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教授的非典型手艺课堂

2021-04-09 14:10:55 来源:河北新闻网-燕赵都市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2021年3月30日,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合并转设的“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举行了揭牌仪式。熟悉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人相信,这所过往并不高调的学校,其实卧虎藏龙。它有许多出人意料的闪光点,其中就包括对传统技能的传承和发展:冶金、化工、机器人、人工智能,这些十足现代感的职业教育内容,并没有扼杀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反,一些传统在这里嫁接上新的知识,如老树吐新芽,时不时地给人惊喜。

张朋军,正是体现这种反差的有趣人物。他身兼“大学教授”和“烙画艺术家”两种身份,运用、钻研着一种说不上新鲜的工艺方法,却在创作和教育上,抱持特立独行的姿态,梦想把“烙画”这一传统技艺,带向新的世界。


大一新生的震撼

王钰聪,河北工院2019级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21岁。

大一一入学,王钰聪就迷上了一门“老手艺”:烙画。回忆当时的心情,这位00后女生的描述,冲出来一连串形容词:“震撼”“震惊”“太新奇了”“完全想不到”……大概是怕记者理解不了她的“大惊小怪”,她解释了自己何以如此的原因:

王钰聪对烙画很熟悉,或者说,她曾自以为很熟悉。她的父亲收藏烙画葫芦多年,家里大大小小的葫芦随处可见,葫芦上多有烙画,那些题材和风格,对她这个美术生来说,很快就熟稔于心了。

可是,进入大学后,张朋军老师向新生们展示的“现代烙画”,令她猛然发现:烙画,还有一个与她熟悉的认知完全不同的天地。

“从来没有想到大学里会有烙画!没有想过自己会学习烙画!更没有想过,它(烙画)可以有这么多、这么美的表现方式!”王钰聪的话,可以代表许多像她一样的新生的感受——当张朋军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他们面前,这些年轻人很难将之与自己偶尔在民俗展或旅游文玩市场等场景中见过的烙画联系在一起。

“那种鲜明色彩营造出来的氛围,还有细腻笔触下的精致、生动——这怎么可能是烙铁做出来的呢?”王钰聪回忆给自己留下极深刻印象的一幅作品《微笑》,她当初的不可置信,已经变成了今天的由衷敬佩:张老师的现代烙画,跨界了现代与传统的表达方式,让他们这些从青少年起就接受现代美术教育的年轻一代,再也不觉得隔阂或排斥,只感受到纯粹的艺术吸引力。

这真的是烙画吗

《微笑》是一幅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当张朋军从墙上摘下它,拿给我细看,碰巧有同事到办公室找他,同事惊讶地表示,自己也刚刚知道这是一幅烙画,他一直认为那是张朋军的油画作品。

这样的误会,张朋军遇到过许多回,每每觉得有趣,心情又不免有点复杂,“一方面说明作品效果不错,另一方面说明在大家的观念里,烙画只有那么几种。”

张朋军1993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工艺美术系,毕业后从事教学。画画与设计,从未远离他的工作生活。他喜欢写生,喜欢在行走中搜集创作素材,工作室的墙上、桌上、画板上,到处堆着、挂着、摆着他的美术作品,水彩、水粉、炭笔、钢笔、油画、摄影和设计都有——烙画也在其中。

《微笑》是一幅写实感很强的作品。画面主体是一名短发女童,她坐在秋千上,手攀着秋千索,脸侧向一边,仿佛正与画面外的人物对话——也许是她的父母。她嘴角翘起,稚气脸庞上,笑容天真明朗,像身后青草色的背景一样清新,让人心中泛起温暖。

这幅画的色彩是如此自然细腻,乍一看去,确实想不到它与或古朴写意或工笔精致的传统烙画之间,有什么联系。但是,将画拿近,过渡、丰富的色彩之下,原木的天然纹理清晰可见,和颜料形成一种奇特的搭配、融合,增加了人物形象上的肌理变化和光泽——这幅画,真的是在一块米白色木板上,用烙铁和颜料一起“烫”出来的。

张朋军介绍了这幅淡彩烙画的创作由来:画中主人公是他一位朋友的女儿,2008年,他得知孩子要出国了,就根据照片,用烙画的方式为朋友制作了这幅有纪念孩子成长意味的人物小像。

那正是他对于传统烙画能够拓展出的艺术形式,上瘾般着迷的阶段。

2006年,张朋军随一位在美协工作的朋友,拜访了从石家庄走出的中国烙画大师郝友友。第一次见识到这种传统技艺在现代人手下的巅峰之作,他立刻产生了好奇和探索之心:对张朋军来说,风景、器物、人物、动物,这些形象用普通的美术手段表现出来,都毫无困难;但是,能不能用一种风格完全不同、创作过程充满挑战的新方法,来实现自己“想象中的烙画”呢?


