽误跟家人朋友的云端相见。“反向投喂”很时髦,长辈准备好的半成品年货千里万里快递而来,煎炒烹炸略做加工,就是有着家味的热腾腾年夜饭。

年到,兴致便到,玩玩乐乐自不可少,我们照样得“看”。很多年,央视春晚是除夕的唯一主菜,是一家老少必吃的大餐,也因此,我们一年又一年,专心地盼,认真地品,挑剔着它的不圆满不完美。而如今我们跟前儿,碗碟众多、眼花缭乱,卫视、抖音、b站,各路综艺、春晚轮番登场,省内各地更是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平台齐发力,近千项活动进了千家万户,线上有春联展,线上进博物院,线上有网络春节云联欢,东一筷子西一勺,菜多味全,我们对哪一盘都难免口下留情,下手温柔起来。

年到,有了空闲,便更有了对诗与远方的执念,我们还是要“转”。就算不能远行,“小半径”游反而离“团圆”这个欢乐的圆心更近,让人看清眼前的风景,不必舍近求远。正定,南城门下人流如织;正阳楼音乐现场,乐声起,孩子翩翩起舞,口罩也遮不住情侣的盈盈笑脸。抱犊寨应了初生牛犊的好兆头,更多人走了赵州桥,爬了苍岩山。

春节来了,又走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有人说年味淡了,其实不过是方式变了,狂欢式节点型的畅快热闹,变成了诸多小确幸绵延不绝、余音袅袅的岁月静好。年是啥,是作家李春雷所说的由富裕而振兴,由小康而大同的好日子;是学者梁勇呼唤倡导的和谐、和美、和睦;是评论家王宏任有关岁岁如常的思考;是弥漫在作家康志刚笔下正定古城中的人间烟火气,也是作家靳军述说的易县网络春晚和画“年”小姑娘眼中的生动鲜活……年大月小,日子长。让我们听听这些文化人眼里口里的牛年春节的“别样年味”。

过年了,春天来了。

除夕夜别思 □李春雷(作家)

牛年春节,我在邯郸老家过年。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故乡村庄四周的路口依然封闭,唯留一条主路出入。村民们都按照通知规定不外出、尽量电话或视频拜年。

整个小村,像一座安静的围城。

天空蓝汪汪,阳光雪亮亮,空气香喷喷,春风暖洋洋。“围城”中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温热且淳朴。家家门口春联上的主角,多与“黄牛”与“灵鼠”等生肖相关,而长辈们更乐于向晚辈们讲述属相与命运的关系。

现代社会,传统乡愁,在小村的空气中悄悄地撞击着、融合着……

看着这些,也引起我更多的思考。

十二生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生命昂扬的图腾,寄寓着美好祝愿。但细细想来,这其中,十一种动物真实存在,只有“龙”属于虚构。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虚构一个动物作为守护神呢?肯定有其深意。

是的,这正是中华先民的大智慧!

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进化,是一个漫长且残酷的淘汰过程。大自然既哺育了人类,又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类。在极端残酷的生存竞争中,人类不得不从根本利益上建立、调整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形成了最原始、最朴素的精神世界。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十二生肖,正是自然界与人类生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代表。

“龙”像什么?既像天上鸟,又像水中鱼,更是闪电的模样、狂风的姿态,它代表着人类对天地的敬畏和对安详的祈愿。而另外十一种动物呢,无论是最凶残的猛虎毒蛇,还是与我们关系最亲密的牛马猪羊,都是人类必须处理好的重要关系。为什么把鼠放在第一位,也许因为它的生命力顽强……

人类在生存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与其他物种共生共存、相依为命。只有这样,才能在夹缝中生存,在生存中昌盛。

人类文明,就这样长成了参天大树。

如今,人类文明已经科学化、现代化。但人类最根本的威胁和依靠,依然如故。

虽然科学可以预测气候冷暖、风霜雨雪,人类也已进入太空,但永远面临未知。处理好宇宙关系,是地球的根本利益,因为那是人类的终极安全与幸福。至于与动物界的关系,更是如此。看得见的猛虎日益少见,然而,病毒猛于虎!

