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循着家书访家乡②|雷烨烈士生前写信寄望妹妹:“努力做事、努力求学”

2021-05-06 04:32:2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视频摄制: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 殷雪迪

雷烨烈士生前写信寄望妹妹——

“努力做事、努力求学”

留存下来的雷烨的唯一家书。

“云凤:本月十八托孝顺的方正荣寄回大洋三元,及潘继美兄寄回大洋五元……平日到孝顺去买东西,最好你去,或飞凤同顺金一起去……望你们三个人迟眠早起、努力做事、努力求学!”

4月21日,浙江杭州。戴上老花镜,盯着闪烁的电脑屏幕,项碧英为记者读起雷烨唯一留存下来的家书,读至动情处,声音一度哽咽。

65岁的项碧英是雷烨的外甥女。这封信现在收藏在浙江省档案馆。

“大舅舅原名叫项金土,学名项俊文,雷烨是他的笔名。”项碧英断断续续回忆说,“信大概是写于1939年前后,其中提到的云凤就是我的母亲项秀华,飞凤是他的三妹项秀娟,顺金是他的弟弟项秀文。”

一封家书,一片情深,字里行间满是雷烨对家人深深的挂念。

“这信纸已经泛黄,字迹也不再清晰,但一笔一画都能感受到大舅舅对弟弟妹妹的爱和思念。”每每提及家书,项碧英总是百感交集,“信中提到的‘努力做事、努力求学’,不仅是大舅舅对亲人的叮嘱,更是他戎马一生的写照。”

项碧英告诉记者,受先进思想影响,1938年春夏之交,当时年仅24岁的雷烨,典卖祖屋,将年幼的弟弟妹妹安排妥当后,毅然决定北上延安,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学习。

“后来,他被派往晋察冀边区任前线记者团记者,主动请缨,挺进抗日最前线,成为在冀东从事摄影采访最早、报道成绩最突出的前线记者。”说到这儿,项碧英一脸骄傲。

雷烨肖像照。

金华到延安,跨越1700多公里,是怎样的力量让一个年轻人决心追求真理和光明?

4月22日,记者和项碧英驱车来到雷烨的故乡——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新后项村,雷烨故居坐落在村子的南边。

这是一座白墙黛瓦的老房子,有两层,包括阁楼、客厅、天井、书房、卧室等。“故居保存得比较好,去年我们进行了修缮,换了破损的老瓦片、木梁和柱子,并布展成为红色教育基地。”新后项村原村党支部书记项献东告诉记者。

踩着“咯吱”作响的木质楼梯步入二层的阁楼,这里展陈着雷烨的一系列战地摄影作品,《战斗在喜峰口》《滦河晓渡》《日寇烧杀潘家峪》……一张张老照片,记录着那些刻骨铭心的苦难和抗争。

“潘家峪是冀东抗日根据地之一,1941年1月25日,日军在村中对手无寸铁的无辜群众进行大屠杀,全村1700多人,1230人被杀害。这就是骇人听闻的‘潘家峪惨案’。”在作品《日寇烧杀潘家峪》前,回顾当年历史,项献东情绪激动了起来。

项献东介绍,惨案发生的第二天,雷烨就带着相机来到潘家峪,第一时间进入惨案现场。“眼前那一处处断壁残垣,一个个被烧杀致死的同胞的惨状,让雷烨的心不停滴血,他流着泪一次次按下快门,留下了历史的铁证。”

凝视着这组照片,项碧英喃喃说道:是的,正是这眼前“山河破碎身飘絮”的国仇家恨,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才让年轻的大舅舅义无反顾投身革命洪流。

“人的一生该怎样度过?”4月22日,金华烈士纪念园雷烨事迹展区,讲解员范姗虹向参观学习的群众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78年前,雷烨交出了自己的答卷。”范姗虹接着讲解,“1943年4月19日的深夜,雷烨刚刚完成照片选定,正在撰写文章时,突发敌情,数百名日军自南向北向平山县曹家庄、南段峪方向扫荡。接到带着警卫员立即转移的通知,雷烨第一时间挨家挨户通知了老乡,最后村民无一人伤亡。”

航拍雷烨烈士的家乡——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新后项村。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范姗虹动情的讲述,为人们还原了雷烨牺牲时的场景——

20日凌晨,在平山县南段峪村村南的小山沟,雷烨和两名警卫员与敌军遭遇,随后激战。交战中,雷烨腿部受伤。情急之下,雷烨向两名警卫员下了死命令:“我来掩护,你们赶快撤退!”

无奈之下,警卫员只得含泪离开。孤身应战的雷烨与敌军展开殊死搏斗,拼杀至最后一刻,他用石头砸碎相机、水笔、望远镜,最后饮弹自尽、壮烈牺牲。

“殷红的热血,洒在太行碧绿的山隙。生命驻足在29岁,雷烨的考卷很短,但答案掷地有声。”范姗虹眼噙泪花,“正是无数个像雷烨一样的烈士,以热血浇灌理想,用生命践行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山河无恙、国泰民安。”

4月23日中午时分,新后项村村委会,85岁的项善宝老人正在排队取餐。

“一餐只花2元钱,有荤有素,有滋有味。”项善宝边说边向记者展示当天的午餐:米饭、素炒白菜、西葫炒肉。

2012年以来,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通过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和配送点,实现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目前,在新后项村,全村41名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享受配餐服务。

“现在,村里家家户户都住上了5层高的新楼房,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已经成为现实。”新后项村党支部书记张志根告诉记者,“现在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更加重视教育了,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全村80%的孩子都能考上大学。”

傍晚,新后项村灯光闪闪,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乡村振兴又是一场艰辛的跋涉,但只要我们肯奋斗,就一定能实现。”对于未来,张志根信心坚定。

“努力做事、努力求学!”

这凝结着烈士鲜血的嘱托,在这片土地上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河北日报记者刘冰洋)

责任编辑:张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