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开局“十四五”河北新气象|千松坝林场:森林提质增量 碳汇能力更强

2021-06-11 04:44: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千松坝林场大力建设碳汇林抵消工业排放

森林提质增量 碳汇能力更强

——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河北在行动⑦

森林是重要的经济资产和环境资产,作为林业产品可以产生经济价值,作为生物可以固定二氧化碳,在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森林碳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如果你打开手机上的高清地图,在丰宁满族自治县坝上和接坝地区,会看到成片的墨绿色区域,依山就势,呈肋条状分布山间。这些由森林构成的绿色,便是千松坝林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千松坝林场积极探索开展碳汇林建设,利用林业碳汇增量抵消工业排放,为不断扩大森林面积,林场采取多项有效措施科学管护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的碳储量,走出了一条效益更好、后劲更足、优势充分释放的绿色发展新路。

荒山变青山、青山变“金山”,碳汇林渐成规模

驱车行驶在丰宁千松坝林场大滩分场营林区的林间道路上,落叶松郁郁葱葱。

“真是没想到,空气还能卖钱。”丰宁大滩镇二道河子村党支部书记于万军快人快语。他告诉记者,靠着林子“呼吸”就能挣钱,二道河子村7500多亩林地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已取得收益37万多元。

从2006年开始,千松坝林场正式启动碳汇林建设。项目区位于丰宁大滩镇,处于京津母亲河——潮河、滦河发源地,是京津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核心区,工程设计面积2610.79公顷。

“你看,路两侧长得好的林子基本都是碳汇造林工程。”透过车窗,千松坝林场副场长何树臣指着路边的林子说,“就像银行存储现金一样,森林可以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存储二氧化碳。从大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称为碳汇。”

当前,减缓气候变化有两大主要途径,一是工业和能源领域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即减排;二是保护修复森林、草原、湿地等,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即固碳。

森林具有碳汇功能,人们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等,能够吸收固定二氧化碳,其成本远低于工业减排,同时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等生态效益。

1999年建场之初,千松坝林场地无一垅、树无一棵。经过20多年建设,千松坝林场累计造林面积达116.09万亩,占辖区国土面积的21.63%,其中人工造林91.09万亩、封山育林24.19万亩。

林子长起来,如何用起来?千松坝林场在发展探索过程中,积极开展林业碳汇交易创新实践,利用林业碳汇增量抵消工业排放,提升林场生态建设资金的“造血功能”。

据介绍,在一个特定管辖区域内,碳汇交易可以使碳排放权像普通商品一样进入市场,通过相互调剂,确保区域实际排放量不超过限定排放总量。丰宁千松坝林场碳汇造林一期项目被核定为可用于抵消16万吨以上的碳排放量。这些可以用来抵消的碳排放量,意味着碳排放企业可以来“买碳”,林业碳汇项目业主通过“卖碳”实现创收。

二氧化碳看不见、摸不着,怎么个卖法?2014年12月18日,丰宁二道河子村等6个村、2个牧场、1个林场共计39161.85亩连片碳汇林的碳配额在北京市环境交易所挂牌上市。2014年12月30日,眉州东坡餐饮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率先以38元/吨的价格购买了1550吨碳排放权指标,以抵消当年门店经营产生的碳排放量,成为全国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第一单,也是河北省林业碳汇项目第一单。截至2020年4月,千松坝林场已完成碳汇交易9.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交易金额共计359万元。

在碳中和背景下,林业发展需要同时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千松坝林场碳汇交易的收益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用于林场项目维护、新造林,另一部分分给当地村民、林场、牧场等宜林地的所有者。

“以前靠砍树、烧炭才有收入,如今靠着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就能获得收入。”于万军说,碳汇交易给广大林农带来收益,鼓励林农造出更多的林地,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提升森林生态功能质量,增加森林碳储量

天蒙蒙亮,村子被雾气笼罩。千松坝林场大滩分场林长兼护林员丁志强,驾驶着巡逻车往山上去。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这些,都在丁志强的巡山清单上。

“三分种,七分管。林长要管的事可真不少。”丁志强说,眼下是他神经紧绷的时候,“提到森林防火,心就到了嗓子眼,一点火星都不能有。”每次巡山,丁志强都要围着林子转上一圈,这瞧瞧、那看看,还不时给村民们宣讲,让保护森林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以前,在不少村民眼中,树就是用来砍了卖钱或是用来烧饭的。“现在,要让大伙儿意识到,满山遍野的林子就是咱们的饭碗。”丁志强说。

碳循环的旅程中,森林是重要一环。森林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有两个数据可以考证,一个是森林面积,一个是森林蓄积量。科学研究显示,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蓄积量,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出1.62吨氧气。

过去5年间,全省累计完成营造林395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31%提高到35%,森林蓄积量由1.44亿立方米增加到1.75亿立方米。为扩大森林生态空间,有效增加森林碳汇能力,今年全省将完成营造林600万亩,其中千松坝林场计划植树造林9万亩。

生态资源总量增加,森林生产力提高,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随之提高,固碳能力就增加。但是,提高森林碳汇仅有“量”的提高还不够,还需要“森林生态功能”这个“质”的提升。

增强碳汇能力,必须大面积植树造林。造林之后,通过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的碳汇能力可得到成倍提升。保护好现有的森林,减少毁林,减少火灾、病虫害等导致的森林死亡和森林退化,也是增加森林碳储量的重要路径。

经过多年不断探索和实践,根据千松坝林场气候、土壤特点,林场研究出了符合当地造林的新技术,包括新型容器育苗造林技术、不同树种或不同方式的混交造林技术、抗旱保活新技术新成果新材料应用、生物防火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应用等。同时,严格执行造林、幼抚、定株、修枝等森林培育作业流程,有针对性地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碳汇能力。

针对现有碳汇林资源,千松坝林场采取严格的资源管护措施,建立起林场、乡镇、森林公安、村、生态护林员五级护林防火执法联动体系,强化全员、全区域、全天候“三全”护林、防火、执法管护机制。每个造林工程区实行护林员、林长、执法队长、分场长四级联保责任体制,严防出现重大毁林事件。采用实地踏查、无人机监测、数据对比、科学分析,对全场碳汇林进行普查,清晰全面科学地反映林场碳汇林资源现状。

在幼林地管护上,千松坝林场在造林地块采用架围栏等保护措施,开展各类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盗伐滥伐、非法采挖绿化苗木等涉林违法行为。

植树造林,可以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有利于实现碳中和。

“千松坝林场将围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认真实施造林工程,不断增加碳汇林储备,加强碳汇林资源管理,努力探索资源变资产路径,使碳汇林、碳汇交易逐渐走上良性循环之路。”千松坝林场场长曹海龙说。

林海茫茫的千松坝,正奋笔书写科学减排固碳的精彩故事。(河北日报记者郝东伟)

责任编辑:张云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