比尔·盖茨说过,未来,传染病是比核武器更大的威胁。更多的生物学家警告人类:病毒,是地球上最后一种敌人。

比如当前依然流行世界的新冠病毒。

截至目前,即使全世界科学家联合攻关,新冠病毒的源头和生存、变异方式,仍然云里雾里。

正是这些云里雾里,导致了眼下世界各国的争论纷纷,导致了千千万万游子的异地过年,导致了我的故乡的半封闭状态……

但愿,新冠疫苗能够大显神威。安全与健康,是人类文明永恒的初心和归宿!

今年七月,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日。七月,正是核桃即将成熟的季节。人类文明智慧的大脑,亦如核桃,正在更加成熟与丰满。而我们的道路,也更加宽广,由富裕而振兴,由小康而大同!

宅家年味长 □梁 勇(学者)

今年的春节,我们宅在家里,没有那么多酒友的约会,没有拜年的繁文缛节,没有鞭炮惊扰,读书写字慢生活,反而对友情、亲情、爱情、乡情有了更多的体悟和思索。

我出生在邢台南宫姥姥家,14岁才随父母回到石家庄郊区农村,所以对冀中民俗有着深刻的记忆。而此番“宅年”,让我在对古老年俗的追忆中,细细品味着铭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里的文化传承。

腊八是进入腊月的第一个节日,腌腊八蒜则是祖先一项了不起的“舌尖上的发明”,利用腊月低温让米醋沁渍大蒜而呈现翡翠般的绿色。而如今,家家有冰箱,只要把米醋腌制的大蒜置入冰箱,一年四季都可以腌腊八蒜,但腊八腌制的“腊八蒜”不单单是一种食材,还浸润着我们对农业时代古人智慧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美好寄托。所以,腊八粥和腊八蒜,注定成为腊八节最经典的中国文化标志。

享受节日的礼物和美食,我不禁想起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中那句千古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只有积淀了独特文化标志的节日,才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流传。节俗之间还有科学的逻辑,这是中国春节的独特魅力。

民以食为天,食以灶为先。所以我们祖先创造了灶神,农业时代的每个家庭灶台上都张挂灶神、灶母画像,一年的烟熏火燎必定让他们灰头垢面,于是又有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用甜美糖瓜抹在灶神嘴上,烧其画像送他去天庭述职。二十四,家家户户就打扫卫生了。如今城镇家庭早已不供奉灶神了,但腊月二十四打扫厅堂,明窗净几准备过年的节俗,我们一直坚守。

许多古老的年俗,中国人早已传承百代,把农业时代冬闲过年的每一天安排得忙碌而温馨,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参与感,这就是中国节俗的不同寻常之处。如今,我们已告别小农经济的家家磨豆腐、割肉、宰鸡,甚至很多家庭很少蒸馒头,但春节前购置过年食材,亲朋好友间互赠礼品的习俗仍然延续,可见年俗强大的影响力。

春节年俗是名副其实“最文化”“最中国”的元素,中国春节的文化自信,当是红红的“和”字。“和”是闪耀人性光辉和人文智慧的中国文化精髓,春节最讲究“和谐”“和美”“和睦”“和顺”“仁和”……凝练了中国语言中最具魅力的祝福语,传递着美好、向往、幸福、祥瑞。宅家度假,岁月静好,不能忘记,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懂得感恩,珍惜时光,淡定从容,人与自然方能和谐共生。

古城自安然 □康志刚(作家)

我们正定贴春联颇有讲究,要在大年三十中午之前贴好,然后放鞭炮,煮饺子。今年,依然是我和爱人贴春联,天气晴好,阳光煦暖,因为有小孙女和小孙子围着瞧热闹,就比往年更有意思。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帮父亲贴春联的情景。红彤彤的春联一贴上门框,立刻满院生辉,过年的气氛足了!春联,让春节深深地烙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赋予了这个节日更深的意义。

对于正定人来说,今年的春节有些特殊。此前,人们放下生计居家隔离,不敢有半点马虎,如今抗疫形势好转,年味已悄悄地遍布古城的大街小巷。我家住在四合街,胡同和小巷最多。一进入腊月,街上就悬挂起一排排的吊挂和大红灯笼;晚上,空气里飘来不知谁家做年菜的香气。这与外面大街上的张灯结彩相比,更有一种家常的年味。这种宁静气息让我感到熟悉与亲切,恍若时光倒流。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方土地,让我们魂牵梦绕,尤其身处异乡,偶遇佳节更会想到她。每逢佳节倍思亲,而这个“亲”字,也包含了生养自己的故土。春节,就是乡土情感最强烈的体现。那种扑面而来的年味,也是人们对生活的热望与礼赞!

