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人物|李大钊八上五峰山

2021-03-04 01:44:3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阅读提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920年春,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南北呼应,共同建党,揭开了创建中国共产党的帷幕。

追寻李大钊的足迹,除了故乡唐山市乐亭县大黑坨村和北京大学红楼之外,还有一个地方值得我们去瞻仰了解,这个地方就是位于秦皇岛市昌黎县内的五峰山。

从1907年到1924年,李大钊八上五峰山,或游览,或客居,或避难,在这里为中国革命做了大量工作,五峰山的山山水水也铭记了一代伟人的历史足迹。

可以说,五峰山是李大钊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见证,也是他为国为民革命一生的见证。

五峰山下的李大钊塑像。 阎丽供图

1907年夏:初识五峰山,雨中结情缘

李大钊1889年出生在唐山乐亭大黑坨村,“坨”是“堆”的意思,大黑坨因位于黑色沙岗而得名。这里虽有沙岗,但属于平原地带,没有山峰。由此往北70多里就是昌黎的碣石山,天气晴朗时,能清晰地望见耸立在海边的碣石山。

碣石山为燕山山脉的支脉,虽然不高,但由于秀美且临海,引得古代许多帝王前来巡行观海,碣石山也因为曹操的一首《观沧海》而名扬天下。

在大黑坨,童年的李大钊经常望着碣石山出神,脑子里生出无限遐想:山里什么样?山里有什么?有没有传说中的神仙?什么时候能去看看山呢?

这种好奇心一直到1907年李大钊18岁时终于得到满足。这年8月,李大钊从永平府(今卢龙县)中学肄业后和小伙伴们去天津投考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考试归来在昌黎火车站下车。第一次离碣石山如此之近,岂能错过这一良机?

但此时天空阴云密布,眼看大雨将至。他们先找了一家客栈住下来,早饭后便准备出门爬山。客栈老板好心提醒他们,天将下雨,不宜攀登临海的娘娘顶。但看到他们坚持要去,就建议他们去登五峰山,因为这山不仅景色秀美,而且古迹最多,半山间还有唐代大文豪韩愈的祠堂——韩文公祠,万一雨大了还可以避雨休息。李大钊他们接受了老板建议,出了城便大步流星往五峰山而去。

五峰山是碣石山余脉,以奇峰怪石、奇花异草、树木葱茏而闻名。五峰山分为东五峰和西五峰,人们常去的就是西五峰。西五峰分别是壁立俯沧海的东峰,名曰望海峰;龟石戏玉兔的西峰,名曰挂月峰;天竺灵鹫形的西北峰,名曰飞来峰;巍巍侵北斗的北峰,名曰平斗峰;掩映如锦屏的东北峰,名曰锦绣峰。五峰犹如向上伸开的五指,手心里坐落着韩文公祠。

在雨中,李大钊和三个同学开始登五峰山,虽然雨点不停地打在身上脸上,但他们兴致盎然。看到奇花异草、怪树和石刻都会兴奋地又喊又笑。雨越下越大,山中雨雾弥漫,前面的山峰全部隐进了雾中,脚下的山路走着就断了,他们迷路了。

李大钊看看大家,放开喉咙喊:“何处是五峰?”洪亮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着。忽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有人高声回应:“此处即是五峰!”他们循声而去,看到不远处的一位老人,这个老人就是韩文公祠守祠人刘克顺。

刘克顺老两口热情接待他们,为他们烹茶煮粥,给他们介绍山中名胜和韩文公祠的来历,并带他们到韩文公祠游览。

下午,李大钊与刘克顺依依惜别,并约定以后再来。

首次五峰之行,给李大钊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李大钊也自此与五峰山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1913年9月:作别五峰山,盟誓雪国耻

1913年夏,24岁的李大钊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准备赴日留学。此去经年,李大钊对家乡故土和祖国大好河山充满了不舍,他决定趁留学前再去游览一下六年来一直没有忘记的五峰山,再去看看刘克顺夫妇。

9月初,李大钊与同学郭子默一同前往五峰山,并决定在山里住些日子,好好游览一下五峰山的山山水水。

刘克顺夫妇再次热情地接待他们,让他们住在韩文公祠。一连几日,在刘克顺的带领下,他们游览了范公洞、水岩寺、桃源山等名胜古迹,欣赏和抄录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碑刻诗文。李大钊对这些碑刻诗文进行了考察,记述下了这些历史名胜的自然风光和轶闻趣事,还给好朋友写信描述这些日子世外桃源般惬意的生活。

