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新闻本网原创

工匠精神铸伟业——新时代大工匠的责任与担当

2021-06-30 04:40:21 来源:燕赵都市报

扫码阅读手机版

工匠精神铸伟业

——新时代大工匠的责任与担当

“工匠精神”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后,时隔仅一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到“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时代的发展呼唤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也涌现出大批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他们凭着执着和钻研,努力将自己的职业技能做到完美和极致,从而带动所在领域整体技术水平提升。身怀绝技的他们用全身心地投入诠释了新时代大工匠的责任与担当。

中国中车集团“钢铁裁缝”

在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提起“刘志彬”这个名字,焊工们的眼神里除了敬佩还有尊敬。在他们眼里,刘志彬是师傅,更是焊接技术领域的一座山峰。

刘志彬是一名60后,共产党员,也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大工匠、高铁工匠、中国中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诸多荣誉,其实是刘志彬执着坚守、精益求精的写照。

1985年,18岁的刘志彬从技校毕业来到石家庄车辆厂工作,成为这里的一名焊接工人。凭着年轻人的激情和一股韧劲,刘志彬勤学苦练。他经常利用午休时间,拿着废弃的材料,一个人悄悄地练习,以探寻最佳的操作方法和焊接参数。虽然眼睛被焊弧灼伤了无数次,皮肤被焊星烧伤留下数不清的疤,但领导和同事从来没听到他抱怨过一次。经过无数次磨砺,刘志彬24岁就成为了公司最年轻的焊接技师,33岁成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36年的轨道交通装备焊接制造工作,刘志彬创造了50余项焊接新工艺、新技术;他拥有29项国家发明专利,100余项操作法和绝招绝技被著书成册推广应用。他主持研发的SO3——特种装备平车项目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一等奖。他独创了焊接变形及收缩量控制的特殊方法,将焊接变形控制在毫米以内,填补了行业空白,他参与焊接的国际铁路轨道装备达到十几个车型,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了世界,远销澳大利亚、巴西等十几个国家。

中、侧梁是我国铁路货车NX70、KM70等车型的主要部件,采用抽鱼腹结构。对中梁鱼腹切割时,因中梁受热变形,影响切割相关尺寸,导致切割质量不易控制。针对这个缺陷,刘志彬带领工作室的团队成员,经过对两千多根中、侧梁切割验证,最终研制出全自动变轨切割机,还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使用这种新型切割机,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了99.6%以上,效率提升66.7%,人员减少62.5%。

军工绣娘打造“国之重器”

1986年出生的闫敏芳是2021年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还曾在2019年中国技能大赛——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她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三研究所半导体分立器件装调工,被誉为“键合行业‘军工绣娘’”。

闫敏芳2006年参加工作,做的工作是引线键合,就是在高倍显微镜下,用比头发丝还细的金线、铝线将芯片与外部电路连通。这里需要的键合器件,最小的不到0.2毫米,最大也不超过10厘米,键合所用的引线都是微米量级。这项工作要求手眼完美结合、人机一体。

苦练基本功,仔细观察总结得失,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追求,促使闫敏芳快速成长起来。每次接到任务,闫敏芳总是对照标准反复观察,遇到棘手的问题,她冷静思考,分析透彻,措施到位了,再动手操作。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不是靠检验出来的,因此把控生产制造过程至关重要。”这是闫敏芳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说,每一个产品,必须按照“最高标准”去做。高标准就得严格要求自己,“产品零缺陷”“不接收不良、不制造不良、不移交不良”成了她的工作目标。

至今,闫敏芳已参与完成了近百万只产品的键合任务,共计完成键合引线上千万根,实现了零失误!她说,作为一线技工,就是要在平凡岗位上,时刻牢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以精湛的技艺打造出“国之重器”。

今年年初,闫敏芳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直是我的理想。”闫敏芳说。

培养更多年轻人传承创新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就必须让更多的年轻人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时具备创新能力。于是,大工匠们又用导师带徒的方式义无反顾地扛起了新时代技艺创新传承的重任。

“焊接是很严肃的事情,要做个有心人,不但要把焊缝焊好,还要知道原材料的特性……”每次给徒弟讲课传授技艺的时候,刘志彬用通俗的语言代替专业术语,根据每个人的脾气秉性,因人施教。他把自己多年的工作心得总结起来,并融入到操作规范中,让徒弟们一步一个脚印儿,扎扎实实地提高焊接技能。“只有形成标准操作才能让工艺走向极致。”刘志彬说。

除了传授技艺,刘志彬对徒弟们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在车间里转一圈,仅凭焊接的声音和弧光的频闪,他就能发现谁的操作有问题。“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好都可能导致拿枪的手哆嗦,进而影响焊接质量;如果电流电压没调好,则可能导致飞溅不稳定。”每到这时,刘志彬总会停下来,询问具体情况,并进行处理,保证焊接质量。

师傅要求严格,受益的是徒弟们。如今刘志彬可谓桃李满天下,几年来,他培训的员工达到5000余人次,其中18人取得电焊工高级技师资格、48人取得电焊工技师资格,453人获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工资格,20人获得国际焊工资质,13人获得中国中车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徒弟马振峰等3人获得河北省突出贡献技师,李强等7人获得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能工巧匠、河北省职工创新工作室领衔人。

工匠们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自2017年开始,河北省总工会每年组织开展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寻访,目前共发布了“河北大工匠年度人物”40名、“河北工匠年度人物”30名。而这些身怀绝技的工匠们也勇敢地担当起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各行各业发挥了重要的引领带动作用。

据河北省总工会统计,近年来,通过实施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倍增计划,已建立创新工作室全国示范性、省级、市级、县级和企业级等不同层次的创新工作室5200多家,其中国家级18家,位居全国第一;联合省科技厅命名省级698家,位居全国前列。

“实践证明,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已发展成为有效解决企业生产一线技术难题的‘攻关站’,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孵化器’,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练兵场’。”河北省总工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300多人被评为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350多个创新工作室被授予省工人先锋号,21个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全省各级创新工作室汇集中青年高技能人才4万多人,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技术协作等活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5万多项,取得较大创新成果2万多项、实现成果转化1.6万项,获得国家专利2.5万项。

新时代 大工匠

时代的发展呼唤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也涌现出大批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他们凭着执着和钻研,努力将自己的职业技能做到完美和极致,从而带动所在领域整体技术水平提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领域内整体技术水平提升,作为技能人才的佼佼者,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能工巧匠们正以强烈的使命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奏响时代的交响乐。 (燕都融媒体记者 卢伟丽

责任编辑:张永猛

相关新闻: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