礼赞,就需要仪式。听老人们讲,早年间每到除夕夜,人们彻夜不眠,称作“守岁”或“守年”,这是“一夜跨两岁”。无论是“守岁”,还是年夜饭,所谈话题大多是一年的生计。平时大家都为生活奔波,哪有闲暇回味生活呢?过年,为人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日子也需要回味!此外,大人们还喜欢讲老辈人生活的不易与创业的艰辛,其实也是讲家族史。在这一刻,人们对血亲和根脉的认同与探寻格外强烈,当是一种不自觉的“慎终追远,不忘根本”吧!

往常,乡下春节的高潮,是大年初一的大拜年。人们成群结队,走街串巷,那情景蔚然壮观,每一张笑脸都那么和蔼可亲,每一句问候都热乎暖心,这就是乡情,浓到化不开的乡情啊!现如今,微信拜年、网络聚餐一样亲切劲不减。

正定县城的春节一向红火热闹。从年三十晚上的腊会,到正月十五的元宵灯会再加上各种民间艺术表演,更是将年味推至高潮。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间花会,有高跷、高照、跑竹马、二鬼摔跤等等,而常山战鼓,更是名扬四海。灯亮,人游,这种热闹景观,使人不由联想到辛弃疾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而僻静的小巷,又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宁静之美,这是两种不同的年味!历史上就有“花花正定府,锦绣洛阳城”之说法,那繁华里自然也少不得年味。

今年,这年味有了几许不同。冬日暖阳映亮了每一块青砖黛瓦,也温暖着每一颗兴奋不已的心;夜色中,历史文化街区两旁的店铺张灯结彩,阳和楼、南城门、古城墙等具有古城特色的建筑,都被各色霓虹灯勾勒出优美的轮廓与线条。最让我震撼的,不是高大雄壮、流光溢彩的南城门,而是有人在悬挂着吊挂和红灯笼的小巷里,于自家门前抖起了空竹,那种随意和悠然自得,代表了古城人的节日表情。祥和宁静当是另一种年味吧!

年俗的奥秘 □王宏任(评论家)

春节期间,有许多追寻年味的文章,大多是在“忆”。忆爆竹,忆画棚,忆吃团子和年糕,忆曾经热闹非凡的那些“年”。今年我与家人寓居石家庄,想过个简单平静的春节,不经意间,却突然发现了年味的奥秘!

年味是什么呢?是几千年农耕社会的一曲小桥流水的牧歌,是沉闷无聊压抑岁月的几声响亮呐喊,是贫困至极年月里几日放纵的奢侈,是苦涩基调中的一抹甜。

旧时,贫困如影随形,无聊日日伴生,只有春节热闹几天,敲锣打鼓唱大戏,扭秧歌放鞭炮,才能把平淡岁月渲染得热闹非凡、红红火火,大异于平时的寂寞无聊,成为平凡日子的精神企盼;而几日的酒肉丰盈、饱食狂饮又是对三百多天饥肠辘辘的补偿,是贫困光景的物质向往。这些精神的欢娱和物质的短暂满足就成了恒久年味,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灯笼,红红的衣服,形成年节特有的中国红。米面鱼肉的醇正香气和巧厨精作成了舌尖上中国的年味象征。而这一切都是农耕社会的遗产,如同小桥流水雨纷纷一样印证着彼时的文化图腾,古诗词歌颂它,中国画描摹它,年味是这些农耕社会习俗的集中表现!

