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感悟西柏坡:一面镜子照亮赶考路

2021-03-24 12:39: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毛泽东同志旧居。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

太行东麓,滹沱河畔,群山环抱中的西柏坡花粉柳绿,翠柏苍郁。春日的西柏坡元气满满、朝气蓬勃。

在一个个土坯垒墙,石头为基,大树作房梁,芦苇盖房顶,抹着白灰和泥巴的小平房里,党中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上演了改变中国命运的风云际会。

图为毛泽东同志旧居的寝室。衣柜上的镜子擦拭得一尘不染。 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一面镜子照见历史深处

走进毛泽东同志旧居,寝室门口的老式大衣柜朴素、整洁。随着时间的流逝,表面油漆已经斑驳,柜门合页出现了些许松动,上面镶嵌的穿衣镜随之略微倾斜。工作人员发现,这一微妙的变化,带来了奇妙的效果:走近走远都能照见全貌。听着工作人员的讲解,很多参观者在此驻足。

身临红色故园,更感历史如镜。透过这面镜子,可以凝视历史的深处,凝望未来的征途,收获启迪,增添动力。

时光穿越回1949年3月,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向全党提出了振聋发聩的“两个务必”;之后的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泽东意味深长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我们进京‘赶考’的日子!”

远处,新中国的曙光正在点亮。

生机勃勃的中国共产党,就像一个进京赶考的学子,背着行囊,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从山区到平原,从农村到城市,从战争到和平,从在野到执政,从贫穷到繁荣,从落后到超越,从工业化到现代化……马蹄声远,辉煌影近。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西柏坡视察,指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他叮嘱平山干部群众“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总书记的话,陈国平深深记在心里,他曾长期担任西柏坡镇梁家沟村党支部书记,把西柏坡当做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陈国平说,“现在脱贫小康了,我们还要时刻牢记‘两个务必’,始终保持同群众的血肉联系,继续答好新的赶考路上的‘考卷’。”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

图为毛泽东同志旧居。 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一面镜子端正赶考态度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面对这面远近都可以照全的镜子,讲解员申媛丽想到了这句话。

“在这面镜子前,我们清晰地看到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崇高风范。”工作10年的申媛丽娓娓道来。

党中央来到西柏坡后,条件虽然好于陕北,但毛主席仍然过着艰苦的生活,舍不得添置一条新毛巾。“我多一条毛巾可能贵不到哪里,可是全军如果每人节约一条毛巾,省下来的钱或许能够打一次沙家店战役了。”

每次讲到这里,申媛丽就和观众们共勉:“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

说到赶考,申媛丽的学习笔记上,记着毛主席的一句话:“历来纨绔子弟考不出好成绩,安贫者能成事,嚼得菜根百事可做,我们会考出好成绩!”

赶考路上,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重实情,办实事,求实效。

一个“实”字,是申媛丽和同事们工作的起点:“一定要以历史为依据,挖掘内涵,铭记光辉历程。”

在西柏坡,能照见思想,端正行为的不仅是一面镜子,随时随地都有思想的升华。

“第一条禁止给领导者祝寿,第二条不送礼,三是少敬酒,四是少拍掌,五是禁止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做街名、地名和企业的名字,六是不要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平列,禁止歌功颂德现象。”

每当讲解员们一口气说出七届二中全会上对领导干部这六条规定,参观者总要自发鼓掌。看似平易却饱含深情的历史叮咛,显示出了它的深邃和厚重。

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也是共产党人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的生动课堂。一些来参观的党员干部曾对申媛丽这样感叹:“来到这里,我们对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阳春三月,西柏坡格外热闹,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每天3000个名额,早早被“秒杀”一空。

这里浓缩着72年的赶考历程,展现着“考出的好成绩”,也揭示着一代代“赶考者”的“精神密码”。

透过这面镜子,申媛丽发现,观众们每一道仰视的目光里,都流露着激动、崇敬,每一句赞叹的话语中,都写满了自信、坚定。

图为西柏坡毛泽东同志旧居。干净整洁的小院里,梨树已经发出嫩芽。 河北日报记者李东宇摄

●一面镜子传承西柏坡精神

“刚在消防队大礼堂给五六十号人讲了,大家伙儿都爱听。”

76岁的老党员闫青海是西柏坡精神的忠诚传播者,数不清跟多少人讲过西柏坡的革命故事。3月23日,他扯着嗓子说,最近找他讲这段历史的人格外多。

以前讲是兼职,去年初,把游船生意给了女婿,一门心思搞起了专职。

放着挣钱的营生不做,为啥要转行?

“感情深咧!”闫青海老人说他和党的感情可以追溯到1947年,1岁多的时候患痢疾治不好,家人把他放在碾盘上,准备天黑埋了,路过的董必武夫妇发现闫青海的嘴还在张合,赶紧把他送到中共中央机关医院救治。

此后的70多年岁月里,闫青海跟定共产党,见证并参与了这片红色土地的蝶变。

从13岁移民高岗旱岭修水库,到1978年带着村里的壮劳力外出“闯荡”,再到开了全村第一个“农家乐”,经营起第一艘观光船,成为西柏坡村第一个“万元户”……近年来,依托红色旅游,西柏坡村九成以上的家庭都和闫青海一样,从事旅游服务相关工作。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1万元。

走在平坦洁净的街巷,看着家家户户门前停着的小轿车,闫青海说,屋里都满当当的,冰箱、彩电、洗衣机,要啥有啥。

富裕起来的闫青海,照镜子时精气神儿更足了。“我要抓紧时间多挖掘些西柏坡的故事,传承西柏坡精神。”每天怀揣着记录西柏坡的史料书、手捧厚厚一沓老照片,走街串巷奔波忙碌着。

只要有人来找他讲座,他总是满口应承,多的时候,一个月能讲30场,不仅自己不知疲倦地讲,还支持大学毕业的女儿回西柏坡纪念馆当讲解员,用他自己的话说:“西柏坡人就应该讲西柏坡的故事,一定要把西柏坡精神讲好,讲清楚了,把西柏坡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河北日报记者马利)

责任编辑:赵耀光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