然而,在那个贫穷落后、任人欺凌的旧中国,根本不存在什么“世外桃源”。

9月11日,中秋节的前夕,他们舒适惬意的生活被发生在昌黎车站的一起血案打断了。

9月11日晚,昌黎火车站附近有不少小商贩在卖水果。忽然两个醉醺醺的日本兵过来就抢,不但不给钱,还殴打商贩。商贩大声呼救,执勤的中国警察杨秋桐听到喊声跑过来,看到小商贩和日本兵争夺水果篮,就赶紧劝商贩放手,以免引祸上身。日本兵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过来就用枪托砸杨秋桐。杨秋桐一边吹响警哨,一边往警察局跑。巡长刘忠听到哨声也带着一些警察朝这里跑来。两个日本兵见势不妙便溜了。

回到警察局,大家都觉得日本人不会善罢甘休,正商量对策时,日本驻京奉铁路昌黎站的官佐野哲太郎率部荷枪实弹包围了警察局,不听解释就用军刀刺死刘忠,开枪打死两人,打伤两人,伤者第二天不治身亡。12日,日本人为了掩盖罪恶,又挟持昌黎县知事王芝田到日本军队部,威逼四个多小时,让他在歪曲事实真相的材料上签字。

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震惊全城,人们纷纷到停放死者灵柩的地藏寺吊祭。正在五峰山游玩的李大钊听说这件事后,对日本人的暴行怒不可遏,为国家的屈辱软弱气愤难平,对死难同胞伤心不已。尽管天色已晚,但李大钊还是决定下山去祭奠死难的同胞。

祭奠归来,李大钊心绪难平,想着苦难深重的祖国的未来,想着自己今后的理想前路,他再也无心游玩。他在后来的《游碣石山杂记》中写道:“彼倭奴者,乃洋洋得意,昂首阔步于中华领土,以戕我国土,伤心之士,能无愤慨!”“自是昌黎遂为国仇纪念地,山盟海誓,愿中华健儿,勿忘这弥天之耻辱,所与倭奴不共戴天者,有如碣石。”

1918年暑期:避暑五峰山,潜心研马列

1913年底,李大钊抱着“深研政理、振奋国群、拯救民族于危难”的远大抱负东渡日本留学。1916年春天回国后,创办《晨钟报》,后又任《甲寅》日刊的编辑,并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

忙碌的工作使他无暇再去五峰山,但他并没有忘记这秀美的山川。1917年4月,他在《甲寅》日刊发表《都会少年与新春旅行》中,鼓励青少年接近大自然,并推荐了五峰山作为新春旅行的最佳去处。

写完文章后的一个多月,李大钊得知在老家的妻子赵纫兰生病的消息,随即决定回家照顾妻子。在昌黎下车时,他抽了半天时间游览了一下春天的五峰山,并看望了刘克顺夫妇。

1918年夏,已任北大图书馆馆长和教授的李大钊,趁暑期回家看望妻儿后,又来到五峰山居住。

这次五峰山之行,除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外,李大钊还有一个艰巨任务——潜心研究马列主义在中国实现的可能性。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令一直苦苦探寻中国未来出路的李大钊为之振奋。

在五峰山避暑的日子里,他潜心研究俄国十月革命,如饥似渴地阅读国内外书籍报刊中关于十月革命的资料。刘克顺夫妇看着李大钊废寝忘食地看书看报,夜以继日地写写画画,不忍心叫他去吃饭,经常把饭给他端进屋里。

因为研究颇有成果,李大钊的心情也十分轻松,游玩之余,还写了许多赞美五峰山的诗词,比如,在《山中即景》中写道:“是自然的美,美的自然。绝无人处,流水空山。”“人在白云中,云在青山外。云飞人自还,依旧青山在。”

这次五峰山之行,应该是李大钊历次五峰山之行比较愉快的一次,因为他不仅放松了身心,更感觉为中国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并对此充满了信心。当年11月,他就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和重要演讲《庶民的胜利》,信心百倍地指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1919年夏:避居五峰山,妙手著雄文

回到北京的李大钊继续热情讴歌十月革命,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编辑《新青年》,并于1918年12月和陈独秀等一起创办了以反帝反封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宗旨的《每周评论》。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各种思想思潮空前活跃,马克思主义也得到宣传。但同时,各种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的修正主义、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形形色色的假马克思主义也鱼龙混杂,让人眼花缭乱,搞不懂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五四运动领导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决心去伪存真,澄清混乱思想,让国人正确、全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

于是,他开始构思一篇“大文章”。

1919年7月下旬,李大钊趁暑期回到老家,然后带着10岁的长子李葆华避居五峰山,决定利用这难得的安静时间继续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写作完成这篇“大文章”,给国人做一次系统的、深入的马克思主义宣传。离开北京时,他随身携带了新出版的第31期《每周评论》,上面刊登了胡适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