而如今,小康之家的每一天,餐桌上的饭菜都比往昔过年的年饭要好得多,现在城市剧场的演出厅,甚至公园街景都比曾经年节里的乡村舞台精致太多。电视节目、网络综艺是过去年节的几日狂欢不可比拟的,孩子改善生活不用再靠压岁钱,满街流光溢彩比画棚耐看。换个角度想,说如今年味稀淡了是因为平时的光景胜似过年。

俗话说得好,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常常,我也会在思绪深处寻找童年有关年节的记忆。也许,我们对过去年味的怀念,就是对世代相传的传统和习俗的回味与想念,是对过往的追忆和眷恋。那时的人们,日子里都只有四时相合,春种秋收,几时农忙几时闲。而如今没有了房前屋后的柳荫荷塘,乡愁就是历史的图画。没有了农耕社会,年味就是历史的文献。乡愁与年味都已是中国历史的隽永篇章,在现实中日渐消淡其实也反映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更迭。

回得去的是故乡,回不去的是乡愁。你的故乡不经意间,也早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步前行。其实,我们也没必要对曾经时代感十足的年俗过分执念,因为一切都要与时俱进,日子富裕红火了,人们似乎天天在过年。

乡音蕴诗意 □靳军(作家)

易县,这座有着荆轲塔、易水河、清西陵,出过狼牙山五勇士的古城,既是我工作多年的地方,更是我热爱的故土。朝朝暮暮,岁岁年年,我能做的便是捡拾生活中的朵朵小浪花,赏其美,珍于心,这大概就是我对这片热土最深的依恋吧!庚子年的除夕,在易水河边,我缓缓踱着步,看着这条似从历史深处奔涌而来的河流,在冬日里沉寂,她大概也在深思,又到新岁,这里,又在发生着什么呢?

裴山镇南庄村的王金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庄村南乐圣会的会头,依然在琢磨着如何把老祖宗留下来的这点宝贝传承下去。这个春节,不能聚会,没法演出,但排练不能撂下。在微信群里叫上李永坡、呼来李文江,还有其他几个“表演担当”,鼓、镲、铙、笙、云锣、二胡、唢呐,种种家伙事儿备齐,各自在家操练起来,高亢、低沉、婉转、激荡,这个舞台在云端,配合日渐默契,经典曲目萦怀绕梁。

五公里外的小罗村,少林会已传承百余年。第五代领头人肖晶波,正舞着一条齐眉高的少林盘龙棍,练得通身是汗……“老话说得好,一日不练自个儿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光自己练不行,我还得天天督促着赵广袤、肖玉、肖海涛、赵进喜、肖铁全等十几个哥们儿一起练,边练边用手机录像,直接上传到群里,大伙网上比武,俺们村这么好的传承总不能断我手里。”话实在,人实在,低调内敛的汉子很有几分可爱。

一路风光,我来到距县城70多公里的南城司乡尚庄村。村子不大,却出了一个巧手的姑娘。这丫头叫刘颖,从小学起就跟着老师于金燕就地取材,用当地的河卵石作画,慢慢竟画出了名堂。这不,已经是中学生的她过年也没歇着,在家教左邻右舍的孩子们学做石头画。她说:“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梦想。我要用心作画教画,让生在乡村,长在山区的孩子们敢于走出大山,放大梦想。”这梦想带动了黄土台村的小师妹段彦阳,大年夜,小姑娘完成了自己的石画作品,并命名为《年》。

“往年春晚是联欢,今年春晚像打仗。有幸操持起首届网络春晚,真自豪;没经验、没准备,心里又真没底。基调最重要,得给咱易县人鼓鼓劲,打打气。”易县首届网络春晚导演李文通滔滔不绝,故事挺多,他和张桂娟、潘新宇一起,在自己家里,三天时间,连轴转鼓捣出了小品《接力》的本子,三易其稿,又从衡水请了多位专业老师在当地排演录制。演河北梆子《大登殿》选段的英子老师,在家里化好妆,穿戴齐整,头上凤冠太高,坐不进出租车,趴在后座到了县城融媒体中心。主打歌曲《今年我在易县过大年》,唱得乡音乡情,迅速在网上刷了屏,让咱们易县人火了一把。

季羡林先生曾说过,人生是一首诗,微笑着对它,拾取点点诗意。这个不能远行的幸福年,倒也别样热闹、红火,还有几分诗意盎然。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