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陈洪新:被袁隆平引为知己和伯乐的河北人

2021-05-22 21:23:0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阅读提示

“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鲜为人知的是,在我国杂交水稻历史上,有一位河北人被袁隆平引为伯乐和知己。他曾和袁隆平组成“黄金搭档”,一起为中国杂交水稻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甚至被袁隆平尊称为“杂交水稻之祖”。

他就是河北唐县人陈洪新。

作为一位吃着馒头、面条长大的北方人,陈洪新是如何与杂交水稻结缘的?他在杂交水稻的推广过程中又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2017年3月24日,海南省海口市一座普通的院落里,河北唐县人、海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原组长陈洪新,迎来了98岁的生日。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这样的高寿无疑是值得特别庆贺一番的。但陈洪新的这一天,却过得和往常没有区别。这是他多年的习惯,节俭度日,不过生日,也不允许别人贺寿。

1989年3月24日,在陈洪新(左3)70岁生日时,袁隆平(左2)向他赠匾。

“父亲这个人特别简朴,他从来不特意过生日,外人也不知道他的生日。”陈洪新的大女儿陈若玲告诉记者,唯一的例外是袁隆平,以前父亲每年过生日,袁隆平都会来家里看望他。“我记得他最后一次来贺寿是2014年,后来父亲怕影响他的工作,就不让他来了。”

陈洪新为什么能让“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此敬重?他和袁隆平有着怎样的特殊关系?这一切,都要从40多年前的一场见面说起。

结缘:初识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作为一名从战争年代走过来的老党员,我曾长期在地方工作,并没有直接分管过农业。我和杂交水稻的缘分,还要从1973年说起。”98岁的陈洪新面庞清瘦、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1973年,54岁的陈洪新被任命为湖南省农科院副院长。对陈洪新来说,这是一个他从未接触过的陌生岗位,也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我从入党那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任何时候都要服从党的安排。况且在那个年代,能与以大自然为研究对象的农业科研打交道,对我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新鲜感。”陈洪新说。

就这样,陈洪新怀着极高的工作热情,毫不犹豫地赶到湖南省农科院上任,并主动请缨,分管院里的科研工作。

在湖南省农科院,陈洪新第一次听说了杂交水稻科研项目。这是由时为安江农校遗传育种教师的袁隆平研究的项目,经过近10年努力,已经初见成效,正准备组织丰产示范栽培。

曾经饱尝过饥饿带来的痛苦、长期在基层工作的陈洪新,深知“粮食”两个字对国家和人民的特殊意义。因此,他对袁隆平研究的有望可以“亩产800斤以上”的杂交水稻,充满了好奇和希望。

1978年7月,陈洪新(左1)在湖南千山红农场考察杂交水稻。

“我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搞调查研究,走进田间地头和实验室,与科研人员、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要求。”陈洪新回忆说,“有一天,我特意到水稻研究所了解杂交水稻的情况,但没能见到袁隆平。工作人员告诉我,杂交水稻研究处在攻关阶段,袁隆平的科研任务十分繁重,经常在外地奔波,在长沙的停留时间很短。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想见袁隆平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1974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因制种量少,试种大部分安排在袁隆平的安江基地,湖南省农科院只试种了2亩。正是这2亩试验田,成为了后来陈洪新和袁隆平相识的地方。

陈洪新至今仍清楚记得,那是1974年10月上旬的一天,湖南省农科院杂交水稻抽穗扬花。袁隆平从安江赶到长沙,察看杂交水稻的生长情况,就在那块试验田边,陈洪新和袁隆平第一次见了面。

“站在我面前的袁隆平和想象中大不一样,他身材瘦削、皮肤黝黑,简直就像一位整天在田野里劳作、饱经风吹日晒的农民。”时隔多年,陈洪新仍对那次见面的场景记忆犹新。

“感谢你培育出这么好的品种!”陈洪新握着袁隆平的手说。

“到底高产不高产,还要等到收割时验收了才清楚。如果结实率高,亩产可以过千斤,现在还有些外界不确定因素影响,诸如天气、病虫防治等……”陈洪新记得袁隆平的每句回答,袁隆平谦逊务实、绝不夸大的作风,让他觉得“很踏实”。

袁隆平观察杂交晚稻的生长情况(图源:新华社)