胡适和李大钊既是新文化运动的战友,又是北大同事。胡适十分了解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热情,知道他在做一篇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大文章”。1919年5月,胡适借自己做《每周评论》主编的机会,改变了以往的办刊风格。7月,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文章,李大钊当然知道他以反对空谈为名,实际上是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于是决定写文章反驳胡适这种改良主义论调。

到五峰山后,李大钊立即动笔给胡适写了一封公开信,后发表于《每周评论》第35期,标题为《再论问题与主义》。文章旗帜鲜明地表明了“必须有一个根本解决,才有把一个一个问题都解决了的希望”。

李大钊与胡适这对新文化运动中的战友因对“主义”的认识不同,在信仰上出现分歧,并最终分道扬镳。

之后,李大钊全身心投入到“大文章”的写作之中,终于在8月下旬完成了近3万字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这洋洋万言雄文后来被分为上下两部分发表在9月的《新青年》第6卷5号和11月初的6卷6号上。这是中国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开山之作,是李大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标志,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深化与成熟的标志,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思想基础,而美丽的五峰山见证了这一经典雄文的诞生。

写作之余,李大钊经常登山远眺,当看到群山环翠、羊群出没、细雨霏霏、水流成瀑时,顿感神清气爽,创作了《岭上羊》《山中落雨》《山峰》等白话诗。有时候李大钊还带着儿子出来捡石头、采野花、拾松子、摘山果……李葆华正是好奇贪玩的年龄,第一次来到这美丽的五峰山,抑制不住兴奋,常常高兴地跑来跑去,李大钊也享受着这难得的天伦之乐。

有一次,李大钊出来散步,仰望平斗峰,发现一棵苍劲的松树孤立山顶,傲然迎风,俯视大地。他越看越喜欢,此后给自己取笔名“孤松”,并以此名发表了不少作品。后来北大学生罗章龙曾写诗曰:“北大红楼两巨人,纷传北李与南陈。孤松独秀如椽笔,日月双悬照古今。”这里的“北李”与“孤松”就是指李大钊,因为李大钊性格正如这“孤松”一样,傲骨迎风,不畏雨雪风霜。

1919年8月下旬,李大钊离开五峰山,又开始了忙碌的研究、教学和筹建中国共产党的工作。

1920年2月,为避免陈独秀再次被捕入狱,李大钊秘密护送他到天津。之后,李大钊从天津乘火车回老家,在昌黎下车后冒着严寒登上五峰山给刘克顺夫妇拜了个早年。

1922年夏天,李大钊携全家游览了五峰山。1924年5月,已是北方国共两党领导人的李大钊因躲避北京军政府的通缉,带着李葆华来到五峰山。6月中旬,李大钊离开五峰山秘密前往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这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登上五峰山。 (阎丽)

■相关

韩文公祠里的纪念室

韩文公祠。阎丽供图

坐落在五峰山半山腰平台上的韩文公祠,现在被定名“五峰山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

五峰山韩文公祠修建于明末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由驻守山海关的山石道范完志为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而出资修建。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一生著述颇丰,有“文章巨公”“百代文宗”的美称。他的许多著作和写作理论对后世影响极大,因此深受后人爱戴和敬仰。韩愈是河南孟州人,因自称“郡望昌黎”(郡为行政区划,望即名门望族,意为韩愈自称出身昌黎郡的名门望族)而被人称为“韩昌黎”和“昌黎先生”。韩愈一生宦海沉浮,57岁病逝后被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因此又被后世称为“韩文公”。

明朝初期洪武四年(1371年),昌黎县城曾修建一座韩文公祠,经常有人前往拜谒。崇祯十四年,驻守山海关的山石道范完志路经昌黎时也前往拜谒了韩文公祠。在游览五峰山时,他发现仙台顶的五峰山山峰耸峙,景色秀美,犹如“天生文笔峰”,遂萌生在这里修建一座新韩文公祠的想法。

五峰山韩文公祠于崇祯十四年中秋时节落成。当时有正祠献殿共六楹,另有斋室、厨房、碑楼等附属建筑。新落成的韩文公祠与五峰山浑然天成,人文自然相互映衬。韩文公祠落成后在清朝曾有两次大的修复。

20世纪一二十年代,李大钊八上五峰山,多次居住在韩文公祠中,对韩文公祠有很深的感情。

1947年,由于年久失修,韩文公祠坍塌,此时距离李大钊牺牲整整20年了。

1979年,李大钊诞辰90周年时,昌黎县决定修复韩文公祠,并举行了奠基礼。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86年才动工,1987年落成,并把李大钊居住过的厅室建为李大钊革命活动纪念室,还在五峰山前界岭上修建了四米多高的李大钊汉白玉石像。

1997年五峰山被确定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又修建了李大钊革命活动旧址纪念馆。现在五峰山韩文公祠因为李大钊的革命活动而名满天下。

文/阎丽

责任编辑:张永猛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