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从穷山沟到“太行明珠”

2021-06-18 13:50:32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6月18日讯(记者孔思远)从“光山秃岭和尚头”到如今“太行山最绿的地方”,邢台市前南峪村硬是把穷山沟变成了富裕村。半个多世纪以来,前南峪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如此惊人的变化?

今天上午,“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河北站)走进邢台市信都区前南峪村,深入了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前南峪村位于邢台市西部60公里的太行深山区,是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旧址。全村476户,耕地746亩,宜林山场8300亩。人均6分田,7亩山。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前南峪村流传着“山坡秃头,风吹土走;有雨就成灾,无雨渴死牛”的顺口溜,生产条件极差,经济十分落后。

抗大陈列馆

据前南峪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郭天林介绍,1963年8月,一场大雨把乡亲们赖以生存的340亩农田,2000多棵板栗树、柿子树,冲得一干二净。天灾彻底毁了前南峪人的日子,村干部下了狠心:干脆来个大翻身,垫地植树,治理荒山!此后,前南峪人治山治水大干20年,才换来了太行山里的这一片绿。

1984年开始,前南峪村先后兴办了15家集体企业。1999年,工业产值高达8350万元。进入21世纪,这里迎来了一次“急刹车”和“快转型”。一边,老书记郭成志带领“双委”一班人,开创性地实施“二次创业”,对生态经济沟进行升级改造,引进8个国家22个新特优果树品种,配套了现代化灌溉设施,按照绿色果品标准,实行科学管理。

另一边,秉承“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理念,前南峪村将三家污染冶炼企业关停,改为三星级宾馆、板栗加工厂、蜂蜜加工厂。如此一来,产业结构得以调整,打造了绿色低碳家园,增加了经济收入,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前南峪村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前南峪坚持发展沟域经济,走科技兴山、生态富民之路,现在富在山绿林漫坡,建起一个以板栗为主、干鲜果树达32.64万株的果品生产基地,林木覆盖率94.6%,被林业、生态专家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太行生态第一村”和“中国绿色村庄”,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七十多项省部级以上荣誉,成为中国北方山区建设的一面旗帜。

责任编辑:高小茹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