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云通两会|两位代表委员为乡村振兴支招——产业打底人才为先 增强农村发展后劲

2021-02-20 15:41:2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马南、张灵)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引发代表委员热议。2月19日,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宣利与省人大代表、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党委书记宁小五通过视频连线,做客河北新闻网“2021云通两会”直播间,就此话题在线交流。

产业打底

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2019年底,河北省历史上首次消除了区域性整体贫困。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魏宣利委员认为,对刚刚摘帽脱贫的乡村来说,实施乡村振兴仍需从产业帮扶做起,加快推动帮扶项目向产业的转换,由单一环节项目向产加销全产业链条拓展转变,提高扶贫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夯实乡村振兴发展基础。

魏宣利委员的话,说到了宁小五代表心坎儿里。黄儿营西村拥有152家线缆企业,是名副其实的“线缆村”。据他介绍,为了做强线缆产业,黄儿营西村设立了企业服务中心,在品牌打造、科技研发、人才引进等方面,由村里出面协调帮助办理,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魏宣利委员表示,科学有序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最终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借助产业打下的基础,黄儿营西村提档升级,在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方面发力,大力发展旅游业。“我们村现在也‘吃生态饭,发旅游财’,外来游客越来越多,2020年村里仅乡村旅游一项收入就达到了1600多万元。”宁小五代表说。

2月19日,省政协委员、省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魏宣利(电子屏左下),省人大代表、宁晋县黄儿营西村党委书记宁小五(电子屏右上),通过视频连线,做客河北新闻网“2021云通两会”直播间。河北新闻网记者杨爽摄

人才为先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经过长期对乡村经济发展情况的调研,魏宣利委员认为乡村振兴过程中亟需解决两大难题。

“首先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魏宣利委员认为,首先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其次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村,“需要尽快出台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更好参与乡村振兴的具体指导意见,明确投资方向,细化支持政策,从而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对于“谁来建”的问题,魏宣利委员表示,乡村振兴要强化农民的主体地位。“无论是发展产业,还是引进投资,各项涉农政策只有通过农民的行动才能得以实现,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加快培育一批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她说,还要加快城乡人才双向流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引导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来。

宁小五代表对此表示赞同。“村里的带头人在干事情时必须想着村民的要求,绝不让村民吃亏。”他说,“黄儿营西村完善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全村九成以上的村民都住上了新民居。村里还建立新农村建设人才引领新高地,引进高端技术人才600多名。”

责任编辑:高小茹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