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补短板锻长板 增强民营经济综合实力——《河北省2021年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要点》解读

2021-04-15 09:24:5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日前,省民营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河北省2021年民营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提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为抓手,着力破解制约因素,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补齐短板锻造长板,推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点提出,今年民营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为:全省民营经济对经济社会增长、财政收入、社会就业的贡献率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力争全省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实现6%左右,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增速实现10%左右,新增超50亿元、超100亿元产业集群6个和4个左右,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00家。

着力推动创新发展

壮大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新增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年内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选拔一批示范企业,打造一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示范引领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

打造创新载体。扎实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创业就业孵化基地以及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建设,打造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载体,培育一批省级以上“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加强与北京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中国创新驿站等互联互通,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为民营企业承接京津技术和产业转移提供有力平台和高效服务。

提升创新能力。推动构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创新载体,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一条龙”转化。支持民营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集中资源攻克一批“卡脖子”技术和“杀手锏”技术,形成自己的专利和知识产权。推动民营制造企业研发机构提档升级,培育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5家以上。

提升质量标准。鼓励民企集团、公共服务平台和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检验检测设备,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引领行业高端发展。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着力优化政务环境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进简政放权,全面放宽市场准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编制公布全省“五级四同”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持续扩大“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管理清单,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加快推进“一网通办”,持续推动垂直系统对接,实现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日办结”。

推进规范化执法监管。严格规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现部门内部联合和跨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全覆盖、常态化,完善随机抽查后续处置,建立随机抽查效果评估机制,提升随机抽查的监管效能和威慑力。规范市场秩序,深入推进市场秩序整治,清理规范不合理行为,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公平公正市场秩序。

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持续推进全省信用信息“一张网”建设,强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对失信约束等措施开展集中清理规范,依法依规推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引导民营企业诚实守信,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守法合规经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着力推动县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扎实落实领导包联机制。推进省市县三级政府领导包联县域特色产业,通过围绕包联任务开展深入调研、整合资源协调解决问题、强化分析研判制定帮扶方案、解剖重点企业形成推广经验、聚焦重点产品谋划创新策略、持续跟踪落实确保包联实效等,整合各类资源,以领导包联产业示范带动县域特色产业取得新的成效。 

打造优势区域品牌。深化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鼓励企业实施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品质,加强品牌设计。加强质量品牌标杆培育,培育特色产业名县名镇10个以上,创建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和农业企业领军品牌20个以上。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特色产业+专业展会”,推介特色产业、优势产品和区域品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系列对接活动,逐步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加快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品牌营销,提升产品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特色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技术改造,引导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开展精益管理,提升集群企业数字精益普及率。积极推动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和水平。完善特色产业产业链全景图、服务体系结构图、重点项目推进表等“两图一表”,及时跟进重点项目进度。推动农产品企业采取股份合作、资产重组、联合经营等形式扩规模、增实力,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对拟上市培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加快推动挂牌上市。

着力推动民企职业经理人培育

完善管理服务体系。研究制定职业经理人选拔标准、培训标准、评价标准和通用管理规范。依托省级就业信息资源库建设职业经理人信息库系统,逐步实现省内职业经理人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供需双方精准有效对接。筛选培育一批专业化服务机构,各市、县至少联系对接1家服务机构,为职业经理人选拔、培育、评价提供支撑。

分级分类实施培训计划。省级负责领航培训,分行业培训高级职业经理人3000人。市级负责引航培训,通过线上课程学习、线下集中培训等方式培训中级职业经理人14000人。县(市、区)负责启航培训,依托中国职业培训在线、河北中小企业远程学堂、企业微课等网站平台开展企业内训,培训初级职业经理人83000人,打造一支具有战略眼光、国际视野、市场开拓精神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推动市场化使用。推行社会化职业经理人评价,依托行业协会、中介服务机构和用人企业,对经理人开展综合评价,探索评价结果市场化运用。灵活组织市场化推介活动,省市县三级采取路演、洽谈、交流等不同方式,分别组织不少于1次职业经理人推介活动,促进供需双方市场化对接。

着力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落实信贷扶持政策。持续推进各类惠企政策落实,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扩大中小微企业授信规模,落实中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制度,提高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对市场前景好、订单充足、诚实守信的民营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限贷。

拓展直接融资渠道。落实推动企业股改上市融资三年行动计划,引导民营企业到境内外多层次资本市场挂牌上市融资。加大民营企业挂牌上市培训辅导力度,推动百家民企集团、千家领军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主板、科创板、新三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实现各县(市、区)企业上市零突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发行各类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融资。

健全融资服务体系。依托各级融资服务平台精准对接融资需求,形成“线上+线下+24小时”服务模式。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扩大省融资担保基金规模,为融资担保机构注资、增信。设立应急周转资金池,帮助符合产业政策、发展前景良好、暂时遇到流动性困难的民营企业解决流动资金应急周转问题。完善“银税互动”、供应链金融等融资模式,推介一批重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实施细则,引导银行信贷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

解决拖欠民企账款问题。强化政府采购和项目建设资金保障要求,健全完善督导督办机制,切实加大清欠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拖欠民营企业款项问题。

精准开展公共服务活动

开展公益服务活动。优化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功能,开展线上服务活动2000场次以上,服务企业4万家以上,政策信息发布覆盖35万人次以上。创新线下活动方式,开展“百场万家”公益服务活动100场次以上,服务企业超过1万家。组织开展网上招聘、稳企援岗等就业服务活动,优化供需对接服务。

开拓多元化市场。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和自由贸易区建设等。(米彦泽)

责任编辑:韩琳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