此后不久,两个杂交水稻试验点的验收产量报告出来了:湖南省农科院试验田,亩产量超过650公斤;安江农校试验田,2亩中稻亩产量628公斤,20亩双季晚稻亩产511公斤。

这一结果让陈洪新喜出望外。“民以食为天,解决好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是天大的事。”陈洪新激动地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稻亩产800斤都是奇迹。而当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居然能达到亩产千斤。“我当时觉得,人生短暂,难得碰上一个值得奋斗一生的事业,虽然年过半百,但是既然碰上了,后半辈子就要拼命把推广杂交稻这件事干好。”

也是从那时起,陈洪新结下了和杂交水稻的不解之缘。

推广:“黄金搭档”把杂交水稻种遍半个中国

“如果没有陈洪新的积极组织推广,杂交水稻这一成果可能是摆设在阳台上的一瓶美丽的鲜花。”2005年,袁隆平在《陈洪新与杂交水稻》一书的序言中饱含深情地写道。

而陈洪新在杂交水稻推广中起到的作用,完全配得上袁隆平的这句评价。

1974年,在亲眼看到杂交水稻亩产过千斤的奇迹后,陈洪新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杂交水稻如何快速推广?谁来带这个头?

“我和袁隆平都在湖南工作,湖南又是全国杂交水稻研究协作组的牵头单位之一,推广杂交水稻理应由我们牵头。”陈洪新表示。

陈洪新经过和袁隆平等人的反复商议,达成共识:最核心的问题是尽快获得足够的不育系种子,然后才能用不育系和恢复系配制杂交种,有了杂交种才能推广种植。

面对种子极少的现状,陈洪新大力支持袁隆平提出的扩大“海南繁种”计划。在1975年一年间,充分利用我国南方的温光气候资源,南来北往繁种4次,将177公斤的不育系种子增加到11万公斤,一年增长6000多倍。

他们还有计划按比例安排了制种,获得杂交稻种子20.07万公斤。以这种超常规的速度来加速杂交稻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良种推广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在这场后来被称为杂交水稻“南繁”的战役中,陈洪新是总指挥,袁隆平是总技术顾问。

有了种子就要推广种植,20多万公斤杂交稻种子可以推广30多万亩杂交水稻,然而最初湖南只计划推广2.5万亩。这样的进度,对于志在迅速向全国推广杂交水稻的陈洪新来说,显然不够。

“为了迅速推广杂交水稻,我只能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地跑,最终在湖南成功推广了21万多亩。”陈洪新回忆。

然而,即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剩下了5万多公斤种子。这些“花钱都买不到”的种子该如何解决呢?

1975年12月20日,进京寻求帮助的陈洪新,给自己的老同事、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华国锋写了一封汇报信,主要是对杂交水稻新事物的介绍与向全国推广的建议,并请他能亲自听一听当面汇报。

两天后,华国锋等人一起听陈洪新作了3个多小时的汇报。听完汇报当场决定,中央拿出150万元支持杂交水稻推广。

这个决定,对杂交水稻在全国的推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有了国家资金支持,杂交水稻种植迅速推广。1976年,全国推广杂交水稻208万亩。而到了1978年,仅湖南一省的杂交水稻种植就扩大到1770多万亩,基本实现普及。

杂交水稻的迅速推广,使这项重要的科研成果真正转化成了造福于民的生产力,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解决全国的粮食问题发挥了巨大作用。

袁隆平带各国朋友参观试验田(图源:新华社)

在谈到陈洪新为杂交水稻推广所作的贡献时,袁隆平说过这样一段话:“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和试种成功以后,这一成果没有沦为展品、样品,而是迅速得到推广应用,转化为生产力,是因为有党的重视,有陈洪新等一批热心扶持杂交水稻的党的领导干部。陈洪新同志不辞辛劳,‘周游列国’深入到全省各地特别是在湘南许多县宣传发动,并与有关领导同志一道研究,制定了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的周密计划,包括准备种子、建立大样板、培训技术力量等等……”

1982年8月,农业部正式成立第一届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聘请陈洪新担任顾问组组长,袁隆平任副组长。陈洪新、袁隆平这对杂交水稻领域的“黄金搭档”正式成型。