做些与众不同的事

王钰聪参加张朋军教授主持的“现代烙画艺术鉴赏和体验”课程后,开始尝试用烙针代替以往熟悉的各种画笔。

“那种感觉太不习惯了!以前我画画,铅笔也好,水粉也好,笔怎么运、手怎么转,都没问题,轻松随意。换成烙铁作画,我的天,坏得太多了!甚至根本不是我想要的画面!”王钰聪讲起自己的“烙画初体验”,印象最深的,是被自己画“坏”的那些花花草草。她带着一点不好意思笑着承认说,他们这些新生,真的画坏了不少板子。

王钰聪的同学李彪,也在大一选修了烙画课。

和王钰聪不同,李彪过去对烙画没有特别的认识,在他印象里,烙画似乎是一种充满怀旧气息的民间老手艺,与自己的年纪和专业,都没有多大交集。看过张朋军创作的烙画后,他发现这种艺术形式倒跟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几分契合。他喜欢手工制作,也喜欢原木气息浓厚的东西,淡彩烙画的特点和创作方式,不仅令他大开眼界,还产生了跃跃欲试的念头。

张教授给李彪上的第一课,是制作“画笔”。“要完成那些精细的画面,只用现成的烙铁是不够的,有时候,我们需要自己制作和改造烙针。我会用铁锤把烙针砸得更扁,用锉把笔尖锉出我想要的形状……”这个爱动手的年轻人说,他没有想到,坚持学习了两个学期后,烙画这门“老手艺”竟然帮他改掉了一些毛病:过去他有点急躁,学习烙画以后,他越发体会到,那些纯熟的技法表现,其实都来自耐心和精益求精。这让他对工匠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工匠精神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一种成就本领的客观规律。

王钰聪和李彪这样的改变,张朋军都曾一一体验。而他想挑战的,则比自己的学生更大胆,也更困难。他把课程定义为“现代烙画”,区别于大众熟悉的“火针刺绣”,即意味着要在技艺传承之外,画出与传统烙画完全不同的发展蓝图。

“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题材不同——更丰富,也更接近生活,更有时代气息。”“从技法上,变化也比较明显。传统烙画一般是不着色的,或者涂色比较单调,而我愿意尝试各种色彩、各种颜料。丙烯,纸上的效果我们都熟悉,但是经过调和后,附着在木板上,它的颜色会渗透——很慢地渗透——在高温烫烙的过程中,还会不断改变……这种改变非常复杂,不易掌握。”张朋军娓娓道来。

烙针的温度一旦落入木纹和颜料,则再难有修改掩饰的机会。张朋军说,直到现在,他还是预判不了也解决不了许多问题,那些只能在一次次尝试中去探索、去纠正。而缓慢莫测的变化,为何这么吸引他?张朋军说,也许是性格使然——他见过大师尽善尽美的水准,也见过河北烙画人才辈出,但他不想复制前人的成功,只想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山花小径。


空白的地方那么多

王钰聪的父亲得知女儿有机会学习烙画,又激动又开心。他甚至在女儿加入社团后,破天荒地为孩子种了一架葫芦,还特意选了形状最漂亮的品种,就等着女儿学好手艺,为自己创作最合心意的葫芦收藏品。第一年,他的收获不怎么样,王钰聪偷偷笑父亲心急,但从此也让他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有了更深体会。

李彪则从职业角度,开始对烙画这项技能做深入思考。未来想从事室内设计的他,观察到这几年人们普遍喜欢自然材质和有文化内涵的家居环境,他认为,如果烙画的题材和技法得到拓展,艺术品位提高,有合适作品推向市场,是很有可能启发消费者审美,进而形成消费群甚至是消费潮流的。他甚至设想,自己可以将此当作一项副业,用上张老师课堂上学到的手艺,搞定制设计,在环境设计和装饰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

