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燕赵追梦人|三把植苗锹解析塞罕坝科技兴林密码

2021-06-16 04:58:27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视频摄制:河北日报记者田明

不绿塞罕坝 誓死不后退

——三把植苗锹解析塞罕坝科技兴林密码

图为塞罕坝展览馆的讲解员正在介绍三代植苗锹的区别与使用方法。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

初夏的塞罕坝,百万亩林海郁郁葱葱,各种野花在林下争相绽放,一条条小径通向幽静的密林深处。

“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塞罕坝每棵树的年轮里都记载着生态文明的进程。而植苗锹是解析塞罕坝科技兴林的密码之一。”塞罕坝展览馆讲解员魏路吉说。

陈列在展览馆内的三把植苗锹,第一把,铁质锹柄、锹头宽约20厘米、重约4公斤,略显笨重,是建场初期从苏联引进的克洛索夫植苗锹;第二把,锹头大小相仿,不同的是,锹柄改为木质,锹头顶部两侧突出,更便踩踏;第三把外型酷似“长矛”,锹头长28厘米,宽度缩至8厘米左右,背面焊接脚蹬杆,锹柄粗4.5厘米,柄长60厘米,手持轻便,入土锋利。

塞罕坝位于高寒地区,年降雨量少,一年中可满足植物生长的时间不足两个月。林场成立前两年,连续造林失败,成活率不足8%。一些职工心灰意冷,林场“下马风”甚嚣尘上。

关键时刻,共产党员挺身而出树正气、冲锋在前聚人心。老书记王尚海、场长刘文仕、副场长张启恩、王福明,不约而同把全家老小从北京、承德和围场,搬到条件极度艰苦的塞罕坝,表达“不绿塞罕坝、誓死不后退”的坚定决心。

图为塞罕坝展览馆的讲解员正在介绍三代植苗锹的区别与使用方法。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

塞罕坝人从改进育苗方法和改进植苗锹、植苗机等造林机械入手,从科学技术上寻找前期造林失败的原因。

经过不断摸索、反复改进,塞罕坝人改过去的遮阴育苗法为全光育苗法,并摸索培育出了“大胡子、矮胖子(根系发达、苗木敦实)”等优质壮苗;同时,改进“水土不服”的植苗锹、植苗机等造林器械,揭开了造林大会战的序幕。

“拿植苗锹为例,相比苏联人,中国人身材较低、力气较小。另外,苏联造林地块土质松软,植苗锹很容易插入土中,而塞罕坝立地条件差、砂石多,克洛索夫植苗锹极不适合坝上造林。经过改进后的植苗锹,身窄头尖,单脚轻踩便可直插土中,而狭窄的缝隙,更利于防止树苗根系透风跑墒。”魏路吉解释说。

一份刊载于1966年《林业实用技术》、署名“河北承德塞罕坝机械林场生产办公室”的《落叶松植苗锹》文章中记载:林场自使用新式植苗锹后,不仅工效提高了1倍,节省了劳力和造林时间,还避免了窝根,提高了造林质量和成活率,同时,还有利于抗旱保墒。原来每3至5人一组流水作业,用锨、镐平均每人每天栽250株树苗,改用植苗锹后,1人平均每天可栽植600株。1965年,人工植落叶松2万亩,年终保存率80%以上。1966年春栽植落叶松苗,全部使用植苗锹,在造林后一个月没下透雨的情况下,平均放叶率达90%以上。

“塞罕坝虽叫机械林场,但112万亩有林面积中,机械造林面积仅有10.05万亩,天然次生林24万多亩,其余都是人工造林。”魏路吉说,据粗略统计,除了石质荒山攻坚造林外,逾半林海都由植苗锹一锹锹栽植汇聚而成。

塞罕坝人通过这把造林“神器”,还独创了一门闻名全国的造林“秘诀”。

“过去人工造林是‘中心靠山植苗法’,工序复杂、费时、进度慢。结合新植苗锹,塞罕坝人独创了‘三锹半缝隙植苗法’。”魏路吉一边介绍一边演示:第一锹,下锹开缝,前后摇晃,直到缝隙宽约5到8厘米,深度25厘米。投苗入穴时要深送浅提,让根系舒展,再脚踩定苗。离苗5厘米垂直下第二锹,先拉后推,挤实根部。第三锹,再距5厘米,仍为挤实。最后半锹堵住锹缝、平整穴面,防止透风,以利保墒。该技术如今被广泛应用于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

“植苗锹虽然普通,但它展现了塞罕坝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科学求实、创新不止的务实作风,承载着塞罕坝人誓将荒原变林海的初心和使命。”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塞罕坝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继承和弘扬塞罕坝精神,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续写绿色传奇,争当科技兴林“排头兵”。

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在高海拔地区工程造林、森林经营、防沙治沙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其中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成了樟子松引种、容器苗基质配方、森林防火技术研究等六大课题,部分成果填补世界同类研究领域的空白;完成九大类60余项科研课题,总结编写7部专著,编制省级标准、规程7项,发表技术论文700余篇,2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河北日报记者李建成、陈宝云)

责任编辑:张云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