面对我国幅员辽阔、生态条件差异大的特性,陈洪新向农业部建议,要在全国建立若干区域性的科研推广协作组。农业部采纳了这个意见,先后成立了北方杂交粳稻、华南区杂交水稻、长江中下游杂交早稻、长江中下游杂交粳稻、西南区杂交水稻等5个科研推广协作组,避免了盲目推广造成的损失。

专家顾问组成立后的3年内,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连续突破8000万亩、1亿亩、1.3亿亩,单产每亩由1981年的354.5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434.3公斤。

“1983年到1984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粮食生产最好的时期,稻谷产量第一次突破1750亿公斤,粮食总产达到4073亿公斤,人均占有粮食近400公斤。在我国这样的10亿人口大国,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每谈及此,陈洪新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

已经功成名就的陈洪新并没有满足,此后,他与袁隆平又开始在湖南推广吨粮田并获得成功。

新功:69岁高龄助海南实现粮食自给

在陈洪新的大力推动下,上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到1988年达到近2亿亩,占水稻播种面积的41%,出现了我国杂交水稻生产史上的一个高峰。

然而,在温光资源得天独厚,又是杂交水稻发源地之一的海南岛,杂交水稻却没有得到大面积推广,粮食一直不能自给。

1988年4月,海南正式建省。在当年的一次全国性会议上,海南省领导找到陈洪新,邀请他去海南发展杂交水稻。

“当时海南已经解放30多年了,那么好的地方,却解决不了吃饭问题,每年要调入10万斤大米。无论是海南还是其他地方,能够解决粮食问题都是我的愿望。而且在冬季育种上,海南是为全国作了贡献的,所以我应该帮助海南。”陈洪新回忆说。

因此,在海南建省的第二个月,海南省委就作出决定:正式聘请陈洪新担任海南省政府农业顾问,以加速发展全省的粮食生产。

当时的陈洪新已经69岁,同时还担任着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组长等职务,每天都有大量工作要做。对陈洪新这一决定,许多亲朋好友持有不同意见。有人恳切地劝他:“您已功成名就了,留在湖南可坐享清福,何必再去海南冒风险!”子女们也怕陈洪新身体吃不消,劝阻说:“您年老体弱多病,应在湖南离休,享受天伦之乐!”

“但是我对解决粮食问题的那份渴望,是其他人难以理解的,所以我一定要去!”就这样,倔强的陈洪新踏上自己推广杂交水稻的新征程。

担任海南省政府农业顾问后,陈洪新多次到海南进行调研,结合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与海南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认真进行了分析,制定相应计划。

经过1989年的试种,之后连续3年推广,海南省在推广杂交稻、开发吨粮田的战斗中,迈出了坚实步伐,跟上了全国的发展速度。

海南全省粮食总产量,由1988年的6.4亿公斤增加到1992年的22亿多公斤,基本实现了全省粮食自给。这为海南今后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990年,为杂交水稻推广“两头儿跑”的陈洪新,应海南省政府邀请,正式搬迁至海南定居。

1995年,76岁的陈洪新经中央组织部批准离休。然而,陈洪新对杂交稻总是割舍不下,时刻关注着其的发展。

“父亲离休后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和杂交水稻的发展,家里订了好几种报纸和期刊,他以前天天都要读,现在身体差一些了,就让家人读给他听。”陈若玲告诉记者。

如今,已近百岁的陈洪新身体仍然不错,思维敏捷、谈吐清晰,甚至可以借助步行车自己走路。

年轻时的陈洪新(左)与母亲在易县县城的合影。

虽然已离开故乡很久,但陈洪新的心里仍然有抹不去的乡情。居住在盛产海鲜的海南,陈洪新却对海鲜不感兴趣,最喜爱的还是面条、饺子、馄饨一类的面食,或者红薯、玉米、花生一类的粗粮。粗茶淡饭,却怡然自得。

“父亲经常给我们讲故乡的事。他告诉我们,老家在山区,那里的百姓生活不容易,以此教导我们要节俭,要珍惜眼前的生活。”陈若玲说,“后来,我们就不让他提故乡了,因为一讲起家乡和当年的事,他都会放声大哭!”

注:该稿件采写于2017年,陈洪新已于2018年5月23日逝世

责任编辑:魏雨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