无论是喜欢和亲近传统文化,还是面向未来自我职业需要,或者单纯的好奇想动手一试,学生从哪个角度出发对烙画产生兴趣,张朋军都乐见其成,并鼓励他们尝试。

“张老师的课堂几乎是开放的,只要有时间,他总欢迎我们去多练习。”王钰聪说,对于学生们脑洞大开的设计,张朋军也从不限制,棉麻纺织品、手绘文化衫、流行的帆布遮阳帽……年轻人熟悉和喜欢的这些材料,张朋军都鼓励“徒弟”们拿来尝试。在他看来,传统工艺与技能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承载这些工艺和技能的物品,从现代人的生活中“退场”了;若要“保护”一种艺术或手艺,首先要让一代一代人喜爱它;尤其是年轻人,如果一个时代的年轻人不喜欢这些“老玩意”,它们迟早会消亡。

“像郝友友老师那样的艺术家,作品向艺术品、高价值发展。但是作为技能的烙画,应该还有另外一条转化路径。它需要和家居、家具、建筑等现代生活方式,对接起来。拿我们熟悉的建筑装饰来说,一个墙面或者界面,是否可以融入烙画,用新的形式来呈现?这是值得拓展的出路。”

张朋军知道,烙画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在多地被各级政府列入保护名录。但他并不太在意烙画的这一“非遗角色”。在他看来,烙画也好,内画、年画、剪纸、漆器、陶艺,这些历史悠久而独具传统文化魅力的手艺技能,在新时代面临的问题都一样,它们需要用新的艺术语言内容,与新一代观众对话,而将过去的内容及形式不断重复——无论其黄金时代曾到达什么样的顶峰——只会迅速产生审美疲劳。所以他不想做一望即知的“烙画”,他想带领学生,无论艺术创作还是文创设计,都做出新鲜的、出人意料的、他称之为“空白”的尝试。

“一味地重复传统的东西,肯定不行。但是创新怎么‘创’?我觉得首先‘作者’要发挥作用,作者内心的自觉的创新意识,才能推动这种艺术或者说技能彻底变革,跟上时代的改变。”作为大学教授的张朋军表示,他要把自己的课堂,当作一场作品内容为“创作者”的漫长创作之旅。


一种古老技艺的 网络化生存

从2018年3月开始,张朋军除了教学和工作室之外,又给自己增加了一项“任务”——通过视频录制下烙画课程,以在线教育方式,在更大的“课堂”上推广这项艺术和技能。这项工作他做了近三年时间,几乎投入了全部业余时间,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从知识到教育,再到职业技能,实现人的能力的全方位扩展。”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张朋军主持的现代烙画艺术鉴赏和技艺体验课程,成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他感到为此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终于开始发挥一些影响:烙画这门老手艺,慢慢找到了一种“网络化生存”模式,这将意味着,它的存在和发展不再局限于“师傅带徒弟”或口传心授等传统教育模式,而有了向现代职业技能教育体系靠近的机会。

在线课程上线后,张朋军又着手建立“中国烙画艺术传承与创新资源库”。这个资源库是多元化的,也是开放的。借助它,学习者不仅能够了解中国烙画从传统到现代的艺术发展脉络,还可以横向地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烙画艺术做比较,深入学习和研究。

在张朋军的设想中,资源库既有大师工作室,又有烙画博物馆,还包括技艺传承中心、研发中心、文化中心、技能培训中心等多个模块,远至千里的人,也可以利用这些工具和平台,自由地搭建学习课程,自由地亲近烙画这门艺术。

“后继无人”,曾是困扰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与发展的大问题。大学教授张朋军,也在用自己非典型的方式,探索这一重大课题的解决方案。“有人才,有市场,有规范,这才是一个良性循环。”张朋军说,这注定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就像他所熟悉的淡彩烙画一样,在烙针炙热的坚持下,颜料必定发生变化,带来丰富的色彩想象空间。十多年浸淫烙画艺术世界,完全了解其规律的他知道,那变化即使不易掌握,却注定会发生,所以,花多大的功夫也值得。

责任编辑:李红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